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四百击》的电影真实美学

2015-10-28郑东和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巴赞长镜头蒙太奇

郑东和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上海 200062)

论《四百击》的电影真实美学

郑东和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上海 200062)

如果说蒙太奇是一切电影的剪辑手段,蒙太奇是电影的核心。在巴赞的电影论看来批判蒙太奇剪辑手段,表现真实美学才是电影的核心。文章通过重点探讨了解巴赞,蒙太奇,长镜头三个层面,并结合影片《四百击》中挖掘出巴赞对电影美学的意义。

电影真实美学;蒙太奇;长镜头

电影产生到至今,对于电影的理论分析研究就已经开始了。电影将成为即使审美现象,又是社会的现象。因此电影与社会,哲学,艺术等背景密切相关着。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了不同的审美特征的认识和阐释。就不是商业化的附属品。目前以不同的历史阶段,把西方电影的研究大概是分为由四个阶段。“1910年代中期,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等电影家在理论和时间上对“蒙太奇”的探索;1940年代中期,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崛起,促使了巴赞和克拉考尔等电影纪实理论学派对电影本性的新探讨;196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麦茨等人堆电影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的研究,而这一部产生在意大利新浪潮时期,现实主义经典电影“四百击”是弗朗索瓦·特吕弗之作,并且成为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发轫之作之一。在电影最前头有一下话语“仅本片献给安德烈巴赞·一兹纪念”由此可见此部电影更多的是继承了“巴赞”所提出的审美意义。

随着经典电影的出世,人们更加的注重电影的艺术学,叙述学,精神分析,符号学等等。那么“电影”究竟是什么?电影即要满足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又要实现本身价值。是否要适应电影发展趋势的电影理论必须要符合艺术的本身。在符合电影艺术本体的同时附加新的艺术现象的同时如何去寻找新的学科方式。而在这部电影《四百击》当中。坚守电影本身的同时,不为娱乐性,商业性完全屈服。那么这部电影“四百击”是不是符合上面这几项要求?它的审美性究竟有没有意义?

关于解读“巴赞”是什么?在“巴赞”的名著《电影是什么》当中我们能够发现,巴赞的生命结构与电影真实美学相互呼应着。而且以哲学范畴来说,巴赞对自然,人的本身,本性看的很重。“电影真实美学”表达了最真实的表现,也是艺术的表现。“‘电影真实美学’,无论从与以上还是从美学意义上说,都超越了物理时空,生活时空等表象意义上的真实,不仅是长镜头,深焦镜头,演员表演的技术层面的真实,而且是融汇了柏格森的“直觉真实”。

最终巴赞提出电影真是美学正是“真实,简练,正直,诚实”的态度。

一、巴赞对影视中的“真实”与“电影真实美学”价值和意义

巴赞“电影真实美学”在影片中究竟是如何体现的呢?

巴赞不仅是一位新浪潮电影之父,并且还是一位批评家。更是一名思想家。在他的批评一些电影当中可见,总是把“真实”放在首位。

在影片《四百击》则更多的是把真实写照融入影片当中。也是一部导演半自传体。把男孩“安托万”把他少年时代的灰色经历平实而真诚地表现出来,在琐碎“无序的情节之间陈述着一个少年的挣扎与无助”。尽管我们很多人的少年时代未必有这样极端的经历,但是影片流淌出的被摒弃在成人世界之外的少年孤独感却几乎是每个人都曾经经历过的。

他否定了蒙太奇带给电影语言的决定性进步显然是荒谬的,而摄影的真实性与戏剧化的幻象性的综合室完全可行的。而从“人体”本身而言,“一切技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

巴赞对影片提倡“真实”风格的同时,并没有说不允许任何非真实的因素。

“对真实性的追求并不妨碍在银幕上映现幻象的或非实在的内容,只要在电影影响和我们的世界之间存在着共同之处,只要虚构影片中的物象符合事物的本质。电影在散漫的原态生活与人工重造的传统艺术世界之间占据独一无二的”。

