APP下载

2014—2015赛季CBA总决赛体育解说的基本特征

2015-10-29刘军华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0期
关键词:解说员文学性总决赛

刘军华

(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陕西西安 710068)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即CBA)总决赛的上演吸引了亿万观众的观看,CBA总决赛的解说同样是受到了广大球迷朋友的重视。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群众全民健身意识的逐渐提高,我国群众对体育的认识和参与也今非昔比。受众无论是对体育解说能力的衡量,对体育知识的储备以及对体育领域各种是非的判断都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看法。[1]据中央电视台在新浪网对电视体育解说满意度的调查,80%的人对目前的体育解说和评论总体上持不满意态度。[2]CBA总决赛的解说是对我国CBA赛事解说水平的一次综合检验。既展现了CBA解说的最好的一面,又集中体现了CBA解说的新趋势和新特征。精彩的比赛仿佛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辟的解说则像是恰到好处的作料。大餐配以作料才会呈现出色香味俱全的盛宴。精彩的比赛配以精辟的解说,才能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才会给观众以视觉上享受、听觉上的享受,乃至上升到精神上的享受。

体育解说是指“为了使观赏者更好地了解体育活动的进程,而对体育活动进行叙述、介绍、讲解、评论、烘托的行为”[3]。体育解说的形式大体分为两种:(1)体育比赛现场实地的解说;(2)通过大众媒介进行的解说。后者又包括广播体育解说和电视体育解说。[4]我国体育解说从1951年开始发展以来,从以广播电台体育解说为主的形式逐渐过渡到电视台体育解说的形式。我国的体育解说事业经历了60余年的风风雨雨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该文通过对CBA总决赛电视解说的亮点进行分析总结,希望对未来CBA赛事的解说员的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 研究对象

该文以2014—2015赛季6场CBA总决赛的解说语言为研究对象。

2 CBA解说的解说对象

CBA解说的解说对象:开场前的赛前前瞻,需要收集双方球队及球员的战绩状况和攻守数据,通过以上数据做出合理分析与评价。比赛进行过程中对比赛画面的描述,和通过双方球队攻防数据对接下来的赛事进行分析与预测。CBA球员是CBA赛场上的主体,球员在比赛中的激烈场面汇聚成了一场完整的比赛。CBA解说的研究对象主要就是以球员为主,继而延伸到教练、裁判、球迷、场地、设备等相关客体,然后通过针对性的解说话语从而为大家奉献出一场完整的解说。

3 CBA解说的基本特征分析

3.1 CBA解说的客观性

CBA解说的客观性体现在两方面:(1)从会话结构的运行机制来说,篮球比赛的进行反映着球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其发展所构成的必然趋势,CBA赛事的解说正是对人员活动客观规律所进行表述。它不是一个静态的命题,而是一个动态的网络结构。解说员会话话题的选择是根据比赛进程所制约的,应遵循会话结构中各种机制的运行规律。(2)从解说员职业道德素养来说,以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客观、公正的角度进行解说是每一个解说员的职业道德底线,合格的解说员在解说过程中应做到不疏漏、不扭曲、不遮掩,从而保障了解说员的解说是在有序合理的状态下进行的。由于比赛本身时刻处于变化之中,解说应做到“声音”与“画面”相同步,解说的内容同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以上两点从而体现了CBA解说的客观性。

3.2 CBA解说的专业性

解说不单单凭靠的是“嘴上功夫”,更应有其学科底蕴和理论构建。只有将解说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才可以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才会为大家奉献出更为专业的解说。

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出,解说员及时运用“三分、切球、强打”“掩护”等专业篮球术语,使观众朋友更为清晰地了解比赛,增强了篮球解说的专业性。

3.3 CBA解说的文学性

富有文学性的解说语言给人以遐想的空间,在解说过程中,使用一些相关文学形式或修辞手法使解说语言更加活泼生动、形象贴切,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如,“这球踉踉跄跄,幸好打进了”“机会出来了,稍纵即逝啊”,运用“踉踉跄跄”和“稍纵即逝”等成语的描述,使解说语更加言简意赅,形象体贴。又如总决赛第二场的时候,“这场比赛对于辽宁队来说是类似于上甘岭似得比赛,不能输”。把比赛比喻为“上甘岭”,突出了比赛的艰难。在总决赛第5场当王晓辉连中2个3分时,解说兴奋的说道“瞬间化为球队巨星,城市救世主”。把奇兵王晓辉比喻为“救世主”,体现了队员关键时刻的发挥。再如总决赛第4场当韩德军在马布里强硬犯规的情况下双手霸气扣篮时解说到“熊猫露出了利齿”。

表2 描述场景状态

通过表2我们可以知道,现场的妙语连珠、诗性语言,可以将观众欣赏比赛的意境引领到了比赛画面之外,从而使篮球的专业性与文学性得到了良好结合,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所以解说员在解说过程要善于从球员动作或比赛细节中发现美,捕捉美,进而转化为具有文学性色彩的解说语,使其升华为一种人文美的载体,从而引导观众去欣赏动作的美感,以及体会体育背后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

3.4 CBA解说的应变性

应变性是考察一位解说员对于比赛画面转换时所表现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对当下的比赛进行及时准确地解说的能力。衡量解说员应变性的重要因素有两点:(1)及时;(2)恰当。

通过表1、表2我们可以看出,根据场上出现的不同画面,解说员做到了及时恰当的描述解说,做到了“声音”与“画面”相同步,从而体现了CBA解说的应变性。

4 结语

体育解说的目的就是拉住现有观众,发展潜在受众群体。所以解说员所做的工作应以观众为主体,从观众角度出发去思考、去解说。优秀解说员的解说魅力不亚于球场上的运动员,只有提高自身的解说水平,才会吸引更多的观众去欣赏比赛。要想使自己朝着观众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既要分析主观因素,塑造自身硬实力,还要考虑观众感受等诸多外部客观因素,迎合观众口味,双管齐下,才能奉献优秀的体育解说。

[1]吴迪.电视体育解说研究——以CCTV 5部分热点项目解说为例[J].体育文化导刊,2012,8(8):140-143.

[2]冉强辉,林侃.我国电视体育解说员传播素质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9,29(9):64-71.

[3]王群,张力.电视体育解说[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2.

[4]赵玉明,王福顺.广播电视词典[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0:115.

猜你喜欢

解说员文学性总决赛
毛泽东诗词文学性英译研究
彼得·威德森“文学性”理论的思考
第15 届中国超级模特大赛总决赛在京举行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小小解说员
足球解说员:让足球在嘴里跑起来
卡勒与伊格尔顿的“文学性”理论对比研究
水果总动员
总决赛必杀技
2014-15NBA 总决赛第五场第四节还剩3分5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