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澳网女子单打决赛李娜技战术分析①
2015-10-29谭小强
谭小强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湖北武汉 430079)
网球运动在18世纪末来到中国,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才以其优雅、健康、时尚的特点,逐渐成为一项大众喜爱的热门体育运动项目。由于李娜、彭帅等球员职业网球比赛的出色表现,特别是李娜在2014年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决赛中取得比赛胜利,获得职业生涯第二座大满贯冠军。李娜的夺冠进一步的扩大了中国的网球运动在世界的影响力,也对中国网球发展起到一个强大的推动力,让更多的人投入到网球这项运动中来,为中国的网球运动发展的可持续性奠定更为良好、坚实的基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2014年澳网女子单打决赛李娜对阵齐布尔科娃的比赛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表1 李娜与齐布尔科娃的基本情况对比
表2 2 0 1 4澳网女单决赛李娜与齐布尔科娃的发球技术统计与分析
表3 2 0 1 4澳网女单决赛李娜与齐布尔科娃的接发球技术统计
表4 2 0 1 4澳网女单决赛中场和网前技术成功率的统计分析
表5 2 0 1 4澳网女单决赛李娜与齐布尔科娃的制胜分与非受迫性失误统计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中国知网查阅与网球有关的文献资料,并登陆2014年澳网中文官方网站收集数据资料。
1.2.2 录像观察法
观看2014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录像,对其技战术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李娜和齐布尔科娃的比赛数据用Exc el表格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对比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李娜与齐布尔科娃有几个类似的特点,都是右手握拍,双手反拍击球;李娜身高比对手高出11 cm,身高的优势可以转化成在比赛中发球的优势。李娜职业生涯共获得500胜,齐布尔科娃获得150胜,可知李娜参加的职业比赛要比对手多,获得的比赛经验也较丰富,在网球比赛中关键时刻需要的就是比赛的经验和对比赛的了解程度。世界排名也在也反映出一定的实力差距。
2.2 发球各项技术的统计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李娜一发成功率60%略低齐布尔科娃的67%,一发得分率基本持平;二发得分率李娜以63%大大高于齐布尔科娃的21%;在最快发球时速,一发平均时速以及二发的平均时速上李娜都比齐布尔科娃要快。发球的成功率以及双误数是反映运动员发球技术稳定性的重要数据。根据表格数据我们不难发现:李娜在本场比赛中发球的稳定性和攻击性优于对手,说明了李娜在比赛中更好的利用发球这项自己的优势技术,在保证稳定性的前提下,加强了二发的攻击性,以此来从发球环节开始更大限度的获得比赛的主动权。
2.3 接发球技术的统计分析
由表3可知:李娜与齐布尔科娃相比,在接发球技术环节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李娜的接发球得分率比对手高了13%,虽然破发成功率低于对手,但李娜获得了三倍于对手的破发点和把握住了多余对方三次的破发机会。说明了李娜对于在对手的发球局始终坚持自己的主动进攻方式,在对方发球局尽可能给对方更大的心理压力。在网球比赛中,要想获得比赛的胜利,则要去保住自己的发球局,在对手发球局时想方设法的破掉对方发球局。虽然接发球技术在网球运动中属于被动的技术,但良好的接发球技术能让运动员在比赛中占据主动,获得比赛胜利。
2.4 中场和网前技术成功率的统计分析
由表4可知:在比赛中李娜有13次主动上网成功8次,对手只有4次成功3次,虽然网前成功率低于对手,但李娜的多次上网获得了更多的分数,一方面说明了李娜在比赛中积极主动,进攻意识强;另一方面更体现了李娜的强力攻击性,使对手回球出浅,获得更好的得分机会。通过对整场比赛录像的反复观看,李娜在对方回球出浅,击打中场制胜球时,随球上网的这一击球,所击打出的球速和角度不够,不能给与对手致命一击,所以导致网前的失误较多。对于李娜来说,大胆的尝试运用上网技术,这可以丰富自身的技,战术打法,从而完成单一的底线进攻型选手向全面综合型选手的过度。
2.5 非受迫性失误与制胜分的统计分析
制胜分的数量反映了运动员在比赛中所占据的主动性和主动得分的能力,非受迫性失误则决定了一场比赛的胜负,所以减少不必要的失误也是比赛获胜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表5分析可以看出:李娜在比赛中打出了34个制胜分远远多于对手的11个,说明了李娜进攻意识很强,拥有强大的底线击球技术。而李娜的非受迫性失误比对手多,这就要求李娜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加强自己主动得分能力的同时也要减少自己的非受迫性失误,因为非受迫性失误的多少也影响着比赛的胜负。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李娜是底线进攻型的选手,底线的相持能力世界一流,正反拍的进攻威力大,稳定性高,网前的技术相较于以前也更稳定和更敢于去大胆尝试。
(2)李娜的制胜分是对手的三倍多,说明李娜主动得分能力大大的强于对手,非受迫性失误方面出现了34次略多于对手的28次,这也说明了李娜在坚持底线强大进攻力之时对非受迫性失误的控制能力扔有待增强。
(3)李娜的网前得分率虽然低于对手,但上网次数和得分数远多于对手,说明了李娜在比赛中敢于去尝试各项技战术的运用,同时也说明了李娜丰富的技战术水平和能力。
3.2 建议
(1)我们从李娜本场比赛的获胜可以发现,运动员的要想在大赛中获得成功不仅仅需要自身技战术的发挥,也需要丰富的比赛经验。在赛后,运动员要善于总结每次比赛的经验,对比赛做好充分的准备,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在日后的训练中,在保持优势技术的前提下弥补自己的弱项技术,完善各项技术。
(2)在比赛中要了解对手的打法技术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战术,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特点,积极主动的去发挥自己的优势技术,掌握比赛的主动性,使其立于不败之地。
(3)李娜虽然在本次比赛中获得胜利,但其在比赛进程中技战术的使用不够稳健,非受迫性失误过多,所以在比赛中仍要自我主动的去调整和控制比赛,减少非受迫性失误的出现,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技术,使胜利的天平倾向自己。
[1]陶志祥.网球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75.
[2]孟宪立.2008年澳网女子单打决赛技术统计与分析[J].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184-185.
[3]胡艳.2011年澳网公开赛李娜单打比赛得分因素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1.
[4]唐青.2009年法网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李娜单打比赛分析[J].科技信息,2009(29):556-557.
[5]周胜利,韩海腾,田伟.2009年美网女单1/4决赛李娜与克里斯特尔斯技战术对比研究[J].今日科苑,2009(2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