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微波凝固止血与鼻腔填塞术治疗特发性鼻出血的比较研究
2015-10-28徐超
徐 超
(山东费县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山东 费县 273400)
鼻内镜下微波凝固止血与鼻腔填塞术治疗特发性鼻出血的比较研究
徐 超
(山东费县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山东 费县 273400)
目的 比较鼻内镜下检查定位并辅助微波凝固止血及传统鼻腔填塞术对特发性鼻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评价出血部位及性质。方法 356例特发性鼻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进行鼻内镜下检查定位并辅助微波凝固止血和传统的鼻腔填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治愈率、术后反应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190例(100%)患者均成功止血,以中隔黎氏区出血最多见(112例);B组166例患者中,161例(96.99%)成功止血,5例经鼻腔填塞术止血失败,后改为鼻内镜检查辅助微波凝固成功止血。A组患者术后反应及术后复诊较B组显著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鼻内镜下检查定位辅助微波凝固止血治疗特发性鼻出血疗效确切,止血成功率高,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鼻内镜;微波凝固止血;鼻腔填塞术;特发性鼻出血
鼻出血为鼻部疾病及某些全身疾病在鼻腔的常见临床症状,多为单侧,亦可双侧;可为间歇性,亦可持续性;量小者涕中带血,量大可引起失血性休克。临床上由于炎症、外伤、肿瘤、异物等引起的鼻出血起病缓,针对病因治疗,容易处理,而对起病急,出血剧烈的特发性鼻出血较为棘手[1]。特发性鼻出血指出血前无明显诱因及症状,出血迅猛,一次出血200 mL以上,并排除炎症、外伤、肿瘤、异物等因素的鼻出血[2-3]。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对356例特发性鼻出血患者分别行鼻内镜下检查定位并辅助微波凝固止血及传统鼻腔填塞术治疗,将二者疗效进行对比,并对出血部位及性质进行讨论,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与分组:356例特发性鼻出血患者中,男198例,女158例;年龄最大96岁,最小15岁,平均年龄37.2岁;单侧出血351例,双侧出血5例;失血量的估计,根据每次出血情况及发作次数患者血压、脉搏和一般症状综合判断。失血量达500 mL时,出现头昏、口干、乏力,面色苍白;失血量在500~1000 mL者,出汗、血压下降、脉速无力;收缩压低于80 mm Hg,血容量损失约1/4。失血量最少200 mL,失血量最多1050 mL。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及B组。A组为鼻内镜下检查定位并辅助微波凝固止血组,B组为传统鼻腔填塞术治疗组,两组临床资料对比见表1。
为了讨论出血部位及与年龄关系及出血性质,将A组按年龄分为A1组(15~30岁),A2组(31~55岁),A3组(56~96岁),三组临床资料对比见表2。
1.2常规处理及止血
1.2.1常规处理:特发性鼻出血出血剧烈,患者精神紧张,首先镇静,对患者安慰,消除紧张情绪,避免因精神因素引起血压增高,加剧出血,必要时使用镇静剂,如出血多,应补足血容量,纠正休克,同时询问病史,着重出血量及出血鼻腔。并为患者行出血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准备止血。
1.2.2止血:①A组患者在鼻腔黏膜表面麻醉下,导入鼻内镜,在吸引器引导下,自血流方向追查出血部位;如窥见喷射状出血点,先用1/100丁卡因肾上腺素面片收敛,导入微波探头,功率为32 W,凝固3~5 s,出血即可停止。如在出血间歇时,鼻腔无出血或血迹可寻,应自黎氏区开始,依次为下鼻道(着重后份及鼻泪管口)、后鼻孔、中隔后部,着重后上,中鼻道,沟突,正常鼻腔黏膜光滑完整,如行鼻腔填塞或检查损伤,可见片状渗血,不应疑为出血部位,如为粒状淡红突起,且周围黏膜光滑,即为出血点,吸引管探吸,即可诱发喷射状出血,同法微波凝固,术后红霉素眼膏涂凝固处,无需鼻腔填压,术后给抗生素3 d预防感染,给1/100呋麻液滴鼻,防止鼻腔粘连。术后少许暗褐色血液流出为血液积聚于鼻窦腔内所致,术后15 d复诊。②B组患者在鼻腔黏膜表面麻醉下鼻镜检查,如黎氏区出血,微波凝固,非黎氏区出血,将无菌凡士林纱条的一端双叠10~12层,将折叠一端放进鼻腔后上方嵌紧,在将折叠部分上下分开,使短的一段平贴鼻腔上部,长的一段平贴鼻底,形成一向外开口的口袋,然后将纱条的长端自上而下填人口袋内,剪除多余纱条,填塞完毕,如仍有血液流入咽部或再次出血,应改用后鼻孔填塞,鼻腔填塞物24~48 h后取出,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给止血药物止血。取出纱条后15 d复诊。
1.3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A组190例患者188例一次治愈,2例因在外院行鼻腔填塞黎氏区损伤重,渗血多,误认为是出血部位而失败,再次行鼻内镜检查定位在下鼻道,并行微波凝固而治愈,鼻内镜下出血部位见表3。
2.2B组166例患者86例为黎氏区出血,微波凝固而治愈,80例非黎氏区出血,行鼻腔填塞后,21例再出血,再次填压,5例仍出血,改为鼻内镜检查见出血部位在下鼻道后段、鼻泪管开口处,微波凝固而治愈。
