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词“老是”的形成
2015-10-27王静
王 静
上海电机学院高职学院
张谊生(2004)将现代汉语时间副词分为表时副词、表频副词和表序副词三大类,“老是”等属于表频副词中“高频”类,指单位时间内某个事件持续不断或极度频繁地出现、发生。“老是”一词的形成与“老”的虚化密切相关,本文拟从历时的角度考察这一语言现象并探讨相关问题。
一、“老”的虚化
《说文》:“老,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张舜徽注:“人之老少,恒以须发为准。古人称‘五十始衰’,大约人至五十,须发渐白,所谓二毛也。故古人亦谓五十以上为老。《论语·季氏篇》:‘及其老也。’皇疏云:‘老谓五十以上也。’是已。而《管子·海王篇》:‘今吾非籍之诸君吾子。’尹注云:‘诸君,谓老男老女也。六十以上为老男,五十以上为老女也。’是老之所指,本无定数,非七十之专称,固明甚。”由以上可知,“老”在古代通常指五十到七十岁的高龄,其本义是指“年老,年龄大”。如:
(1)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国风》)
由本义还可以引申为“老年人”,如:
(2)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别,未有夫妇妃匹之合,兽处群居,以力相征,于是智者轴愚,强者凌弱,老幼孤独,不得其所。(《管子·君臣》)
年老之后往往精力衰退,因此还可以引申为“衰老、衰弱”,如:
(3)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春秋左氏传·僖公》)
“老”与“壮”相对,“我年富力强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如今衰老了,也没有能力再做事情了。”
从先秦到元的各代语料中,“老”表“年老”、“老年人”占了极大比例。贯穿“老”的各个义项之间的共通点是都含有 “历时长久”的基本意义。从元明时期,“老”在句中作定语修饰名词性成分的范围逐渐扩大,从修饰表人的名词扩展到一般事物名词,如:
(4)婆婆,将这一半家私,和那一辈老相识朋友每,也闲快活几年咱。(《全元杂剧·武汉臣·散家财天刺老生儿》)
(5)孩儿你休问他,他家和咱是老亲。(《全元杂剧·张国宾·相国寺公孙合汗衫》)
(6)若犹未也,独圣散入麝香,老酒调剂,或不用酒,则木香煎汤。(《丹溪先生心法》卷五)
(7)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项脊轩志》)
例(4)中“相识”并非是动词,而是一个名词性成分,指彼此认识的人。这种用法早在先秦即出现,如“相识有丧服可以与於祭乎?”(《礼记·曾子问》)例(5)中“老亲”指多年或世代的姻亲关系,后两例“老酒”、“老屋”中的“老”也都有“时间久远”之义。
语言的细微变化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往往并不为语言使用者所察觉。“老”从本义表“年老”引申为“老年人”与“历时长久”的意义之间有认知上的联系,其语义演变经历了一个隐喻抽象化的过程,由较为具体的感知域延伸至较为抽象的认知域。再如:
(8)西房一个老僧悟通,年纪七十多岁,老病在床不出。(《三刻拍案惊奇》第二十九回)
此处“老病”似可作双重理解,既可以指“年老多病”,也可以表示 “长时间生病”,如果以后者理解,“老”修饰状态动词“病”,表“病”这种状态长时间地持续存在。
发展至清代,随着“老”在句法环境中经常充当状语,语义不断虚化,逐渐演变为表“持续义”的时间副词。据有关文献典籍的记载,“老”在清代渐虚化为时间副词,用来强调一直持续某种行为,如:
(9)李禄素常跟高家钱铺有仇,皆因换银子,钱铺给他要钱,他老说合的少,常常口角相争。(《济公全传》第八十一回)
(10)说着,聘娘又拿汗巾替四老爷拂了头巾,嘱咐道:“你今晚务必来,不要哄我老等着。”(《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
(11)到了首府,执帖的说:“大人上院还没有回来。”黄二麻子只得在官厅子上老等。一等等到下午三点钟,才见首府大人回来,急忙赶出去站班。(《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回)
例(9)中时间副词“老”修饰动词“说”,“说”是一种惯常行为,“老”在这儿强调“说”的动作不断重复,表示“经常”的意义。例(10)和(11)中副词“老”置于状态动词“等”之前,强调“等”这种状态持续时间很长,表示“一直”义。例(10)中动词“等”后带有表示状态的“着 2”,季安峰(2000)谈到“着 2”与“着 1”的不同在于:“着 1”表示动态进行,“着 2”表示静态存在;“着 1”是过程性标记,“着2”不是。例(11)联系后文,出现表时点的词语“下午三点钟”,说明“等”的状态一直持续到该时刻。
