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微”媒体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2015-10-27周超谋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5年10期
关键词:名人公益微信

周超谋

“微”是近几年的一个热词,微博、微信、微公益、微视频、微话、微课程等,“微”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微”也同时成为现代课堂可以利用的一种手段。与传统的黑板、粉笔相比,现代媒体能超越时空的局限,显示出它的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在课堂教学中,它能与传统媒体形成互补,不仅给课堂注入了活力和能量,更为学生走向生活、接触社会、了解世界打开了一扇窗。

一、名人微博,共享与传递

微博是全新的社会化媒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博主,记录自己的生活,也可以分享别人的思想、经验,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传授和学习一些知识、技术,等等。正是基于这样的优点,微博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和接受,几乎所有社会名人都开通了微博。

众所周知,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立德树人,重点在于育人,其本源的意义应该是激发人的真善美。为了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也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育人功能,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和“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让生命之花绽放》中“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等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一些名人的微博,如企业界中的王石、潘石屹等。一是分享他们个人成长的故事,他们都是出生在普通家庭,通过自己的奋斗走向了成功,可以说他们的成长史就是一个个励志故事。二是分享他们为社会所做的贡献,因为他们都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像王石作为“壹基金”执委主席,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搭建公益平台,推动公益产业的发展;同时,向在各种灾难和突发事件中遭受创伤的人士提供尽可能的人道援助。潘石屹夫妇创办“美丽中国”这个项目,招募中国和美国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把他们输送到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学校,是为了实现“让所有中国孩子,无论出生在哪里,都能享受同等的优质教育”的愿景,潘石屹还为家乡苹果的推广以及国际残奥事业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关注和分享名人的微博,让学生能以名人为榜样,汲取成长的动力,提升自己的素养。

教师在推荐自己关注的这些对象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来推荐他们所关注的名人,比如男同学比较喜欢刘翔、姚明、李娜这些体育明星,而女同学比较喜欢偶像派的明星,如朗朗、李亚鹏等。这些人凭他们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为国家赢得了荣誉,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同时他们都能回馈社会,投身公益,为社会做出贡献。这些都是无声的正能量,能激励、鼓舞和影响学生,让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道路上受到更多的积极影响,也让良好的社会风气能够在学生身上得到传递。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而言,经常利用名人微博,既丰富了课堂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二、教师做博主,表率与引领

在分享名人微博的基础上,教师自己也做博主,叙述自己的教学经历,记录自己的课堂感受,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总结自己教学中的经验、成功的案例或者失败的教训,将这些内容与同行交流,从而能够共享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作为政治教师,也可以把一个国家或国际的重大事件,或者我国的重要会议,像每年的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通过微博或者微信的朋友圈,及时转发相关内容,既可以让关注教师的学生了解相关时事新闻,也可以让师生共同养成关注时事动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习惯。

“微课程”是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可以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或一节课内容的某一方面,也可以是课堂教学的某一个重点或难点,还可以是一个题目的解题思路等,做成一个PPT式微课程,或者一个讲课式微课程,发布在学校公共信息平台上,让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通过网络进行在线学习。一个微课程,几分钟时间,教师把思路、方法贯彻在里面,学生学习不受时间影响,甚至可以反复看,直到弄懂为止,所以通过这种学习方法,能有效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为进一步学习扫清障碍,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能使学生更加自信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学生参与,沟通与实践

初中学生对新事物充满浓厚的兴趣,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比较强。微博、微信因为形式自由,交流方式也是可私聊、可群聊,深受青年学生的喜爱。针对这样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微话题”,鼓励学生写博、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思。同时通过生生互动,学生之间能够发生思维碰撞,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挖掘学生潜能、唤起学生的内动力。

在微信迅速发展的今天,微信朋友圈的巨大信息正在引领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观念,通过分享朋友圈的一些内容,也可以发现微主的关注点和思想动态,教师成为学生的“微友”以后,可以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有时教师“点个赞”,其实就是对学生最大的肯定和鼓励,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心。今天的学生在被关注的同时,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九年级学生更是如此,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写心情故事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也可以通过微信提问来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提高学习的效率。

当然,使用微博、微信来辅助课堂教学也需要注意几个问题:其一,它们作为技术性的沟通方式,或可被课堂教学适当引用,但更适宜作为课堂的延伸。其二,它们固然可以提供正能量,但不注意引导也会使公众微博、微信的负能量影响学生,所以一定要正确引导,提高学生的自我辨别能力。其三,初中生自控能力还不够,而使用微博、微信都要借助于一定的通信工具,教师应该做出相应的规定,不然学生过度依赖就会玩物丧志。将先进的信息软硬件引入课堂教学,还要因地制宜。毕竟,形式上的创新,无法代替有内容、有内涵的课堂教学,应该做到两者有机的结合。

(作者单位:安徽省萧县祖楼镇刘其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名人公益微信
公益
公益
公益
名人摔跤后
公益
你不可不知的中外名人
名人書系列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