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金色笔记》中的文学表现形式
2015-10-27姜楠
姜 楠
上海政法学院外语学院
1962年,英国知名女作家多丽斯·莱辛的长篇小说《金色笔记》正式出版了。这部以其洋洋百余万字、写作方式独特、出版后四十余年一直被业内外读者所关注和议论的巨著,越来越彰显出其重大的价值,并且终于在2007年荣登诺贝尔文学奖之宝座。著名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曾经这样评价莱辛说:“是我们时代的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即使她不具有这个时代的风格,也具有一种时代的精神。”[1]的确,在5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莱辛始终致力于对时代和生活的探索和思考中,她的作品十分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代人类的情感、思想和对文化追求上的变化。如莱辛自己所说“最使我感兴趣的是我们的思想是如何变化的,我们认识现实的方式是如何变化的”[2]。作为一位作家,莱辛认为,必须深刻意识到作家本人对所有读者乃至大众所负担的责任和影响力,这便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莱辛把对生活和命运的探索和忧虑以及对未来的疑惑等都以文学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此形式告知大众。
《金色笔记》是奠定莱辛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声望的一部作品,也是充分展现莱辛个人创作思想和理念的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莱辛对于社会、政治、人类生存危机、妇女生存状态等问题进行了提问和思考。除此之外,莱辛在作品中,探索了一种与传统意义上的小说不同的表现手法,从而形成了文学创作的新风格和新形式
一、质朴的语言出奇制胜
如果手捧莎士比亚、弥尔顿等大师的文学作品读上几行,内心自然会升腾一种厚重的感觉。但是,读了《金色笔记》之后,仿佛很难体味出这样的感觉。然而从语言方面看,小说似乎显得很平淡,几乎见不到精美华丽之词,也见不到振聋发聩的警句。近乎美术中,国画用到的“白描”,即完全用线条来表现物体,简洁朴素、概括明确。“白描”用于文学上,则是用最精炼的文字,不加任何渲染和铺垫的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作者很少用到形容词、副词,表达中多为简单句的框架,大多使用没有情感色彩的中性词,作品中的对话就如同日常生活中展现的样子,用最淳朴、最原始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文学上常用的修饰和渲染在作品中丝毫没有体现。
莱辛在《金色笔记》中所使用的语言则多为日常用语,浅显易懂而且简洁明快。很多地方描写的使用的是最最简洁质朴的对话,这样既摒弃了古典写作方式中的长篇大论,又给予作品以立体感。另外,在作品中使用了省略,则起到了给读者空间,调动了读者想象力的作用。作者在讲述中,用平实而客观的语气进行忠实的记录,然而记录中含蓄地体现着对世事沧桑的洞悉与察觉,用一种深沉的方式展示着笔下任务无法言说的苦痛。在《黑色笔记》的开头,写道:黑色,黑,它太黑了,他是黑的。以及在“笔记”各种符号的使用,甚至是乱涂乱画,或者有些故事还没有叙述完整便戛然而止,甚至是只言片语。尤为突出的是《蓝色笔记》,以剪报的形式记叙了50年代广岛原子弹、美苏冷战、麦卡锡主义、苏共二十大等许多历史事件。各种新闻剪报凌乱无序、貌似相互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这种只言片语形式的表达使评论家们无法把小说归为任何一种文学体裁,而只能简单的称之为文本而已。这一特点似乎成为某些大家的不屑之致,然而正是因为这一特征,使这部小说也许会与最基层的人民大众更加贴近,也许会成为人民大众最亲切的朋友。莱辛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明了化。这些片段式的言语并不是因为作者莱辛的语言功底薄弱,而完全是为作品的终极目标服务的,片段式的思绪反映了主人公的意识流和迷乱、无方向的灵魂。在莱辛看来,因为使用简洁明快质朴的,甚至是片段性的语言,而不按传统的叙事方式阐述主题,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自从《金色笔记》问世后的40余年间,其销量、受各界人士的关注程度,以及读者的普及率不能不说明作者的目的达到了。读者从富有创造性的写作形式中产生了创意性的理解,精神境界为之拓宽,获得到一种新的快乐。
二、独特的结构引人注目
莱辛在《金色笔记》中,没有遵照古典主义小说的结构那样去设计结构,她打破了“铺垫——发展——高潮——结局”的这样一种线性传统叙述模式,将小说按照时间和空间进行了立体分割。
