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惠金融视角下商业银行信贷机制创新研究

2015-10-26庞晓飞

西部金融 2015年9期
关键词:小额信贷机制创新普惠金融

庞晓飞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将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本文以如何使更多人群获得小额贷款为研究目标,并通过引入资金总量限制和成本因素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普惠金融;小额信贷;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5(9)-0061-04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有力地推动着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中国当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城乡之间的金融关系是二元金融结构,同时资金趋利性也深化了城乡金融割裂。不仅是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滞后于城市的金融发展,而且中小城市的金融发展滞后于大城市的金融发展。因此,必须发展普惠金融体系,让所有人共享金融发展的成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将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新形势下,只有在借鉴以往国内外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普惠金融结合实际进行创新,才能实现普惠金融的远景目标使更多的人群接受到金融服务。

Lopéz C. & Rhyne E(2003)研究发现建立由商业银行参与的“服务公司”模式是一种理想的模式,因为服务公司的贷款和储蓄、转让等服务都记录在母行账簿上;Guillermo Ortiz(2013)——前墨西哥央行行长、现墨西哥北方银行董事长,他认为在推广普惠金融时,不宜照搬国际经验,需要根据本国国情,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加以调整;何广文(2010)认为普惠金融的概念源于小额信贷,小额信贷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普惠金融体系的建立速度,并通过政策指令和金融机制改变如今金融机构小额信贷的非自主行为;张海峰(2010)认为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各类金融机构的广泛参与,通过比较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业务方面的优劣,提出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要找准自身定位,选择合适途径以及控制风险;周孟亮(2010)认为传统小组联保模式在我国实施效果不佳,关于小组联保模式的理论研究也过于理想化,普惠金融概念的提出要求我国对小额信贷机制进行创新,建立一种使客户能够主动还款的机制;马九杰(2013)通过对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从供给和需求连个层面进行分析,提出了构建普惠农村金融体系的总体思路。

总结以往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普惠金融体制的建设和制度方面,但在普惠金融下商业银行小额信贷机制的改革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如何更多人群获得小额贷款为研究目标并通过引入资金总量限制和成本因素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渭南市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渭南市先后引进中信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西安银行4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组建富平东亚、韩城浦发、蒲城中银富登、合阳惠民4家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30余家,融资性担保机构14家,形成了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多层次有机结合的普惠金融体系。截至2015年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80.3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840.77亿元,分别较2012年6月末增长41.67%、37.45%。其中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小额信贷投放力度较大,6月末涉农贷款463.02亿元,较2012年6月末增长43.96%,增速较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加快6.51个百分点,占各项贷款的55.07%,占比较2012年6月末提升2.5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6.4亿元,较2012年6月末增长44.15%,增速较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加快6.7个百分点,占各项贷款的12.66%,占比较2012年6月末提升0.6个百分点。

目前,渭南市金融机构小额信贷发放主要模式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模式:以各类园区为切入点,根据园区政府的政策、监管和信息资源,结合园区内或园区外担保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的配套服务资源,即充分整合园区扶持政策、担保公司与风险投资基金等平台的风险缓释作用,制定业务方案批量开发园区内中小企业客户的一种业务模式。据统计,自2012年以来,工商银行、中信银行、邮储银行、信用社等机构已累计发放此类贷款30余亿元。

第二种模式:通过对有固定的经营场所,提供现货商品交易,主要从事批发、零售及其他相关服务交易市场的前期调研,针对特定交易市场及市场内客户的特点,制定适用该交易市场内中小企业客户整体金融服务方案进行批量开发的业务模式。如中信银行、长安银行推出的小微企业集群项目贷款,如对荣发建材市场的商户已累计发放贷款570笔2.53亿元。

第三种模式:通过搭建供应链核心企业平台,根据核心企业处于供应链的地位及其能够提供的风险缓释措施,批量拓展围绕核心企业开展业务的上下游中小企业,设计整体金融服务方案的业务模式,具体分为以买方为核心的业务模式和以卖方为核心的业务模式。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等银行机构推出的汽车金融业务,加强与畅销车型厂商及经销商的合作,为客户提供全链条综合金融方案。2012年以来,累计办理汽车消费贷款6300余笔6.48亿元。截至6月末汽车消费贷款余额1.23亿元。

