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2015-10-27陆峰
陆峰
长期以来,数学教育中存在教学与实际相脱节的弊端,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却不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为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倡导“创设问题情境”。《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以教材为主要内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创建或模拟一个探索数学知识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数学家从已知到未知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愿望,促进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情境,能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学中创设合理的情境无疑成为当今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教学一线虽然也涌现了大量成功案例,但同时有不少问题也凸现出来: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符合,尤其对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考虑不够;情境与教学内容脱节;情境问题难度不当;情境的教学价值不能得以充分发挥。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具体谈一谈创设科学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新知识的过程,而是在自身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相互作用过程中完成的。所以,创设情境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选取素材,以便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地同化新知识。
在此特别应指出的是,农村地区学生的生活经历、日常要求等均与城市学生存在差别,这就要求广大农村教师充分发挥主体性与创造性,以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参考,从农村生活、生产中寻找素材,并进行充分地挖掘,努力创设符合农村学生生活经验的问题情境,如利用粮食产量变化趋势、水源最佳利用途径、种子发芽率等方面的材料创设情境。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时就应尽量避免出现城市气息较浓的经营利润、股市行情、个人所得税等方面的问题。只有从学生的现实经验出发,他们才能对问题情境产生一种真实感、亲切感,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应紧扣教学目标,且情境应隐含一定数学思想
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总是要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因此教师应考虑所创设的情境能否为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提供支持。教师应首先明确:创设某一情境的意图是什么?情境与教学目标相关吗?情境与所学数学知识之间能否建立有效的联系,以及如何通过这种联系让学生体会并掌握新知识。若不认真考虑情境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则创设的情境可能不适合数学教学内容。根据笔者这几年所接触到的一些情境来看,那些贴标签式的、主观生造与实际相悖的情境设计不是数学课堂需要的。其实,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过分强调创设情境,以现实背景为素材的情境设置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因为数学学科本身具有概括性与系统性特点,有的内容找不到合适的情境就不必牵强附会,完全可以开门见山地引入或者由旧知引入新知。
三、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注意难度适当
创设问题情境应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即解决情境中问题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与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要有一定距离,这样情境才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学生的情绪和思维。如果问题情境中隐含的问题过于简单,则问题对学生缺乏挑战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若问题过于复杂,远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当时的认知水平,则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他们产生探究情境中问题的心向。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有一定的难度,但同时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或与同伴的合作互助又能够解决情境中的问题。
四、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应以操作情境为主要情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而这种发现又是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获取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探求新知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思维材料,将静态的知识结论变为动态的探求对象,让学生付出一定的智力代价,全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新知的探究,在这种探究过程中体验情感,激发学生的联想和创意。
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以境导学,以境促学。好的情境创设可以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的教师变得更有活力;让我们的学生兴趣激昂地掌握知识。当然在情境创设中,我们还要注意形式上的多样性和新异性;内容上的生动性和科学性;方法上的启发性和挑战性;活动上的现实性和可行性。同时也要避免只是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新奇而忽略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的倾向,要注意情境创设的实效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情境教学只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教学模式,对于一些无法给出情境的数学概念,不要牵强,提出的问题情境应做到真实可信,谨防走向问题的反面,教师只有以学科知识创设情境、以情感来掌握知识,多总结生活经验、教学实践经验和不断地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有更多的灵感,才能创设出更好的教学情境,服务于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目标,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试验区木咱镇木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