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支架”理论下建立交际互动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2015-10-27周亚萍
周亚萍
盐城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在“支架”理论下建立交际互动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周亚萍
盐城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支架”理论是在心理学的“最近发展区域”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目的在于通过教师与学习者之间有效的对话,进行频繁的课堂互动活动,从而给予学习者以指导和帮助,最终促使其完成自己无法独立胜任的学习任务。这一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针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沉闷乏味的现象分析,建议在教学中适当应用“支架”理论组织教学,提高英语语言教与学的效率。
“支架”理论 交际互动 大学英语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外经济、文化及交流的不断发展,精通英语语言的人才炙手可热。这些人才除了必须要灵活运用英语熟练地交流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然而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普遍感到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被动态度和敷衍应付。学生似乎抗拒用英语表达自己,面对老师再三的引导和启发,相当一部份的学生表现差强人意。不但反应不迅速,还保持沉默,在主动性和积极性方面极为欠缺。导致的结果是课堂气氛不热烈,教师也很有挫败感,因而教学积极性受到影响,情绪不高昂。而相对于学生自身来说,他们对英语的兴趣不浓,因为感觉学习英语枯燥乏味。教与学之间难以做到热烈互动,频繁交流,这毫无疑问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大学外语课堂沉闷原因的分析,建议把“支架”理论运用到大学外语教学中,旨在构建师生互动、和谐、热烈的英语交际课堂模式。
一、“支架”理论简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俄国心理学家兼哲学家列·斯·韦格斯基首次提出了“最近发展区域”理论。他的最主要观点可归纳为:对于那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欠缺的学习者,成人可加以干预和指导,也可以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练习,从而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水平。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一些新韦格斯基派的学者如布鲁纳、伍德和麦瑟等人创造出了“支架”式教学理论。它也是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特定的知识和建构知识意义,当然是在一套恰当的概念框架的帮助下。集中在教师与学习者能够通过会话起到应有的帮助作用,或是学习者成员成立一个小组,互为支架,在语言学习和交际的过程中有效合作,共同提高。小组中成员的主体性的发挥就表现为两个或多个有着不同理解而有着共同任务的参与者达成一种共同的理解的过程。当每一个参与者按照对方的观点调整时,相互主体建立了一种共同的效应,教师在学习者所能理解的范围内解释所要教授的内容,并针对需要调整教师介入的程度。支架的种类可以分为信息性支架、知识型支架、程序型支架和策略型支架。
二、运用“支架”理论到外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控制讨论的话题、内容、过程和学生的活动,教师的话语占据了课堂绝大多数时间,而且教师掌握提问的问题及答案,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教师与学生在交际过程中的角色关系并不平等。学生运用英语语言进行操练的机会大多局限于问答方式,而这种问题往往是非开放式的。除此之外,由于课时安排较紧等原因,学生并没有足够的思考组织语言表达的时间,因而出现课堂上的沉闷也是必然的。
把“支架”理论运用于外语课堂教学中,正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际互动。教师不再是一个权威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起中介作用的协调者和促动者。通过教师与学习者之间有效的对话,进行频繁的课堂互动活动,从而给予学习者以指导和帮助,最终促使其完成自己无法独立胜任的学习任务。这种教学观念当然要求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还要求教师需要继续发挥主动的、积极的指导作用。
英语教学活动本来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两者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和激励,教师要把学生的再创造欲望激发出来,必须要了解学生的思维和观点,因材施教,在情感上与学生共鸣,在互动环节上用一种主动、活跃、积极的方式引导和投入,多层次、多渠道地建立信息交流网络,“提高自己语言使用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动力”。(张建伟,1996:75-82)
三、“支架”理论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运用信息型支架进行教学要求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信息。在这种类型中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主要起到协助学生找到答案和问题所在的作用。可以借助一些有效的手段让学生们在磋商中寻求正确的答案。在当代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这种支架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课堂提问中。提问多是采用启发式,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好的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学会领会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的语言知识,还能增进师生交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并锻炼其口头的语言表达能力。具体的运用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充足有关本课语言的准备工作,明确提问中的语言重点和要点所在,这样上课时就会目标具体、清晰无歧义。过多的随机性问题只会让学生们无所适从,茫然不知其解,因而产生困惑,进而产生本能的抵制心理,这导致他们情绪难以被调动起来,课堂活动的参与率也不会很高。
除此之外,教师在提问之前,要反复考虑到学生总体的语言认知水平,以及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水准。只有把这些都作为准备提问的背景和依据,教师才有可能提出引起学生兴趣、触发参与动机、适当帮助学生展示和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问题。通常说来,如果所提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性,那么它在趣味性和推动语言输出方面比单纯的展示型问题更具有优势和吸引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妨适当考虑增加这些思考性问题的提问比例,促进课堂学生课堂上的热烈回应,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而这正是教师给学生提供信息型支架的过程。
再次,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准备时间。不少大学英语老师因为教学进度紧,同时又担心课堂上出现无人应答的“冷场”现象,往往在提出问题后就下意识地立即要求学生作答。这造成的结果是当学生没有经过一个思考、组织、总结归纳的答题过程时,他们或不知道如何作答,或只提供一个简短的不着要点的回答。这样的课堂提问模式并没有实现师生间的交际互动,久而久之,教师不愿提问,学生抵触抗拒回答问题。据此,给予学生适当的时间进行思考准备是很有必要的一个环节。
最后不容忽视的一点是,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恰当的反馈或点评。恰当的反馈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并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激发他们参与课堂互动的热情,并渴求被教师肯定和认可。这一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大班教学尤其不容忽视。大班授课意味着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参与回答问题跟老师互动的平均次数和时间都有所减少,教师更应该抓住每一次学生回答问题的时机给予他们反馈,适时点评,帮助他们提高英语语言能力。
程序型支架指的是当学生不知道如何学习、以及如何安排学习任务时,教师应逐步引导学生,并在此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因素。因为“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学习者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积极的情感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而消极的情感会影响学习潜能的发挥。”(周红云,2003:19-26)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心理的基础之上,并区别对待不同性格的学生,才能利用过程性支架有效地引导学生。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向学习者传授学习的策略,运用策略型支架帮助学习者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写作学习、小组协商讨论、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等方式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和熟练掌握。
英语教学活动中包含的因素很多,其实不能单纯地看做是教师向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输入,也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教师所传授的内容是他们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和阐释。宏观上来看,更是学生与老师互相合作、相互激励、相互支持和学习感悟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去领悟语言的魅力和作者的用意,由此激发学生思考、总结归纳和再创造,从字里行间去体会他国语言文化风俗的内涵和意义。恰当地运用支架教学模式,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品质和英语水平因材施教,选择合适的教材,与学生之间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信息交流网络,通过师生互动、小组间合作学习等方式,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热情洋溢的状态。
四、结语
总而言之,把“支架”理论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助于解决几十年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把课堂归还给学生,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告别沉闷、乏味的课堂气氛,让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真正实现积极主动的交际互动形式。我们不能只把“支架”理论的倡导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必须落实到英语教学的课堂实践中去。把各种类型的支架灵活穿插在课堂的实际操作中,尤其要注重信息型支架和过程性支架在英语教学中的突出作用。只有这样师生合作,才能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质量的英语人才。
[1]张建伟.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4).
[2]周红云.语言的僵化现象[J].外语界,2003(4).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教育心理分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