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言文阅读效率的实践探索
2015-10-28何淑良
何淑良
文言文是一种有着几千年历史渊源的语言形式,更是一种文化载体,它不仅传承了文字的本身,更重要的是传承了多年的丰厚的人文精神。文言文是文化史、文学史的集成,它让我们领略了诗经的质朴、离骚的瑰丽、先秦的流畅、汉赋的华贵、唐诗的雍容、宋词的典丽。然而,试观我们身边的文言文教学,不少教师的文言文教学已经走入了这样一个误区,文言字词句法一处不漏,不厌其详,缜密严实,而课文的思想精髓却忽略不讲或泛泛略过。学生学得辛苦,不论详略,笔记记得密密麻麻,成了语法知识的箩筐。如果文言文教学仅局限在字词篇章的分析,必然会使文言文课堂教学陷入一种机械枯燥的模式,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偏离最终的教学目的。要让学生能读懂文言文,涵咏文言文之美,提高阅读效率,文言文教学就要注意到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既获得其文字之趣,又深得其典雅古朴的文化气息。
一、重视知识点落实,打好扎实的文言基础
要读懂文言文,必须掌握一定的字词句式,有一定的文言基础,这是由文言文的特殊性决定的。近代学者王国维曾很坦率地对别人说,他读《尚书》有十分之五不理解,读《诗经》也有十分之二三不理解……虽然我们的学生文言文功底与大学者相去甚远,理解能力也没有要求达到那么高的水准,但毕竟文言文与现代汉语表达有很多不同之处,这决定了掌握一定文言字词基础的重要性。选编入教材的文言文,每一篇都承担一定的语法知识,或词类活用、或虚词句式等。现在考试要求掌握的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分散在三年的语文课文中,如2007年广东卷的“善”、“录”。《鸿门宴》“项伯素善留侯张良”的“善”,就是“友好,与……交好”的明证;“录”,我们在初中学习过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家贫……手自笔录”,就会清楚《郭生》的意思也该同义。现在考试中所考查的文言虚词也是中学课本中多次出现过的。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中的“于”字(《劝学》);“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中的“之”字(《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点确实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逐一落实。老师们不妨将知识目标序列化,每一篇课文落实一定的字词句式。如《劝学》一课中的虚词“而”字出现了16次,《出师表》一课中的虚词“以”字出现了23次,是虚词教学重点。句子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是句式中定语后置范例;《季氏将伐颛臾》一课中就不能不讲它“无乃尔是过与”的倒装句。从语法角度看文言文课文,是语法范例,基本的字词句掌握落实后,还要能够迁移应用,老师可以联系对比,进一步强化巩固知识点。例如:“百姓皆以王为爱也”的“爱”是“吝啬”的意思,而“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爱”又是“吝啬”之意。“蒙故业,因遗策”的“因”与现代成语“因循守旧”的意思一样。“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的“克”与成语“克勤克俭”一样都是“能够”的意思。
对语法知识,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把一字一句都搞清楚、搞扎实,实实在在掌握词义、句式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唯有如此,学生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既学得扎实,又学得灵活,逐渐形成独立阅读、分析文言文的能力,从而提高文言文阅读效率。
二、重视诵读环节,培养文言文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学习语文,必须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古人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把一篇文章从头到尾诵读和背诵,在读中体味文言文美感,在诵读中培养文言文语感。
诵读,是文言文学习的好方法,它对语汇材料的积累,对整体文句的感性积累所起的作用比抽象的理解更大。词汇、句式如果已化为自己的知识,融入自己的思维中,就逐渐形成一种语感,形成一种下意识。譬如,学习《祭妹文》,通过诵读,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所写的人和事,而且可以比较快地感受到作者痛惜、哀伤、悔恨的真挚感情,从整体上体会到这种感情是越来越浓烈的,最后达到了顶点,局部又有起伏,“兄妹读书”一段则要轻快一些,轻快之中却暗含悲情。在这里,诵读既是认知的手段,又是感受体会感情和意境的手段。
