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剪纸艺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功用与开展方式
2015-10-27韩华
韩华
剪纸艺术是一种在中国民间非常流行的传统艺术,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基本的审美观念,同时剪纸也是一种综合的艺术,有利于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把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引入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仅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而且使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通过幼儿的小手得到传扬和发展。
一、幼儿园开展民间剪纸艺术教育教学的功用
“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旋律,民间剪纸艺术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剪纸活动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由于它制作简单方便,易于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有助于开发智力,受到幼儿园教师与小朋友的喜爱。剪纸活动不仅发展了幼儿手指的灵活性,而且使幼儿在智力上得到启迪,在艺术上得到熏陶。
首先,剪纸可以培养幼儿的方位空间感知能力。剪纸的第一步是折,第二步是画,第三步是剪。人的空间感觉主要来源于左脑的功能,在各种感觉作用中,空间方位感觉与学习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幼儿学剪纸有助于发展他们的空间方位知觉。幼儿在学习如何折的时候,要学习是先折左边还是右边,是从上往下还是从下往上等,剪的时候,幼儿必须转动手中的纸,否则就剪不下来,在不断的摆摆弄弄中,幼儿体验着各种感觉,也就锻炼了方位感知能力。
其次,可以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孩子面对自己已完成的剪纸作品,往往会带着成就感去欣赏,同时在欣赏的过程中,还会产生丰富的想象,还会根据自己的想象,添加一些新的内容,并与同伴相互欣赏对方的作品,交流和探讨,而且大部分孩子会认为自己的作品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
最后,剪纸可以锻炼孩子身体的协调能力。剪纸过程中要求眼准手稳,左手拿着纸转、右手拿着剪刀剪,要让纸和剪刀协调地转起来。在剪的过程中要求孩子眼“看”和手“动”的频率保持一致,才能灵活自如地剪裁。这样一来,可以训练孩子们手、眼、脑协调并用的能力,发展孩子手指肌肉的灵活性,让幼儿的小肌肉群得以健康发展。
二、幼儿园开展民间剪纸艺术教育教学的方法
幼儿园开展剪纸艺术教育教学,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一般在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方法是示范讲解法,它比较直观,能够教会幼儿剪某件物体的技能,但这种方法比较呆板,不能激发幼儿学习剪纸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采取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
一是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方向。尽管剪纸艺术的工具简单,操作方便,但它却是集手工、工艺、绘画于一体的造型形式,所以要达到培养儿童想象力及创造力的目的,就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把握好一个教学方向,这就要求不仅要培养幼儿对剪纸艺术的兴趣,同时还要注重行为兴趣的养成,并在教学活动中,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幼儿逐步接受剪纸艺术的熏陶。只有不断地进行教学探索和课堂实践,才能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是培养剪纸兴趣,激发创作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孩子的剪纸技巧获得发展,重要的是要激发孩子们对剪纸活动的兴趣。在剪纸教学活动中,可以把剪纸技巧编成儿歌等,让幼儿在朗朗上口的儿歌声中,慢慢掌握剪纸的技巧,同时也掌握了正确使用剪刀的方法。同时,教师要经常在幼儿面前演示自己娴熟的剪纸技能,幼儿看到老师把一张张彩色的纸剪成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植物、建筑等,使幼儿对这种神奇的变化充满积极的兴趣。
三是创设情境教学,开展互动交流。新《纲要》强调“寓教育于生活之中”。要通过创设游戏的教学情境来调动幼儿学习剪纸的积极性。教师要努力为幼儿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使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引发相应的情感和态度,提高幼儿的剪纸激情与兴趣,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使幼儿的剪纸能力得到发展,在游戏中体验剪纸的乐趣。这样很自然地让幼儿在玩中学,玩中提高,在互动交流中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真正发挥幼儿的独创性与积极性,从而创作出更好的剪纸作品。
四是注重课堂教学,坚持课外体验。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只要在课堂以外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剪纸的素材和题材。比如春天来了,带领孩子到大自然中,从观察柳树发芽,燕子飞来等,感受春天的气息,面对真实的场景,也激起幼儿想要创作剪纸作品的积极态度。因此,在课堂以外,让幼儿亲自体验,从而逐渐形成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五是展示剪纸作品,体验成功喜悦。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为幼儿营造一个具有浓郁剪纸艺术氛围的环境,让幼儿体现到美的视觉感受,引发幼儿对美的向往。例如,可以用幼儿的剪纸作品装饰教室,美化环境,在经常过往的楼道布设展板,展示幼儿的剪纸作品,让幼儿天天看到自己的作品,激发幼儿对剪纸的兴趣,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培养其对美的感受力。
当然,尽管幼儿的作品还显稚嫩,还不那么美,但一句话,只要孩子“剪出新意,画出精彩”,那就是成功,就是美的作品。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育新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