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普通工科院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学

2015-10-27杨玲梅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12期
关键词:工科英语课程英语教学

杨玲梅

盐城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刍议普通工科院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学

杨玲梅

盐城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当前,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已成为深化大学英语改革的发展趋势。本文针对普通工科院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师观念及教学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探索性应对策略,以期促进该类学校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学的持续发展。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学 现状 对策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一方面,社会需要外语素质高的大学毕业生,大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亟待提高。而另一方面,普通工科院校的大学生们,尤其是那些通过四级考试后的大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缺乏动机、兴趣下降,进而懈怠,动辄缺课逃课。在有关学者对部分学生就大学英语基础阶段英语学习所做的调查中,有学生反映“和四年前入校时的英语水平相比有提高”的占55.7%,而基本没提高甚至下降的占44.4%。甚至有57.1%的学生直言他们没有通过大学英语课程学到什么,一点没有成就感。而即使如普通工科类本科院校的学生,他们中有些人在高中毕业时就已接近大学英语四级水平。他们都经过将近12-14年的基础英语学习,对英语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如果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继续对他们传授英语基础知识,让他们不断为考试而学习,必然会使他们感到厌倦和失望。所以,蔡基刚教授认为,学生感到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一直在接受打基础的技能学习。因此,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成为各大高校继续进行大学英语改革的发展态势。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是针对经过基础阶段的学习,有着良好基础的学生,对他们的需求做出分析、调查,设置的一系列高年级英语课程。这类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将会有很大帮助。2007年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中提到:“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教学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1]鉴于此,普通工科院校基于社会及学习者的需求,开展了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学。本文拟就普通工科院校在由基础英语课程教育向应用阶段过渡的后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以期能对普通工科院校深入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所启示。

二、普通工科院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定位模糊,导致后续课程设置混乱。《教学要求》指出“各高等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1]。然而,关于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教学目标,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对于刚开始践行后续课程体系改革的普通工科院校而言,由于缺少了这样的纲领性文件指导,其在教材选用、课程评估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尤其是在后续课程的设置方面,各类普通工科院校各行其是。有的学校认为该校的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过关率已相当可观,因此大学英语作为一门普通的公共基础课,已无存在的必要。他们采取了大量缩减学分,减少课时的做法,对于学生完成基础阶段的学习后,应进入提高阶段的学习需求不作考虑。有的学校无视部分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完全用后续课程取代基础课程。还有的学校在学生通过四级考试后,继续以提高技能型的课程为后续课程。如口语课程、六级课程、研究生课程,这些后续课程只不过是应试教学的延续。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设计的首要环节,也是有效实施教学的前提和保障。教学目标定位的不明确是直接影响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确立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保证后续课程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合理性。

(二)教师观念保守,不愿接受新的挑战。《教学要求》中提出的语言技能类强化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进一步提高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语言文化课程类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质,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语言技能类及语言文化类课程属于通识教育范畴,是基础教育的延伸。对于一般的大学英语教师而言,他们都有一定的语言文化基础,对于开设这样的课程他们是愿意并且也能完全胜任的。然而,“今后的英语学习可能不再是单纯的英语学习,英语教学将会更多地结合某方面的专业知识,或者会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21世纪的英语教学地将会转向专门用途英语(ESP)”。[2]基础英语教学后的ESP课程主要由一般学术英语即EAP和专门学术英语ESAP构成,其中“学术英语EAP将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课程,是衔接通用英语和双语教学的桥梁课程”。[3]EAP是以学科内容为媒介的语言学习,涉及某些学科知识,重点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技能,如学术讲座听力技能、参加学术讨论技能、陈述演示技能、学术论文写作技能等等。因此,不需要英语教师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英语教师要做的还是重点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技能,只不过侧重点不同于基础阶段的技能培养,所以我们绝大多数英语教师是能够胜任这类课程的。但是,由于我们的普通工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长期从事基础课程教学,知识结构已经比较单一。他们已习惯直接使用越来越成熟的含有具体教案的教师用书,及相关的配套PPT教师课件。他们有些人身上已养成一种惰性,不愿意尝试一种新的大学英语教材,更别说尝试和自己学历背景不同的课程。普通工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突破自身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加强自我学习和培训,敢于挑战接受新的教学内容,才能适应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及学生的发展新需求,在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有一席之地。

