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行走”在语文课堂上
2015-10-27郭美亮
郭美亮
在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上,高中语文老师在高考成绩的压力下,已经习惯于开足马力,把每一节高中语文课都变成了考前复习、试卷分析与讲评,功利性实在太强。我们学习语文除了应付考试,还应该让学生能在课堂上驻足凝思,让他们在这泛黄的纸页间,在模糊中的文字里,在经典的文本里倾听自然的天籁之声,倾听先贤的哲思玄想;和他们去探寻一个个时代的背影,用先贤的智慧来成就学生们的思想,来润泽他们的心灵。在课堂上,在老师的引领下,他们收获着作者的思想,感染着作品的魅力,从而他们的灵魂变得丰满而轻盈,他们的人格变得健康而美丽。
在学完苏轼的《赤壁赋》后,让学生收获属于苏轼的特有的成熟。这种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刺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这种成熟是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习这种成熟,渐渐拥有这种成熟。学生们成熟了,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就会少走弯路,就会缩短走向成功的时间。
在学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后,启示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因为在当今商品经济社会里,世俗的砂轮把我们的情感世界打磨得渐渐粗疏、冷漠,我们需要这一类清新、纯真的文字来洗涤我们的灵魂,从而使我们学会感动,让生活充满激情。
在学完《套中人》后,告诫学生,人离不开套子,但也不能完全愚昧无知地被套子套住,人应该有理想,要敢于怀疑,善于反思,跳出洞穴,破除迷信、盲从、奴性思想,改变陈旧的思维模式,形成开放的眼光和主体意识。总而言之,人生受规矩约束,但不能作茧自缚。
在学完《我不是个好儿子》后,让学生懂得孝心无价,及时行孝,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要让人生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正如毕淑敏所说的,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
在学完《致橡树》后,让学生懂得爱是无私、爱是奉献,但爱更有自尊、更应平等。对中学生而言,爱还有等待。“面对心仪的那一棵橡树或木棉,我们应该思考,这棵树是否已长成大树,是否已拥有铜枝铁干或红硕的花朵,是否能够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是否已深深扎根于足下的土地?”通过这篇文章让学生拥有正确的爱情观。
在学完《最后的常春藤叶》后,让学生明白在狰狞的死神面前,信念往往比名药更有效,而这信念常常来源于深沉的博爱。信念是生命赖以延续的坚强支柱。启示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不管面对什么困难、挫折,永远不要放弃,坚持,一直坚持下去,总能看见风雨后灿烂的阳光。
引领学生“行走”在语文课堂上,不但让他们汲取作品中的营养,收获着文本的思想,而且还应调节着自己的情绪,成熟着自己的心智,从而营造自己的心灵家园。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顺心、不如意,甚至悲观失望的时候,这时候怎么办?朱自清选择了荷塘,透过《荷塘月色》,我们触及到了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对于生命的不懈追求——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心灵家园。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永远是一个美丽的梦想,也许我们无法彻底摆脱现实的牵绊,但我们的心灵可以如朱自清一样走进自然的怀抱,暂时抛开世俗,去寻得暂时的宁静和解脱,满怀信心地去奋斗。
语文老师引领学生行走在语文课堂上,如行山阳道上,其间有花香,有翠烟袅袅,有蓑笠翁垂钓,有田间农事新,有灶台羹肴熟,有丽词佳句的华章,有童心真情,有千古文人忠义胆,有万载英烈卫国魂。在这样的行走中,应引领学生与过去相遇,与当下相逢,观天地日月,感人间沧桑,看慈母穿针引线,听老师殷殷教导诲人不倦。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通过我们的课堂行走,历史的面目、先贤的容颜、文字的要义、文化的真谛,终于在我们的课堂中生动起来。孩子们受当下浮躁的心,也终于在课堂上沉稳安静下来。在经典的文学中安静下来,最爱暮鼓,冬去春来,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希望我们在这般固执的坚守中,守望着语文田园,在语文课堂执着语文的执着,在时代激荡沧桑巨变之外传承信念与常识。
教育最难得到的就是要“褒”这样一份细心、耐心、平常心。在语文课堂上尽可能地让孩子们与一种葱茏的生命相遇,让淡的美丽投影到孩子们的心田。真的希望我们语文老师保持好心态,一切只需支持,静等花开,静待心灵慢慢壮大。记不得谁说过,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所以唤醒就需要润物细无声,教育是慢的艺术,语文更是如此。
“引领”学生行走在课堂上,走在师生共享激荡智慧之光的课堂,走在叩响情弦、唤醒沉睡灵魂的课堂。在课堂开放、争鸣的同时,我们总还得坚持一些什么,放弃一些什么,但要记住,教师应始终做一个“引领者”。让我们的课堂时而响彻着教师沉静而有力的独白,时而激荡着学生清脆激越的声音。
(作者单位:山西省河津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