2.3两组术后反应及复诊情况比较:经χ2检验,A组患者术后反应较B组显著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术后复诊情况较B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5。
3 讨 论
3.1鼻内镜及鼻内镜技术使鼻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有了质的飞跃。鼻腔与鼻窦由狭窄的空腔、空洞及间隙构成,解剖结构复杂而精细,单纯鼻镜检查不能窥见黎氏区以外的出血点,1925年美国鼻科学者MaHz成功应用WOLF公司生产的鼻内镜检查鼻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鼻内镜技术在我国得到普遍应用,大大提高了鼻腔疾病的诊断及治疗[4-5],鼻内镜下检查定位并辅助微波凝固止血是这一技术的良好应用,我科应用鼻内镜对鼻出血的检查、诊断及治疗提供了一个先进和准确的技术手段。传统的鼻腔填塞不是针对出血部位而进行的,而是对整个鼻腔的填压,填塞后再出血率高,鼻腔黏膜受损重,鼻内镜下检查定位并辅助微波凝固止血改变了传统鼻腔填塞方法,这种方法是有的放矢,效果确切,改变了过去盲目行鼻腔填塞及血管结扎的弊端,使术后患者的痛苦及并发症降到最低,特别适用于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治疗。
表1 A组与B组资料对比
表2 A组按年龄分为A1、A2、A3三组临床资料对比如下
表3 A1、A2、A3 出血部位对比
表4 A组与B组术后反应及并发症
表5 两组患者1个月后随诊情况比较
3.2鼻内镜下对鼻出血治疗方法的再认识。本文对356例特发性鼻出血患者分别行鼻内镜下检查定位并辅助微波凝固止血及传统鼻腔填塞术治疗,将二者疗效进行对比,鼻内镜下检查定位并辅助微波凝固止血组止血确切,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明显优于及传统鼻腔填塞术治疗组,为目前治疗特发性鼻出血的首选方法[6]。鼻内镜技术止血的优势:①易于明确鼻腔各部位活动性出血点,尤其是鼻腔后部出血。②直视下精确操作,简便易行,止血准确,迅速,疗效确切。③损伤及痛苦小,可避免不必要的鼻腔填塞,尤其适用合并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及血液病患者鼻出血的治疗[7]。但本方法要求术者熟练掌握鼻腔解剖结构,并具备良好的鼻内镜手术技巧。如下鼻道狭窄而又排除其他部位出血,可行下甲骨折内移,充分暴露下鼻道;如中鼻道出血,确认不是钩突,可行钩突切除术,暴露前筛出血点。如中隔偏曲致鼻腔狭窄而下鼻道及后鼻孔无出血点,可行中隔矫正,在查找出血点。
3.3鼻内镜下对出血部位的再认识。对A组190例患者行鼻内镜下检查出血部位黎氏区112例,占58.9%;下鼻道35例,占18.4%;中隔中部13例,占6.8%,上鼻道5例,占2.6%,中鼻道17例,占8.9%。对不同年龄段出血部位比较看出,A1组黎氏区59例,占92.2%,下鼻道2例,占3.1%,中隔中部1例,占1.6%,上鼻道1例,占1.6%,中鼻道2例,占3.1%。A2黎氏区27例,占45%;下鼻道15例,占25%;中隔中部5例,占8.3%;上鼻道2例,占3.3%;,中鼻道8例,占13.3%;A3组黎氏区26例,占40%;下鼻道18例,占30%;中隔中部7例,占10.8%;,上鼻道3例,占4.6%;中鼻道7例,占10.8%。对比发现30岁下患者以黎氏区为主,后部出血少。31~55岁患者仍以黎氏区为主,但后部出血占比例大,56~96岁患者仍以黎氏区为主,后部出血占比例与30~55岁患者无差异。而非40岁以上中老年人鼻出血则多发生在鼻腔后部。
3.4鼻内镜下对出血性质的再认识。对三组患者出血性质观察,均为动脉性出血,而老年患者也不例外,改变过去认为老年患者为鼻鼻咽静脉丛出血的观点。
[1] 黄选兆,王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183.
[2] 董慧波.难治性鼻出血常见的出血部位及治疗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107-108.
[3] 吴彦桥,邸斌,李军,等.鼻内镜下难治性鼻出血出血点寻找及止血策略[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3,27(4):1-3.
[4] 崔新华.鼻内镜下电凝结合鼻腔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D].济南:山东大学,2010.
[5] Soyka MB,Nikolaou G,Rufibach K,et al.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 options in epistaxis: an analysis of 678 interventions[J]. Rhinology,2011,49(4):474-478.
[6] 韩德民,周兵.鼻内窥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5.
[7] Strach K,Schröck A,Wilhelm K,et al.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Epistaxis: Indications,Management,and Outcome[J].Cardiovasc Int Radiol,2011,34(6):1190-1198.
R765.23
B
1671-8194(2015)31-01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