我们不但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还需要增加学生对精粹文言文的背诵量。那么,怎样的才算是精粹的文言文呢?当然是那些“语言表达典范,文化内涵丰实,思想内容健康,便于吟诵记忆”(洪镇涛语)的文言文。现行语文教材中就有很多,除了已经要求背诵的,还有《病梅馆记》、《阿房宫赋》等篇的全文。同时,还可适当补充一些课外的篇目,重点是短小精悍的骈、赋片段,优秀的骈、赋,譬如《洛神赋》、《滕王阁序》往往内容丰厚,词章华丽,行文流畅,音韵和谐,琅琅上口,特别适合学生背诵。流传下来的名言佳句,多为骈偶就是明证。为了提高背诵效率,可以顺藤摸瓜抓住关键词。学生背诵时常背到一个地方时会突然“卡脖”,下句怎么也想起来,此时提醒他下一句的第一个字,他就又能接着背下去。针对此,可用首字提示的方法:把每一句的第一个字写下来,作提醒之用。如学生普遍认为比较难背的《归去来兮词》的第二段,在背诵时把“舟、风、问、恨、乃……”等字写在一张纸上以便在 “卡脖”时提醒自己。如此往复,就记住了这张图谱,直到最后不看这些字也能背出。背诵也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多次反复,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阅读面的扩大,知识的丰富,学生对这些已经“吞下去”的“精粹语言”,通过不断的“反刍”和揣摩,将会有新的领悟和体会,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文化认同感也将因此而大大增强。背诵积累定会使学生终身受益。诵读培养语感不仅对语法知识的融会贯通有帮助,对语言表达也有无形的影响。朱光潜在《谈美》之十三“创造与模访”中就曾用心理学生理学的原理解说这种传统的读书方法,“朗读既久,则古人之声就可以在我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迹‘拂拂然若欲我之喉舌相习这种痕迹一旦加深,到了表达时就会复活,语句就会自然的从口中溢出,写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鲁迅、郭沫若、胡适、老舍、巴金、曹禺、梁实秋、林语堂、周作人等一系列大师之所以有如此典雅凝练的文字,跟他们深厚扎实的文言根基是分不开的。同理,每年高考作文,都有个别考生写成文言文佳作,考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出口成章”,“下笔如有神”,得益于平时对文言文的诵读积累。否则,连阅读都感到困难重重,更何况是运用文言文创作呢?
这种从小就形成的以文言为本位的“语感”,会奠定他们语言文字表达的基本格局,形成他们文字表达的“下意识”,使得他们在运用词汇时,总是比较纯粹、凝练、典雅、古朴,能自如地从古诗文中选取极富有表现力和生命力的词汇,这对我们现代语文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启发。诵读文言文,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言文阅读效率的又一途径。
三、 重视专题教学,加深理解深层内涵
文言文是一面打开通向了解中华文明中华历史的窗口,它能让学生穿越时空去阅读、思考、吸取,与两千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懂得我们的历史,从而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汲取民族精神精髓。这是中学语文教学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使命。课文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学生要有更丰富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必须要有针对性地补充内容。
例如,要使学生对孔子思想有深入的了解,单一的一篇《季氏将伐颛臾》是不够的,可以补充《论语》的其它重点篇目和《孔子传》、《史记·孔子世家》等文章。教学《赤壁赋》,可以补充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余秋雨先生的《东坡突围》。这种专题式教学能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知识,更深刻的理解。现行教材在时间跨度上编排了近千年的文化精品,不足之处在于了解深度不够。现在流行的文化快餐造成学生的文化根基肤浅,文史知识贫乏,原因就在于对古代文化、古代文学缺少深入了解。巴金先生自小熟读《史记》,于是有了洗练朴实的语言风格,这对我们是一个启发。在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推荐选读一本文言著作,如儒家经典《论语》、《孟子》、《荀子》、《史记》、《孙子兵法》、《三国志》等。唯有专题式教学才有深入的理解,才有深刻的感悟,才有坚定的传承。
正像诗人流沙河诗中所写的:“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要让我们的学生都具有这个心态、这个耳朵,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不至于迷失自我,坚守住传统文化,那就要让学生会读文言文,喜欢文言文,会用这个语言工具去古代文学的知识宝库、精神宝库里汲取精华;就要我们的老师做到重视文言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开发,在教学中挖掘“古者幽深淡远之旨,文字之趣”。果真这样,就会提高文言文阅读的效率。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