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015-10-27王宝兰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5年12期
关键词:生物进化辩论思路

王宝兰

发散思维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角度去设想的展开型思维策略。发散思维可以使人思维活跃,思维敏捷,办法多而新颖,能提出大量可供选择的方案、办法或建议,特别能提出一些别出心裁,完全出乎意料的新鲜见解,使问题奇迹般地得到解决。与现在的《课程标准》的改革相适应,使学生能够多思考、多培养独特的思维方法。本文仅就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做法。

一、精研教材,择点发散

真正行之有效的发散思维培养,不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灵光乍现”的即先之作,而应该是经过周密策划,精心筹备的既定教学内容。那么老师究竟需要做好哪些课前准备工作呢?我以为,关键是要精研教材,选择“可发散点”。何谓“可发散点”呢?是指教材中一些能够启发学生多元化想法问题,从理论上讲,一节教学内容中都客观存在着“可发散点”。但是,不同“点”的可挖掘深度不同,能够引起思维发散的广度不同,对于培养的意义和价值自然也就不同。我在课前设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节的思维发散培养时,曾有过两个思路:(1)直接以课本中的内容,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及意义;(2)通过平时的观察、对比,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及意义。两个相比,第二个比较好,可选择“进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为“可发散点”,启发学生:生物的进化离不开环境,从环境的变化中寻找生物进化的因素。

二、激发兴趣,启发思路

新《课程标准》强调:开展生物学知识的综合学习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激发兴趣于培养启动之前,启发思路于培养启动之初,是两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那么,教师应当运用什么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路?其实,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还是语言。培养启动前,教师要预先精心设计好自己的开场白,语言力求简练、独特,生动、幽默,努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讲《水和无机盐调节》这一节中,我的开场白是:口渴就喝水,越喝越渴,是这样吗?如果不是又怎样?一时间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陡增。对于这样的问题,有的同学认同,有的不认同。学生学习情绪高涨,为随后展开丰富的想象提供了理想的心理之力和情绪准备。在这一节中,我是这样点拨的:口渴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分析出原因,再提出解决的办法——补充水分,那么补充了水分,为什么更渴呢?这就要从无机盐平衡调节上去分析。这样,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

在培养训练过程中,尽管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但是毕竟由于年龄层次较低、生活阅历较浅、知识积累不够,所以许多分析不够严谨,缺乏科学性,甚至会得出相反的结论,这时教师要引导,如若只是旁观性地倾听,不点拨、不引导、不表态、不评价、不修正,显然是不行的。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不可随意打断学生的陈述,更不能含有丝毫的批评、责怪和挖苦,要充满爱心,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一种自由感,不致产生压抑感,充分体现教育的人性化特征。

三、梳理归纳,阐释规律

培养训练到了一定阶段,学生的思维发散达到了一个临界点,辩论通常会呈现出一种僵持的状态——思路难以有新的突破,单纯口舌之争的比重逐渐加大。这时,训练就需要暂时停摆,给学生一个缓冲思维、调理思路、整理观点的机会。在这一时段,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渐趋于平缓,情绪渐渐平静,开始进行更深刻的理性思考。此时的心理状态已由先前的迫切希望压倒对方的求胜欲望,慢慢地冷却为一种渴望看清事物本质的求知欲望。这时,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对此前的辩论进行梳理、归纳。这种梳理、归纳主要有三个任务:(1)梳理思路,归纳观点,合并归类,将辩论中活跃的几种主要思路和观点清晰、明朗地罗列在学生面前;(2)分析出一些曾经在辩论中循环出现的矛盾焦点,反馈给学生;(3)指出辩论时出现的一些明显的逻辑矛盾、知识漏洞和常识性错误,并带领学生共同予以矫正。

完成梳理、归纳之后,教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带领学生从具体的论题思考中超脱出来,站在总结规律的高度,向学生传授发散思维的普遍方法以及辩论的“实战技巧”。

四、二次发散,二次辩论

既然称之为“暂时停摆”,就意味着训练并未结束。在停摆期内,通过和老师一起进行梳理、归纳,学生缓冲了思维,整理了观点,思路更加清晰,思考更加理性,实际上又在大脑中高效率地完成了一个查漏补缺的新的思维发散过程。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真正的知识拥有者不再是只会接受知识和模仿技能的人,而是能够不断发现问题和创造新知的人。对于这种价值可观的发散思维训练,我们不仅要不断探索训练方法,更迫切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就是尽快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我们不能再把发散思维训练狭隘地视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附属环节,而应该把它独立分离出来。发散思维教学,给予它足够的时间、空间和重视,甚至尝试着将它更大比重、更新形式地纳入考试评估范畴。努力发挥各方面、各环节共同作用的合力,不断开辟研究领域,推进研究深度,逐步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学习融入生活,为更大程度地发挥它的功效而不断探索、不懈奋斗!

(作者单位: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生物进化辩论思路
不同思路解答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生物进化知识点引发的思考
例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学习要点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