(三)单一的教学模式,陈旧的教学方法。受前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影响,普通工科院校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模式普遍采用了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先进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目前普通工科院校的后续课程教学模式却很单一,即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起着主导作用。课堂上,教师沿用“词汇讲解+翻译”的传统教学方法,老师费力地翻译并讲解学生们耳熟能详的专业知识,学生们索然无趣的跟着看书上那些超长的单词和句子。一次课下来,老师讲的费力,学生也仅只是认识了些单词,看懂了几句话。师生之间缺乏互动,难以满足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技能的培养。所以,这样的教学模式、方法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违背了后续课程的设置初衷。

三、普通工科院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学应解决的问题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开展是新世纪大学英语改革的发展潮流,建设基于本校学生发展需求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及后续课程体系,实现转型期后续课程的健康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笔者认为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一)基于需求分析,创建“通识教育+需求”的模式。设置后续课程的重要考量标准之一,就是要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夏纪梅指出,课程设置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求了解学生的需求、兴趣、能力、知识水平。处于提高阶段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学,如果能基于学生学习需求,设置不同类型的课程,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满足社会对英语教学的要求。那么这样的英语课程才能真正做到符合社会的需求,满足学生需要。朱建新等曾对同类型的应用型工科类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做过调查,有很多学生表示在基础阶段学习结束后会继续选择学习英语。但他们的需求不尽相同:有的同学是为了将来求职,有的同学是为了通过考研,还有的同学出于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并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的需求。可见,对于后续课程,大学生们的学习需求还是以英语语言知识学习、应用技能学习和跨文化交际为主,与《教学要求》提出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基本吻合。因此,针对普通工科院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体系,我们应基于学生需求,确立“通识教育+需求”的模式。围绕大学英语这一核心通识课程,构建以学生需求为目标的后续课程。即以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类、文化素养类、专门用途英语类为主的三大类型课程。也就是说,要进一步加强学生英语基础。同时,以学生的自我发展需求为基础,注意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从而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

(二)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做好准备。对于基础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忽视了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后续课程教学则是对基础阶段学习的补充和完善,对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切实领会要求的宗旨,充分认识到后续课程的重要性,。即后续课程教学同样也要以学生为中心,要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所以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转变观念,不断学习和培训去适应学生及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刘润清早就预料,“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将走向专门用途英语。当前,中学生英语水平普遍提高。如果大学还教普通英语,老师们就难以混下去了。但是只要老师们的英语好,也能够开出一门专业课。老师们也将会有自己的专业方向,做到在语境中教语言,也就不会担心没有学生喜欢自己的课”。[4]

(三)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教学模式。普通工科院校后续课程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学生和社会对教育的高期待,要求我们紧跟时代步伐。抓住各类后续课程的特点,去探索和创新适合本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基于学习内容,而不是语言学习本身,来教授专门用途英语类语言文化类、专门用途英语类等课程。单一的翻译法,会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有直接影响。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大学英语前期的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后续课程应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育技术。整合运用一系列的教学法,如:任务合作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结语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这一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后大学英语改革的发展方向。通过不断完善后续课程设置,才能实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要求。在目前的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确立明确的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紧密结合普通工科院校的自身实际,不断探索,就能够切实有效地开展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学,实现普通工科院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学健康发展的趋势。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

[3]蔡基刚.ESP教学定位和课程设置[R].中国ESP研究高端论谈,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b.

[4]刘润清.论一堂课的五个境界[J].外研之声,2010(2):10-15.

★本文系盐城工学院2014年校级科研项目“地方应用型工科院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7)

猜你喜欢

工科英语课程英语教学
87年工科“学霸”成都追梦记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