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疝在日间手术中心与普通病房治疗护理效果观察分析

2015-10-28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528000刘彩霞甘瑞容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24期
关键词:内环腹股沟腹膜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528000)刘彩霞 甘瑞容

小儿疝属小儿外科常见病症,男孩发病率要远高于女孩[1],该病症临床表现为腹股沟处伴有块状隆起,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则可轻轻将隆起物推回腹腔复位,大部分患儿的治疗都需住院进行手术治疗。我院2013年成立日间手术中心,将小儿疝纳入日间手术病种之一。因此,本文在实际护理工作中通过与患儿在普通病房治疗做对照,分析日间手术治疗的效果,将结果做如下总结。

附表 两组患儿手术切口、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x±s)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38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190例收治日间手术中心,另190例收治小儿外科病房,将日间手术治疗患儿作为观察组,普通病房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组190例患儿中,男170例,女20例,患儿年龄4个月~10岁,平均年龄3.5±1.1岁;对照组190例患儿中,男174例,女16例,患儿年龄5个月至12岁,平均年龄3.9±1.2岁;两组患儿在各项一般数据资料方面比较均具可比性,无显著差异存在(P>0.05)。两组患儿均在全麻下行微型腹腔镜下行单侧或双侧内环口缝扎术。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190例患者收治日间手术中心进行手术治疗,均在全麻下行微型腹腔镜下行单侧或双侧内环口缝扎术,手术方式: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术野常规铺巾脐上横切口长约0.4cm,提起脐周皮肤,气腹针穿刺入腹,水试验成功后,接管注入CO2,维持气腹压力为10mmHg, 套管穿刺入腹,进腹腔镜,头低脚高位,探查双侧内环口情况,脐左(右)旁3cm切天皮肝0.3cm,插入穿刺套管,置入操作钳,先确定内环口体表投影位置,该处切开皮肤0.2cm,用带线针刺入至腹膜外,与操作钳配合,在内环口腹膜外潜行内半圈后穿出腹膜,缝线留在腹腔内退出带线针,针钩同一孔径刺入,绕外环口内半周后出腹膜,把线带出腹壁外,排除阴囊各腹股沟气体,皮下缚结,完成内环口结扎。镜下探查无活动性出血,解除气腹,皮下缝合脐上方切口,结束手术。平均住院时间24小时。

1.2.2 对照组 190例患者在普通病房进行手术治疗,平均住院时间72小时。麻醉及手术方式与观察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小儿疝患儿住院时间、院感发生率、费用情况、病人及家属接受度等各项指标进行观察、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对上述两组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用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手术切口、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情况 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后康复出院;两组患儿在手术切口、手术时间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附表所示。

2.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190例患儿中院感日间手术中心8例,术后用药治疗日间手术中心2例,伤口出血1例,大网膜疝出日间手术中心0例,有4例发生阴囊肿胀,1例伤口出血,不良反应发送率占5%;对照组190例患儿中18例发生并发症,占9%;其中阴囊肿胀4例,疝复发1例,4例伤口出血;术后用药治疗普通病房8例,大网膜疝出普通病房1例,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X2=0.843,P>0.05)。伤口出血各1例。

3 讨论

小儿腹股沟疝属小儿外科常见病症,该病症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腹膜鞘状突未闭,加之小儿发育尚未完全,当发生咳嗽、哭闹等用力行为时会增加腹腔内压力,导致小肠、盲肠等空隙薄弱之处突出,继而形成疝[2][3]。小儿疝中属腹股沟斜疝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为腹股沟处有突起肿物,当慢慢按压时便可恢复,但当小儿在此咳嗽、哭闹时肿物又会再次出现甚至更大。通常来说,小儿疝气不会表现处显著不适,但由于小儿疝气会阻碍患儿的正常、健康发育,因此需要尽早治疗。病儿在普通病房进行手术,由于住院时间达到72小时左右,术前、后容易出现院内感染,且增加病人费用。小儿一人住院,全家出动,加重了对病儿及家属工作、生活及学习的影响。随着微型腹腔镜手术技术的愈加成熟,日间手术也逐渐推广起来。日间手术是指选择一定适应症的患儿,在一个工作日内,从安排患儿住院、手术直至出院,不超过一个工作日,日间手术的优点主要包括缩短治疗时间、降低院内感染的机会、节省患者治疗费用的支出等等,加之术后并发症少、恢复迅速等优点,已经愈来愈受到临床医生,护士的欢迎。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儿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少。

猜你喜欢

内环腹股沟腹膜
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内环-外循”框架研究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经脐微型腹腔镜内环高位结扎术联合包皮环套术的临床应用
经脐两孔法腹腔镜腹股沟疝内环高位结扎加脐外侧襞加强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附108例报告)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关于腹膜透析后腹膜感染的护理分析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
改良Kugel补片修补腹股沟复发疝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