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人文导学案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2015-10-27梁水桥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课改开发

梁水桥

摘 要:“精心编写”和“巧妙使用”的人文导学案能够辅助农村英语老师立足学情处理教材,适当降低难度,开发和使用校本课程资源,激扬中下层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全班学习英语的参与度;让农村初中学生学得轻松有效,逐渐养成“课前自主预习、合作学习和课堂展现”的习惯。人文导学案是优化农村英语教与学的得力助手。

关键词:降难;开发;课改;激扬;人文导学案

城乡英语教育差距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农村小学英语师资相对匮乏,学生升到初中,没信心学习。没信心学好外研版英语教材,谈何学习效果?

笔者认为要想更多学生树立学英语的信心,减少厌学弃学的“学困生”,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初中英语教师必须努力学习《课程标准》(2011版),适当处理初中教材,探究式地开发适合学情的校本课程资源,并以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改革实践。而这一切的努力都需要载体辅助。笔者认为具有“精心编写”和“巧妙使用”这两大亮点的人文导学案正是合适的载体,能有效地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效率。它主要有以下四大优点:

一、便于立足学情,降低难度

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不少模块里“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活动任务”未能“立足于基础偏差的学生内化知识与技能的需要”,难以把握好任务难度的梯度。如B2,M1,U2是阅读写作课型,教材里的阅读任务是用词汇填空和阅读并回答四个特殊疑问句。笔者认为这两个任务不利于农村初一学生进行阅读课学习。

针对教材的不足,笔者设计的这一单元的人文导学案里准备了以下阅读任务:(1)Brain storm:Say what you want to say about the New York City Lost and Found Office.(说一词、一句都行)→(2)Fast reading: Read the passage fast, then choose the main idea of the each paragraph:…→(3)Careful reading.(见书中要求回答的四个特殊疑问句)→(4)Third reading: Free Talk in the group.每人就下面某一话题在小组内发言。表达时可以照搬课文的词句,也可以自由发挥,词数不限,但要脱稿。由此可见,人文导学案能够辅助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学情处理教材,适当降低难度,“培养本校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活动任务”,能够让农村初中学生学得轻松、高效。

二、便于突显校本,开发资源

开发适用的校本教材,可以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更有效地实施英语教学。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比较实用的校本课程资源很多,如英语老师结合教学经验提炼出的语音、语法学习资料;有实效的、贴近学生生活和兴趣点设计的各种课型的“导入话题”的问句;简单的跨文化知识;易于被学生喜用的英语名人名言;往届学生富有创意或贴近生活的、值得借鉴的作业材料……但教师怎样全面开发和使用校本教材,让同行共享资源?

人文导学案能给校本课程资源提供一个加工作坊,方便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使用与共享。它是由英语教师共同编写出来,供学生自主预习、探究和复习的纸质学习资料。编写的老师会别具匠心地将“根据地域教学特点、普遍学生学英语的瓶颈和知识困惑等情况开发的”校本资源巧妙地分布在不同的导学案上,让导学案承载优质的校本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提高学习效果。

三、利于实施课改,培养习惯

人文导学案秉承新课程理念,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载体,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升华其情感、提高其人文素养,养成学生“自主预习,讲究学习策略”等好习惯的助手。它旨在帮助学生养成更多学习英语的好习惯,更好地为教师践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和“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模式。

例如,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课前科学预习单词的习惯,人文导学案遵循“课前预习,课上展示”的原则,从以下两方面努力:(1)新授课第一课时的每份导学案都设计了引领学生先独学后组学新单词的预习作业,而且循序渐进、系统地附加“发音、拼写、记义和巧用”四大方面的学法指导。(2)在上述新授课第一课时的课堂上,教师会安排时间让小组和个人拼读新词汇,展示劳动果实,感受努力的喜悦。一段时间下来,人文导学案的精心编写与课堂激活让学生逐渐养成了“课前自主预习、合作学习和课堂展现”的习惯,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

四、利于增强信心,激扬生命

针对“农村学生课后比较少接触到英语,对课堂上不断更新变化的英语指令语陌生、听不懂,导致课堂反应迟钝”的状况,人文导学案在每个单元的课前活动栏里都设计了“知悉陌生的课堂用语(附有中文意思和个别单词的音标)”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课堂有信心听懂老师的指令,同时保证了老师更顺利地用英语组织教学。

一般来说,满堂灌的老师习惯抛出问题就要求学生立即回答。结果常常优生说出了答案,中下层生还没有反应过来,只有做听众的份。长期下来,老师的这种做法如一盆冷水把中下层生的学习信心和热情浇灭了。鉴于此,人文导学案印制了听力课和阅读课头脑风暴活动话题、口语话题及一些适用的参考词汇,还有习题讲评课的分工与合作安排等,并至少提前一天下发给学生预习准备。有了课前的热身,优秀生少了几分急躁,增强了“三思而后行”的意识;中下层生多了几分信心,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参与度,学习氛围浓。

综上所述,人文导学案帮助农村英语教师解决了四大难题——优化学材、开发和使用校本资源、实施课改和激扬中下层生。如果我们农村初中英语老师能珍视人文导学案的闪亮点,认真编写,慎重使用,准能使它的光彩照亮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之路,让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王娜.初中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探究.青年科学:教师版,2013(03).

3.郑干明.浅议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英语组织教学.新课程:教师版,2011(1).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浮中学)

猜你喜欢

课改开发
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商务活动策划与组织》项目化课改研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