《金色笔记》这部长篇巨著虽然贯穿着一个主题思想——女性自由,但却被分割成为了五个部分,而每部分之间依次插入黑、红、黄、蓝四种笔记,以及第五部分的“金色笔记”,这一标题也构成了该著作的名称——《金色笔记》。通过对著作结构的研究,我们发现如果把黑、红、黄、蓝、金五种笔记作为“纬”,“自由女性”作为“经”,几乎可以把小说编织成一张井然有序的网。而全书的内容就被罩在这张网之中,阐述了几十年的不同经历和不同感受。比如,黑色笔记描写的是主人公作家安娜在非洲的一些生活经历,涉及了西方殖民主义和当地种族主义等问题;红色笔记则描写的是安娜政治观点的转变变,记述了她对斯大林赤色主义由崇拜到困惑,再到幻灭的全部思索过程;黄色笔记是主人公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线索而创作的一个爱情故事,命名为“第三者的影子”;蓝色笔记是主人公的日记,记述了自己思索轨迹,其中有相当的一部分章节摘录于一些报刊上的新闻时事报道内容;金色笔记则是对主人公人生最后的一个总结。最后一部分“自由女性”使用的是第三人称,是根据金色笔记所提供的线索,表达了主人公安娜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思考。
初读起来,小说从表面上看,似乎支离破碎,并不非常明显地体现出一个连贯完整的故事线索,很难激起读者手不释卷的强烈欲望。看上去,这部小说简直就如同未经过加工的一堆文字资料的堆砌,显得非常零乱。同时,结构上的独特和内容上的庞杂都给读者带来了混乱的感觉。这正是《金色笔记》在完成后若干年中倍受争议的地方,甚至很多人认为这部作品不能算得上是一步真正的经典小说。然而几经认真思索,却发现小说的这种看似奇怪的布局结果正是作者有意编排的,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这种看似杂乱无章的秩序也正是作者独出心裁所制造出来的。由于小说的独特结构,笔者认为可能起到不同凡响的作用,能够抓住读者们的好奇心理,会引起读者的特别关注,甚至可能会招致读者用敏锐的、批评的眼光去翻阅、去品味、去思忖、去咀嚼和去交流,从而在客观上,使小说进一步扩大了宣传和影响。正如作者莱辛写给出版商的一封信中,对自己的小说曾这样评价道:“《金色笔记》是一次突破形式的尝试,一次突破某些意识观念并试图超载的尝试。”[2]她自己对小说的评价是:“这是一部结构高度严谨、布局非常认真的小说,这本书的关键就在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3]
三、深刻的文学寓意发人深省
跨度近十年的五部笔记,被“自由女性”一根主线贯穿,这种布局首先给读者的印象是一个“乱”字,然而笔者认为,这种现象是作者莱辛巧妙地使用了影射文学手段,用文学艺术形式的“乱”来影射人类世界的“乱”,并由此引发人的精神世界的“乱”。
莱辛通过对报刊剪裁的形式,将当时世界范围内一些重大的历史时间粘贴在蓝色笔记当中,如日本广岛遭受原子弹轰炸后的悲惨景象的报道、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扩军备战的报道、美国国内盛行的麦卡锡主义的报道、苏共20大召开及对外界的影响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报道。通过粘贴这些报道来影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五十年代并不是一个和平与和谐的时期。
小说把各部分笔记分别赋予黑色、红色、黄色和蓝色,象征着大千世界的多人种、多民族和多思潮现象。作者使用这些差别明显的颜色,暗喻着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共产主义以及资本主义各种不同的理念。实际上,作者把自己的主要经历也通过各种颜色体现了出来,透视着本人对重大事物的一些认识,甚至转变、演化的过程。例如,莱新曾经到过非洲进行考察,并亲眼目睹了黑人的生活;另外她以英国为背景阐述了故事的情节,但又自然流畅地联系到美国、法国、苏联、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和古巴等好多国家的事件。她还曾经参加过共产党组织,信仰过马克思主义;情感领域中遭受过挫折,精神世界滑落到崩溃的边缘等等。这样的表现,实际上影射了作者对人类世界的关心。作者的视野是广阔的,胸怀是博大的,因而,作者的勇气和胆量是令人钦佩和值得赞赏的。从这个角度分析,这部小说超载了其前辈的经典之作,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文学。
总之,《金色笔记》是多丽斯·莱辛呕心沥血的精心之作,是经过历史的孕育、处心策划,密切联系现实且寓意深刻的一部伟大佳作,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当之无愧。
[1]Harold Bloom.Introduction[A].Harold Bloom ed.Doris Lessing[C].New York:Chelsea House Publishers,1986:7.
[2]Doris Lessing,Critical Studies,ed.Pratt and L.S.Dembo,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74:20.
[3]Counterpoint,ed.Roy Newquist,Chicago:Rand Mcnally,1964:418.
[4]多丽斯·莱辛,陈才宇,刘新民,译.金色笔记[M].南京:译林出版社.
[5]侯维瑞,英国杰出女作家多丽斯·莱辛[J].译林,1998(2):194.
[6]E.M.小说面面观[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7]孙宗白,真诚的女作家多丽斯·莱辛[J].外国文学研究,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