从先秦到元朝的漫长历史发展中,“老”既可以作主语,也可以作谓语和定语,语义丰富,从本义“年老、年龄大”引申为“老年人”,也可表“衰老、衰弱”等义,“历时长久”是其各义项的共通点;至明清,“老”在保留原有用法的基础上,开始出现在谓词性成分之前状语位置,语义渐趋抽象虚化,发展为表“持续义”的时间副词,沿用至今。
二、“老是”的历时演变
根据现有文献的记载,清代以前,“老”和“是”在语句中出现仅仅是在线性顺序上相邻,二者不构成直接的句法关系,如:
(12)且夫俗所谓圣人者,皆治世之圣人,非得道之圣人,得道之圣人,则黄老是也。(《抱朴子·内篇》卷之十二)
(13)自知无理从捶断,伏请哀兢(矜)任苦辛;纵尔却来人世内,从生至老是寒贫。(《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二)
(14)交疏贫病里,身老是非间。不及东溪月,渔翁夜往还。(《全唐诗》第二八〇卷 卢纶《落第后归终南别业》)
例(12)中“老是”明显是两个词,“黄”指“黄帝”、“老”指“老子”,“也”在句中表示判断。 例(13)中的“老”与“生”相对,表“年老”。 例(14)中“是”和“非”对举,“老”是“衰老、衰弱”之义。 这几例中,“老”与“是”仅仅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句中位置相邻,与后来成词的“老是”没有关系。
据上文考察,明清以后,形容词“老”逐渐虚化为表“持续义”的时间副词,副词“老”修饰系动词“是”出现的时间大约是在清代,如:
(15)谁想他一路而来,老是这副傻样儿,既不招呼,也不说话,弄得我好难为情,又不好丢了他这主人独自逃回,没奈何老一老脸皮,跟到这里。(《八仙得道》第三十六回)
(16)只要我们醒着的时候,便不停的听见它们在喊“老佛爷吉祥如意”,“老佛爷平安”,颠来倒去的老是这两句刻板的颂词。(《御香缥缈录》第十五回》
(17)怎么我的洋钱,只有一排一排的堆上去,不见他一排一排的长出来,老是这个样儿,可是个什么缘故呢?(《九尾龟》第七十三回)
很明显,上述例句中的“老是”还没有凝固为一个词,是一个表示判断的偏正短语,“老”表“一直、经常”义,“是”用在体词性成分之前,表“判断”意味,“老”修饰“是”,作副词使用。
随着“是”后所接成分的范围逐渐扩大,从体词性成分扩展到形容词短语或动词短语等谓词性成分之前,“是”的判断意义逐渐减弱,如:
(18)永莲定了定神,看着性空道:“你为何老是如此莽莽撞撞的?凭地奔窜,毕竟为着什么事来?却把人撞得好生疼痛。”(《观音菩萨传奇》第二十六回)
(19)每次场作,他自己说好,老是不中。(《孽海花》第五回)
(20)德清连忙问道:“你老是问这听那,啊啊的,酒也不喝,菜也不夹,这是怎么回事儿。”(《泣血亭》第一回)
(21)杜麻子气忿地说:“回也那样,不回也那样,等着我们就行了,老是来回蹦口什么!”(《泣血亭》第三回)
(22)赵家的道:“他尽发愁,不大说话。说起话来,老是愁着太太在家里逼闷出病来。(《孽海花》第三十回)
上述各例中,前两例“老是”分别修饰形容词性短语“如此莽莽撞撞的”和“不中”。 例(20)—(22)中“老是”分别置于动词性联合短语“问这问那”、状中短语“来回蹦口”、动宾短语“愁着太太在家里逼闷出病来”前状语位置,起修饰限制作用,“是”的意义进一步虚化,判断意味更趋弱化直至消失。清代,这样用法的“老是”连用的频率明显上升,用频的增加增强了两词结合的稳定性,“老是”之间的理据性进一步模糊,逐渐凝固为一个表“持续义”的时间副词。这里具体又可细分为两种情况,其中例(18)、(19)和(22)中,“老是”表“一直”义;例(20)和(21)“老是”修饰的动作是一种惯常行为,强调“经常性”。“老是”表“持续义”的时间副词用法清以后一直沿用。如:
(23)皇上老是说与我们鱼水不分,可到关键时刻就想丢掉我们。(《武宗逸史》第二十章)
(24)架不住杜勇、杜猛老是鼓动王老实告状,王老实就写了一张呈子在淮安府把张有义告了。(《雍正剑侠图》第二十九回)
三、结语
张谊生、邹海清、杨斌(2005)探讨了“总(是)”与“老(是)”语用功能以及选择差异,认为前者的基本语用功能是客观判断,而后者则体现为主观评价,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根源在于二者语义上的差异。上述语料分析发现:时间副词“老”则是由形容词经过隐喻转化而来,“历时长久”的基本义在时间的链条上既可以表现为行为性质状态的持续不变也可以体现为动作行为状态的经常重复,语义上既可以表“一直”又可表“经常”,正是由于副词“老”的不确定性使得它在与“是”结合成词后更容易经过主观化过程而体现出说话人一定的主观情感态度。
[1]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2]季安峰.时间副词“老”的意义[J].汉语学习,2000(5).
[3]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探索[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4]张谊生,邹海清,杨斌.“总(是)”与“老(是)”的语用功能及选择差异[J].语言科学,2005(1).
[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