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水的尊重
2015-10-27张君燕
情感读本·道德篇 2015年10期
张君燕
1985年,英国电影明星伊丽莎白·泰勒主持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艾滋病慈善基金会。她在关注艾滋病人的同时,还致力于帮助他们重新获得人格和尊严。一次,泰勒带领志愿者去一个艾滋病患者居住的山村慰问,这些病人长期受到人们的歧视,变得格外敏感和自卑。出发前,泰勒就对志愿者说:“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让这些病人感受到平等和尊重。”
到达山村后,志愿者开始给村民发放带来的慰问品。志愿者说话和蔼,态度自然,让村民们很感动。忙活了一上午,他们终于把带来的物品分发完毕,泰勒累得气喘吁吁,坐在路边的草地上休息,顺手拧开了自带的热水瓶,倒了一杯水放在身边。这时,一个叫吉姆的小男孩跑过来。这是一个可怜的小男孩,出生时便携带了艾滋病毒。吉姆双手端起泰勒身边的水杯,递给她说:“阿姨,您累了,喝点水吧。”志愿者吃惊地盯着吉姆,眼神里充满了紧张和不安。吉姆的母亲也随后赶过来,她涨红了脸呵斥道:“吉姆,把你的水拿回去。”吉姆不知所措地举着水杯,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谢谢你,吉姆,我渴急了。”这时,泰勒站起来,接过吉姆手里的水,一口气喝下去,脸上露出了微笑。“不用谢,能帮助你我很高兴。”吉姆摆着手,也甜甜地笑了。吉姆的母亲朝泰勒深深地鞠了一躬,流出了眼泪,在场的志愿者也对她敬佩不已。
尊重就在一个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里,正如泰勒喝下的那杯水,这比任何东西更能让艾滋病人感到平等和尊重。
吴平摘自《人生十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