第四种模式:金融机构与小微客户线下一次性签署贷款合同,明确在合同规定的额度和有效期内,客户通过银行卡(专门用于客户提取贷款)或者网银自助进行合同项下的提款和还款,在客户符合合同约定的提款条件下,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随借随还”功能的贷款业务。如农村信用社2008年推出“富秦家乐卡”业务,已累计发放贷款50余万笔110余亿元,截至2015年6月末贷款余额19.32亿元。

二、基于普惠金融下的我国商业银行小额信贷机制创新要求

普惠金融指使社会所有阶层或群体能够获得价格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的体系。因此它的创新就对小额信贷提出了两个基本要求:首先是要提高服务广度,服务于更多之前被金融体系排斥的人群;其次是要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保证小额信贷业务的服务目标不偏移。因此在推进小额信贷业务时,既要考虑客户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覆盖面这一政策目标,也要考虑商业银行的交易成本因素,确保商业银行可能而且愿意开展小额信贷业务。下面以商业银行为基础,构建一个小额信贷理论模型进行具体因素分析。

(一)交易成本与覆盖面

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小额信贷业务时,用于小微型企业的小额信贷有一个总信贷规模或者是信贷配给为总的信贷规模的一定比例。因此,假设某一金融机构使用资金的额度一定。同时根据普惠金融的本质要求,我们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Z商业银行用于发展小额信贷业务的可贷资金为L,且保持不变。对于小额信贷业务需求的户数为M,并且每户发放的贷款资金一定为K。Z商业银行的贷款成本中固定成本为F,可变成本为T(M),T(M)表明可变成本与贷款人数有关。则该Z商业银行总体交易成本:f(M)=F+T(M),其中f(0)=F,f'(M)≥0。

假设Z商业银行要使在贷款资金一定的情况下贷款人数M最大化,即满足普惠金融为更多的人提供金融服务的要求,因此必须控制单户贷款规模K。该Z商业银行在一定可贷款资金总量考虑交易成本情况下要实现M值最大化的函数可以表示如下:

■ML(M,K)=MK+f(M)                      (1)

假设小额信贷不存在交易成本的限制,Z商业银行的最优化目标函数变化为:

■■                                 (2)

公式(2)的最优解为:K=0,M=+∞。该结果表明: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当放款规模K趋向于零时,获得资金的户数M就会趋向于无穷大,即当Z商业银行尽可能的缩小单户贷款规模K,就会使更多人接受到服务。考虑到成本f(M)的存在,那么当Z商业银行服务户数M逐渐增大时,交易的成本就会增加,因为f(M)=F+T(M),而f'(M)≥0。这就造成在资金量一定的情况下,交易成本的增加减少了可以用来支配的小额信贷资金。

为了简化分析进一步假设Z商业银行成本函数为线性函数,可变成本T(M)随着贷款户数M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而贷款的固定成本F保持不变。因此,Z商业银行交易成本函数变为f(M)=F+αM,那么最优的目标函数变为:

■■                                 (3)

公式(3)的最优解为:K=0,M=■。即当贷款规模K趋向于零时,贷款户数M就趋向于■。将两种假设的结果M=+∞与M=■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因为存在交易成本,降低了小额信贷贷款户数,缩小了Z商业银行的服务广度。所以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小额信贷机制创新的首要要求就是要降低交易成本,这样才能不断扩大覆盖面。

(二)目标群体偏移

作为小额信贷的第二个基本原则——服务于在金融市场中处于弱势的群体。商业银行是一个公司,其作为盈利组织天然具有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冲动。由于逐利性使得商业银行的小额信贷偏离为■(M1+M2)L(M,K)=(α1+K1)M1+(α2+K2)M2

金融弱势人群服务目标,背离了普惠金融体系的初衷。假设Z商业银行小额信贷业务有两个发放群体供选择:第一种是给弱势群体,第二种是给获利群体,以上两种贷款每一笔贷款的金额分别为K1和K2,一般情况下K2 > K1。贷款户数分别为M1和M2,成本函数为f(M1+M2),同时假设成本函数为线性函数:

f(M1+M2)=α1M1+α2M2                      (4)

正常情况下,服务于弱势群体的成本高于服务于获利群体的成本,因此公式(4)中α1 > α2。

下面进一步分析Z商业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的偏移问题,假设商业银行发展小额贷款业务是对上述两个群体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那么最优化目标函数为:

