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农村群众文化建设
2015-10-27马晨辉
◎马晨辉
浅谈新时期农村群众文化建设
◎马晨辉
摘要:农村文化有广泛的空间和载体,因此,它具有鲜明的大众性,并且有着丰厚的民族民间文化的底蕴。农村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文化与经济的发展规律办事,不断弘扬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把农村文化工作抓出实效,为满足群众文化生活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农村 群众文化 建设 现状
农村文化有广泛的空间和载体。因此,它具有鲜明的大众性,并且有着丰厚的民族民间文化的底蕴。它从多元化的不同侧面、不同风格、不同场合,在向人们演绎着农村兴旺发达的繁荣景象。它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展示着共同特征,那就是覆盖面广、参与人多、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农村文化具有活动地点和时间的随意性,既可以在大剧场及广场组织有众多的观众进行观看的演出,又可以利用田间地头、庭院炕头进行只有几十人甚至是几个人观看的演出。农村文化的以上特征,给生活在那里的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可以说,农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那么,农村文化在新时期,它的现状如何?怎样适应社会发展,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花大气力,想尽办法,使农村文化更加繁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农村文化的现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给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农村文化同各行各业一样,呈现出勃勃生机。但是,由于各地受自然状况、地理特点等条件的限制,加之人们观念转变的快与慢,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水平高与低,使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不但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影响,同时,对农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因此,使农村文化出现了两大状况。
(一)农村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为当地的经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为当地的社会稳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广大农民“富而思文,富而思乐”,对文化生活的渴求更加强烈。人们为了满足对文化生活的渴求,便自发地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团体。如今,在广大的农村乡镇、村屯,都有不同形式的文化“个体户”产生。有的以自家为主体组织了有外人参加的演出团体及农民管弦乐队;有的利用自家的空闲房屋或承包村子闲置的活动场所开办了舞厅、卡拉OK厅、录像厅、台球厅等多种娱乐场所。使广大农民群众在劳动之余到这些娱乐场所去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为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可以说,农村文化同它的生产形式一样,打破了大帮哄、大锅饭的格局,走上自我发展、共同繁荣之路。
(二)国办文化在有些地区存在着解体或滑坡现象,给农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并因此产生了负面因素
在农村文化繁荣与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们也看到另一种现象,那就是有些国办和集体办的文化存在着不应有的解体或滑坡现象,给那里的农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并因此产生了不良因素。
二、促进农村文化发展的几点想法
怎样把农村文化搞上去,关键在哪里?笔者有以下三点看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党对农村文化的领导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我们在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重要思想时,就要以实际行动来做出积极响应,不能把重视文化工作挂在嘴边,而是要放在心坎里,落实到工作日程中。实践证明,谁能把文化工作抓到位,谁就会在经济建设及两个文明建设中得到甜头。农村文化工作在繁荣和发展,离不开有文化、有素质的专业干部,而具备这样条件的干部太少,因此,我们要培养一批有文化、有素养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
(二)加强当地的文化设施建设,为农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提供良好的载体
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是开展好农村文化的重要一环。各地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步伐,做到同步发展,使文化设施建设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不要出现只发展经济、不要文化设施建设的短期行为,“只有现在做得到,以后不吃后悔药”,这个简单的道理大家千家不要忘记。
(三)深入到群众中去,加大管理力度,使农村文化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目前,群众参与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很高,自发地组织了一些活动。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要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听其呼声,顺乎民意,为他们排忧解难,加大管理力度,使农村群众文化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有了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才会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才会引来更多的农民群众来参与,才会营造农村文化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责任编辑高生荣)
作者简介:(马晨辉,男,黑龙江省北安市通北镇综合文化站;研究方向:乡镇文化辅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