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与初一数学教学的衔接
2015-10-27李德向
李德向
学生在小学数学中学习的是一些直观、简单、通俗的基础知识,比起升入初一后将要学习的代数、几何知识来,在知识的抽象性、难易性、严密性上都将面临巨大的飞跃。小学生升入初中后,一部分学生学习上很快出现两极分化。因此解决好小学与初一教学的衔接,不仅有利于学生顺利地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而且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新课标的角色,对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造成初一学生过早地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
1.学生对老师教学方法不适应
小学生在记忆和思维上具有以机械记忆和直观形象为主的特点,老师一般采用直观形象教学,讲解多次反复,详尽细致。到初一后,由于学科内容的增加和学习内容本身的抽象,老师教学进度较快,课堂教学知识容量大,因此老师在课堂上以点拨为主,需要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因此一些学习主动性不够强的就会掉队。
2.学生对老师管理方法不适应
小学生年龄小,依赖性强,老师采用的是“蹲班管理法”。进入初中后,老师在管理上变“蹲”为“带”,因此对学生来说失去了依靠,变得无所适从。
3.学习方法不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
小学生由于课程少,内容单一,反复训练,死记硬背大多能提高学习成绩。中学生则要求搞好预习、记好笔记及课后复习,自己归纳小结等多种方法的结合,有的学生往往停留在课堂学习这一环节,从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滑。
4.非智力因素障碍
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发动者”和“推动者”,它影响、调节甚至控制智力因素。初一学生因多种原因对数学虽有热情,但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很难统一,加上初一学生大多在13岁左右,由儿童期进入少年期,心理和生理发生骤变,容易出现二者不平衡。
二、中小学数学的衔接内容
从中小学数学体系可知,在小学已经完成了从具体数量抽象为表示数量的数字的第一次飞跃,在初一要完成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的第二次飞跃。小学数学与中学数学的分界线为:(1)从数的概念发展来说,到非负有理数为止。负数的引入,使得学生对原有的认识、原有的思想感到迷惑,诸如:被减数不小于减数;和一定大于任一加数;差一定小于或等于被减数等。事实相应地发展到:被减数可以小于减数;和可能小于任一加数;差可能大于被减数等。这些对初一学生来说,是一些认识上的飞跃。(2)从数的运算来说,到有理数的五则运算为止,学生不仅要计算绝对值,还要首先确定运算符号,这一点学生在刚开始时还不适应。其次,运算结果。在小学,一个算式的运算结果是唯一的,而在初中一个算式的运算结果却不一定唯一。(3)由数到式的抽象。代数式的运算,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问题。公式的理解、记忆及运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都比数的运算复杂。(4)从图形的认识来说,从小学学过的用数量表示图形的长度、面积等,只是数与形的表示与被表示的关系。而初一学习了数轴之后,数与点就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不同角度看物体,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具体途径
1.系统地研究小学数学的教学情况
了解小学数学的内容和知识体系,熟悉小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熟悉小学生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特点,复习有关的知识点。如复习整数与分数的混合运算,为有理数学习作准备;复习形体公式为代数式的学习作准备;复习应用题的算术解法,为代数解法作准备。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数学不感兴趣是学不好数学的,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学生升入初中后,由于新的学习内容、新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对自己抱有新的希望,暗下决心做好一名中学生,此时正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时机。
3.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数形结合
如从算术过渡到有理数的教学中,举出大量学生熟悉和具体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增加感性认识,再上升到理性认识,引出有理数的概念。
4.指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方法是影响学习优劣的三大因素之一。因此,指导学生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十分必要。对初一学生来说,教师要重视获取知识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消化课堂知识,主要掌握“三先”“三后”的学习方法。即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先思考后动笔。要求做到课前预习有数,带着问题专心听讲,弄清概念再做习题,解题方法力求简便,作业做错自行订正,持之以恒不间断。对于预习,老师可以列出提纲,便于学生抓住重点。
5.积极开展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数学教学的延伸,也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它不仅可以深化第一课堂知识,而且能拓宽学生思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陶冶情操,发展才智。具体可开展读书活动以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举行数学经验交流会,作业展览,数学园地,问题征解,智力竞赛,做好培优辅差工作,这些活动尽量做到与教学同步。
在初一数学教学中,既要注意中小学教材上的衔接,又要注意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的过渡;既要千方百计弥补旧知识缺漏,又要认真防止新知识缺漏;既要面向大多数,考虑大部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又要注意因材施教,不使优秀学生感到平淡无味、无所获益,并避免“学困生”赶不上队伍。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文正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