在纪实和记录方面做的很充分。如电影《偷自行车的人》和《四百击》上面就能看出。导演即成为一名普通人。事件和场所的诗意内涵,再通过平凡的事物把“真实”意味充分的表现。尤其是电影《四百击》对观众更多的是从电影的叙事也就是本导演半自传体与小男孩安托万的演技所吸引。正如上文所提出,强调摄影的真实性与戏剧化的幻象性。

导演特吕弗在影片中“真实”“电影真实美学”正是继承了巴赞的理之上。一一的记录在影片中,并且通过影像技术来呈现的表达,更是令人敬佩。并且巴赞所谓的“真实”意义也并不是把生活写照重新的放映。在《身影影响的本体论》一文中,巴赞从人类视觉造型艺术产生的心理学机制上来探析电影影响的本体价值和意义。他提出造型艺术出现的基本因素源于人类的木乃伊情节,古代人类制作木乃伊处于古埃及宗教的认识;肉体不腐则生命犹存。这以宗教的期望其实迎合了一个出自从人类层心里的要求,与时间抗衡。随后雕塑艺术,绘画等都在实践者这样的原始功能,即通过复制外形来保存生命。但是造型艺术摆脱了这些职能。更多的从映像中进行回忆,是觉得造型艺术所涉及的“是更广泛的概念,即创造出一个符合现实原貌,而时间上独立自存的理想世界”。

二、对蒙太奇的挑战

到了1920,1940年间,电影多是分为两类,并且相互对立着。一是导演相信影像,二是导演相信真实。就如影响而言多是指蒙太奇的影像手段。它多是一部片段与另一部片段之间相结合时,通过剪辑的手法来产生另外一种意义。比如片段A在笑B把枪指出来C一女的在哭。我们可以通过剪辑的方式用不同的组合排列在一起。就会产生出额外的意义。这一方式就指“蒙太奇”。

“这种“隐形”的中性化的分镜不能说明蒙太奇的各种表现手段。相反,这些表现手段明显体现在一般称之位“平行蒙太奇”“加速蒙太奇”和“杂耍蒙太奇。

最后爱森斯坦床罩的“杂耍蒙太奇“。描述这一手法非常困难,但可以作大致的定性,即一幅影像通过不必与同一事件有关的影响相延接来增强含义。”

在电影《四百击》电影中可见,并没有多设计过多复杂的蒙太奇。更是诗意般的叙事方式。在整个故事的总体感觉显得额外的顺畅。

可见根据巴赞的看法,蒙太奇传达给观众的是从银幕上出现的动作中认识什么而运用长镜头构图来说,正如观众将自由独立地发现动作中的意义。巴赞着重的是蒙太奇迫使观众变得消弱,而空间现实主义却诱导观众并使变得主动,使观众从银幕获得形象并自行推导出动作的意义。巴赞说道:“所以,景深镜头要求观众更积极的思考,甚至要求他们积极地参与与场面调度。尚若采用分解性蒙太奇,观众只需跟着导演走,他们的注意力随着导演的注意力而转移,导演替观众选择必看的内容,观众个人的选择余地微乎其微。换面的含义部分地取决于导演的注意力和意图”。巴赞宣称对蒙太奇的批评是出于某种心理学上的考虑,但是,尽管在论述中含有心理学观察的因素,巴赞为观众强调的选择自由还是这一论争的结论具有比单纯的心理学以为更多一些道义估介的意味。

而对巴赞的这一风格,不光是直接拿小说或故事来改编成电影,则更多的是消弱蒙太奇,同时体现出所谓“真实”“诗意”般的意义。他分析了这种思想下所产生的美学结果,以及景深镜头所具有的美学含义,形成对单纯蒙太奇语言的挑战。