■(M1+μM2)L(M,K)=(α1+K1)M1+(α2+K2)M2

其中μ表示对于获利群体的重要程度,当μ=1时表示对于两个群体的重视程度相同,就是公式(5)表示的情况。正常情况下Z商业银行的小额信贷业务主要服务于弱势群体,那么0≤μ≤1。当μ=0时,Z商业银行会完全为弱势群体服务,不会存在服务的偏差:M1=■,M2=0。

当μ≤1时,可以产生以下三种情况:1、如果服务于弱势群体的成本高于获利群体的成本,那么就会出现完全的目标偏离:M1=0,M2=■;2、如果服务弱势群体的成本低于获利群体的成本,那么就不会出现目标偏离:M1=■,M2=0;3、如果服务弱势群体的成本等于获利群体的成本,那么存在出现目标的偏离可能性:0≤M1≤■,M2=■,那么在多大程度上出现目标偏移主要取决于当地具体情况,如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金融可获得性等因素。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服务弱势群体的成本大于服务获利群体的成本,商业银行在开展小额信贷业务时出现目标偏离的可能性很大。在我国发展普惠金融体系,需要尽可能的降低服务弱势群体的成本。在服务弱势群体的成本无法立即下降的时候,商业银行对于服务弱势群体的重视程度就至关重要。即需要值尽可能趋向于零,因此,商业银行在开展小额信贷业务时的另一个基本要求:准确定位小额信贷发展目标,服务正确的目标群体。

三、普惠金融下小额信贷业务创新研究的对策和建议

(一)从信贷规模上

小微企业、个体户、农民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弱势群体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商业银行在开展中小额信贷业务时,往往存在一定比例的限额,而对于庞大的信贷需求来说,总量的限制势必会减少单户贷款金额和贷款户数。因此只有在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扩大相关信贷投放总量的情况下,小额信贷业务才能实现更大范围的覆盖。

(二)降低交易成本

在开展针对小微客户的小额信贷业务时,应从两方面进行创新,一金融机构基于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不断改善服务渠道,改革原有机构增设新型小微网点,成立专业管理的组织等,让其更接近某一特定的群体,减少交易成本。正规金融机构可以开发利用现有的、具有群众基础的组织(如农民专业合作社、草根型资金互助社)作为营销渠道,通过机构之间的联结,让基层组织直接面向农户提供零售性金融服务,而正规机构成为一个批发型机构,减少交易费用。另一方面是对于小额信贷业务的授信流程和授信效率上下功夫,提高授信效率。

(三)外部评价激励机制

对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机构监管的同时应该运用政策激励手段,使金融机构有动力主动去发展普惠金融。一是监管机制市场化,用市场化方式让社会公众加入监管行列,提高金融机构的自觉性;二是政府、央行等管理机构在审批金融机构的各项申请时,以该机构在发展普惠金融表现为依据,对较好发展普惠金融的金融机构予以优先审批,促进金融机构对普惠金融的重视程度,履行其发展普惠金融应有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姜丽明.普惠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借鉴[J].银行业经营管理.2014,(3):15-20。

[2]马九杰.农村金融欠发展的表现、成因与普惠金融体系构建[J].理论探讨.2013,(2):55-59。

[3]张海峰.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体系中的角色和作用[J].农村金融研究.2010,(5):33-39。

[4]周孟亮.基于普惠金融视角的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44-48。

[5]周孟亮,李明贤.普惠金融视野下大型商业银行介入小额信贷的模式与机制[J].改革.2011,(4):50-52 。

[6]Guillermo Ortiz.从墨西哥经验看普惠金融[J].金融发展论坛.2013,(7):75-79。

A Study of Credit Mechanism Innova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clusive Finance

Xiaofei Pang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Weinan Centra Sub-branch, Weinan, Shaanxi,714000)

Abstract:“The Decision on Major Issues Concerning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Reforms” adopted at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clearly put forward “develop inclusive finance” for the first time, which br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clusive finance into a new heigh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how to help more people to abtain small loans, and builds models by introducing total amount restriction on capital and cost factors to analyze the problem,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olitical suggestions.

Key words: Inclusive Finance, Small Loans, Credit Mechanism Innovation

责任编辑、校对:苗文龙

猜你喜欢

小额信贷机制创新普惠金融
辽宁国有企业改革体制机制创新问题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电商小额信贷创新模式的研究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运行机制探析
阜新日报社:地方报业转型的探索与创新
商业银行小额信贷在农村信贷市场中的作用探究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四川小额信贷公司风险评估
关于政府审计几点问题的思考
建设普惠金融体系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
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普惠金融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