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2015-10-27徐塑雅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5年10期
关键词:定式解题技巧审题

徐塑雅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人类支撑自己从生物堆里拔地而起,不仅仅是人类特有的脊柱,更是人类特有的思维。《世界史纲》的作者韦尔斯也曾经说:“整个人类的历史基本上就是一部思想(思维)的历史。”思维的作用可见一斑。从教育教学角度来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充分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综合,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激发创新思维、提升思维品质。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讲评课中的体会谈一点粗浅认识。

一、反思解题思路,克服思维定式

所谓思维定式是指人们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等。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一旦受了错误定式的影响,其影响力就根深蒂固,只有用科学的方法才能矫正。比如,学生在审题时对题目涉及的概念不作深入分析和思考,这种缺少分析和综合的错误思维定式成为学生成长的绊脚石。又如,笔者曾对学生反复强调做题要“沉下”,强调了一个学期仍收效甚微。其后,笔者采用让学生反思解题思路克服错误思维定式的方法。试卷讲评课时,笔者将学生中有代表性的错误答案用实物投影仪投影,让学生思考所展示的答案错误所在,然后再经历一个重要环节——让答案的主人展示自己答案所经历的思考过程,展示解题的路线、方式、程序、模式等,并让其他学生对这一思考过程进行点评,然后围绕“如何审题”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之间正面交锋、充分辩论,最后教师补充并总结。

在学生展示自己答案所经历的“过程”及其他学生对这一“过程”进行点评时,坚持“引导”和“反思”的原则:一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答案如何而来的角度以及同学间点评时双方的交锋点,教师要有引导,以免学生作偏离主题的角度分析或学生间作毫无意义的交锋辩论。教师要引导学生审题,分析出题者的意图,比较不同设问的差异,排除错误定式的影响等。二是学生要反思。包括三次反思,第一次是通过回忆自己答题历程,反思做题的一般步骤和规律。第二次是与同学辩论时反思自己在答题技巧或对知识理解方面的不足。第三次是在订正错题时,学生除完成正确答案还要思考“自己如何才能避免类似错误”。

二、参与创题和变题,激发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一种能够发现新知识,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智慧和能力。它不但能够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各种事物的内在联系,而且可以产生新颖、独特的见解和想法,是主动地、独创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过程。

教师在讲评试题的过程中,不能就题讲题,应该引导学生变题和创题,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审题和解题的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揭示问题本质,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引导学生创、变题时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针对性原则,习题讲评课通常有新课练习讲评课、题型专题讲评课和复习课练习讲评课等,不同的教学目的要求创、变题服务的对象也应不同。例如,对新课练习创、变题应侧重服务于本节课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题型专题创、变题应侧重于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区别与联系;复习课练习讲评课要注意知识点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二是适度性原则,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三是参与性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变题,才能更好地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归纳解题技巧,提升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指个体在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如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独立性与批判性、灵活性与敏捷性等。

学生做习题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包括思维在内的各种能力,为此做完习题之后的归纳和总结很有必要。但笔者反对教师把自己归纳好的解题技巧直接给学生,因为学生不亲自经历总结解题经验和技巧的过程,仅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对知识和技巧理解得不透,学习兴趣不高,也无法应对考试中的一系列变化,更谈不上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在学生归纳总结解题技巧和经验时,教师可以在方法方面加以引导,如引导学生对多份练习的错题归类总结:(1)在知识方面,引导学生根据高中政治的四个必修模块分别归纳题目中涉及哪些概念、原理等基础知识,对哪些知识理解不够,如何应用这些知识。(2)在方法方面:主观题和客观题各类题型如何入手,本题用到了哪些解题方法、技巧,自己是否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3)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如注意程度、情绪倾向和意志毅力等。

学生在整理答案及总结解题经验和技巧的过程中要坚持开放性原则。由于个体差异,学生会根据自认为的体系去整理技巧,结果每个学生的答案可能不一样,却都有一定道理。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教师不一定非要把自己的答案作为唯一参考答案展示,而是让有普遍代表性、无明显错误的学生答案共同展示出来,让其他学生自己从中挑选。如此一来,对于被展示答案的学生,因答案被展示带来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推动他们今后更加积极主动地反思答案,归纳解题技巧,从而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对于选择他人答案的学生,面对多种答案进行选择,必然要进行思考,也有利于他们思维品质的提升。

(作者单位:浙江省常山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定式解题技巧审题
圆锥曲线的解题技巧知多少
Debate breaks the mindset 辩论打破思维定式
“三招”学会审题
解数学题要克服思维定式
初中记叙文阅读解题技巧探讨
随机线性互补问题的无约束优化再定式
突破思维定式,强化解题方法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