三、长镜头的审美意义

在电影《四百击》当中,这长镜头即是成为了当年留下的最经典的镜头之一。在那个著名的片尾,出于节奏的考虑,导演采取了长镜头的手法,小男孩安托万和影片积累的情绪来一次彻底宣泄。采取长镜头之前的一个镜头是安东尼躲在桥下面,看到没人追过来,于是向画面深处跑几步,然后向左拐。第一个长镜头长一分二十秒,安东尼从左面出画,跳轴,强调情绪的变化。中全景,然后一直跑,跑出少管所的范围,声音是同期跑步声,甚至都能感受到他的心跳。第二个镜头,安东尼全景从画面远处向镜头右边跑来,出画,这时背景配乐起,镜头开始向左摇,能听到海浪声。当摇到海上的景色时,音乐声很大,用力的煽了一会儿情,照常理这时候电影就可以结束了,但摄像机还在向左摇,一直摇到岸边,出现安东尼的背影,刚才跑向镜头方向的安东尼现在是从镜头近处向纵深跑去,这个运动方向的转变十分自然,而且美妙,这个镜头一共大概50秒钟。影片的最后一个一多分钟的长镜头,表现的还是跑,全景,安东尼从岸上下来,跑到海滩上,继续向画面右方跑,镜头开始慢慢向右后方移动,摇。安东尼跑向大海,在海水中横着向右走了几步,却回过头向镜头走来,画面定格并推向了他那双迷茫、忧郁的双眼,特写,音乐和海浪声仍在继续。从这三个角度组成了一个长镜头。并且这一镜头给人留下的更是炉火纯青。

而这一景深镜头和持续的长镜头被巴赞看做是电影语言进化使用的新语式。

“景深镜头不仅影响着电影语言的各种结构,同时,影响着观众和影响之间的知性关系。”

可见巴赞的长镜头从来没有停留在影响客体性的单独层面。而所产生的真实性的构成就是为了达到多义性的目的。涉及到“社会层面”以及“心理层面”等。

巴赞曾分析出“绘画”与“影像”之间的美学关系和意义。并明确承认:“赋予研究对象某种命运和意义,解释其体现着深层心理需要的社会功能,以及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如何源自同一种不断演进的社会功能。”

巴赞在意大利现实主义电影的得到成功,正是体现了战后意大利人的深层社会心理结构和潜藏的社会功能。

另外巴赞从人的“心理层面”找到了电影产生的根源。认为人从一开始就渴望完整地模拟现实。从雕塑,绘画到摄影,电影都是人在现实这一愿望的路途上不懈努力的表现。电影的出现,最终会使人类完整模拟现实的这一梦想变为现实。只有电影才能记录一个时间的动态过程,只有电影才能最大程度地还原世界,完成人类与时间抗衡的最初的梦想。“给时间涂上香料,使时间免于自身的腐朽。”

借助电影技术而言,巴赞认为“完整电影”是电影的梦想,这种试图“完整”地复制现实世界的愿望一直因受到技术的种种限制而无法实现,而在今天,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巴赞所谓电影的最终梦想将得以实现。通过“影像”来纪实了下来。

影片《四百击》中同样利用了这一长镜头,包含着巴赞所提出的“社会层面”以及“心理层面”等多个层面载入影片中的表现。仅仅是一段长镜头,却表达了小男孩安托万“潜在的宣泄”并以“纪实”最真实的方式的表达。通过一段画来告诉观众,是一种独特的语言或者是一种信息。

四、结语

电影《四百击》的电影艺术审美特征的“真实”,它并不局限于仅仅是一部电影。更多的是体现了开掘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的广阔。本文通过电影《四百击》来分析电影真是美学。少许追问与解释,达到对此部电影的电影的艺术进行探讨,电影的蒙太奇与长镜头的审美意义进行探讨。笔者认为这种解放思想,创新观念,从人的本体去出发,经过一切技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最终达到“真实,简练,正直,诚实”的意义。并且运用电影的镜头语言结合,用影片的人性力量打动观众,或许这就是电影的经典意义。

[1]鸿钧.巴赞是什么?——巴赞电影真实美学与文化人格精神读解[J].当代电影,2008(04).

[2]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天津: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3]Denise Palmer.inaninterviewwiththeauthor[M].LeHavre,1974.

J905

A

1005-5312(2015)11-0121-02

猜你喜欢

巴赞长镜头蒙太奇
错位蒙太奇
开化长镜头
安哲罗普洛斯电影长镜头模式分析
从消极的作者到独立的作者:安德烈·巴赞的“作者策略”探疑*
毛卫宁与他的长镜头
VR(虚拟现实)技术与“超时空电影”
存在哲学之于巴赞的影响焦虑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历史文献纪录片中蒙太奇的运用
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在影视编导中的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