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对语言和肢体康复的影响
2015-10-28安晓芹张莹位
安晓芹张 莹位 娟
(1 济阳县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山东 济阳 251400;济阳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山东 济阳 251400;3 济阳县人民医院急症科,山东 济阳 251400)
脑梗死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对语言和肢体康复的影响
安晓芹1张 莹2位 娟3
(1 济阳县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山东 济阳 251400;济阳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山东 济阳 251400;3 济阳县人民医院急症科,山东 济阳 251400)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语言和肢体康复的临床影响。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诊治的96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ADL评分(78.81±20.65)分高于对照组(50.78±16.16)分,上肢、下肢运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语言和肢体康复的临床影响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促进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
脑梗死;综合护理干预;语言;肢体康复;影响
脑梗死属于中老年多发脑血管类疾病,会造成患者出现认知、语言、心理及运动等方面功能障碍,且具有病程长、病情重、致死致残率高等临床特征[1]。本研究中针对诊治的96例脑梗死患者予以不同的护理措施,根据患者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分析,以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诊治的96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6∶22,年龄48~77岁,平均(55.7±6.7)岁;研究组男女比例25∶23,年龄49~76岁,平均(55.8±6.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均经临床CT检查并确诊为脑梗死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均在患者知情前提下签署护理方案同意书[2]。排除标准: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精神病家族史或自身精神障碍者;其他功能性疾病或并发症患者;不配合相关护理方案实施者[3]。
1.3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相关治疗方案、疾病治疗的注意事项及治疗效果等。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护理方案;了解其具体心理状态并予以纾解;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加强肢体康复训练及认知障碍训练。
1.4观察指标: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Fugl-Meyer运动积分评价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状况;采用SIS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4]。
1.5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所有数据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用()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间比较,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研究组患者护理后ADL评分(78.81 ±20.65)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50.78±16.16)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情况:研究组患者护理后上肢、下肢运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研究组患者护理后交流、记忆与思维、社会功能及情感等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脑梗死属于临床内科常见脑血管治疗,患者脑部出现缺氧、缺血等情况影响其生活能力及肢体障碍等,加强患者护理方案能有效促进治疗效果的改善[5-6]。本研究中针对两组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不同的护理方案,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为研究组患者护理后ADL评分(78.81±20.65)分明显高于ADL评分(50.78±16.16)分,说明研究组患者在有效护理方案的指导下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研究组患者在相关护理人员的积极指导下,参与相关的康复治疗,根据自身的疾病状况予以调整,最大程度的提高生活能力[7]。同时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活动能力明显改善,患者上肢、下肢的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组患者在经过相关运动功能康复训练的过程中有效改善运动神经,护理人员通过与家属及患者的沟通交流,指导家属配合相关康复治疗,针对患者的肌肉状态制定相关的按摩方案,患者的通过正确的按摩手法配合,改善血液循环系统的同时增加上、下肢肌力,加快肢体康复速度。
研究结果中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相关指标予以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在交流、记忆与思维、社会功能及情感等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组患者在护理方案有效的情况下能够直接改善其生活质量。患者护理后交流评分(180.38±35.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60.78±35.96)分,与陆莹在相关文献中的表述相类似[8]。结果提示患者的语言功能回复情况较好,脑梗死患者病发后因脑部神经障碍会造成患者的出现言语障碍,相关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护理干预,指导患者的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根据正确的发音练习方案进行康复训练;通过与家属的沟通加强对患者的关怀,配合相关沟通指导完成护理方案,增加沟通机会的同时提高语言功能。本研究中未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予以分析,即护理方案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的影响需进过临床相关研究并证实。
表1 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情况(,分)
表1 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情况(,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下肢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48 19.78±5.54 27.35±5.58 10.63±2.36 17.32±2.78研究组 48 19.69±5.74 40.32±6.05* 10.35±2.48 28.01±2.18* P ->0.05 <0.05 >0.05 <0.05 t -0.031 8.9761 0.067 6.6491组别 例数(n) 上肢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分)
组别 例数(n) 交流 记忆与思维 社会功能 情感对照组 48 160.78±35.96 138.14±36.06 80.67±28.12 140.21±28.12研究组 48 180.38±35.24 158.25±40.37* 108.61±29.88 162.47±27.55* P -<0.05 <0.05 <0.05 <0.05 t -10.2365 11.3497 8.3791 8.7514
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语言及肢体康复具有积极影响作用,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功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邓敏玲.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8):134-135.
[2] 童丽灵,戴小萍,邓颜梅,等.新加坡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32):6365-6368.
[3] 周立红.早期护理干预与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康复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1):59-60.
[4] 侯彩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7):139-143.
[5] 陈翠芳.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患者康复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5):4562-4563.
[6] 周明珍.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语言和肢体康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9):100-101.
[7] 陈建玲,孟庆丽.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20):58-59.
[8] 陆莹.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435-436.
R473.74
B
1671-8194(2015)30-02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