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军课堂教学的朗读艺术
2015-10-26许书明李茜
许书明 李茜
朗读不仅是教师将自己领会到的情感传递给学生的有效方法,更是学生准确理解课文、积淀语感的重要手段。课堂上能否切实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提高朗读能力,是衡量语文教师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尺。这是语文教师不可或缺的专业素养。
韩军老师的课堂里总是充满了朗朗书声,回荡着学生“天籁般”的优美旋律。韩军老师的朗读教学艺术,是他几十年教改实践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他根据自身多年的朗读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朗读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乐读、想读、会读,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韩军朗读教学艺术是韩军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韩军课堂朗读教学艺术最能体现他教学艺术的个性特质。朗读法是语文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其运用的有效性和艺术性最能反映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这正是研究韩军语文课堂朗读教学艺术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一、认识开路,让学生乐读
韩军老师认为,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其次才是方法问题。学生不愿意做的事情如果硬让他们做,便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会有一定的阻抗作用;学生愿意做的事情若能顺应他们的心理需要,引导他们去做,便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韩老师在学生正式学习语文课之前,总是会安排一节别出心裁的“朗读启蒙教育”课,以达到学生对朗读重要性的认识。因为不少语文教师不重视朗读教学,认为朗读不能量化成分数、不能有“立竿见影”的功效,而且还会浪费大量宝贵的时间,不如直接用“题海战术”来得快捷和实用。韩军对学生进行“朗读启蒙教育”,显示出他与一般语文教师的不同。他要学生认识到朗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为学生乐读寻找理论依据。
在“朗读启蒙教育”课上,韩军老师询问:“文字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学生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时,韩老师说道,“大家感觉是平面的,可朗读却是立体的。我们朗读文字,抑扬顿挫、起起伏伏、错落有致,如同音乐一般。因而是‘立体的。”①他继续追问:“那么,文字是冰冷的还是温热的?”学生仍旧皱眉困惑。韩老师充满激情地解惑:“印在纸面上是冰冷的,而我们用声音去吟诵它们,唤醒它们,用我们诵读人的‘心去触摸它们,那么,文字就会散发生命的热度。可是,我们却把立体的文字平面化了,把有生命热度的文字冰冷化了。比如我们很少大声读,很少昂扬着精神来读,很少摇头晃脑的读。只默默看,不出声,是否对得起立体的、有生命体温的文字?”②学生有所心动。但他仍不“甘心”:“一切文字都是立体的、有生命的,即使我们随随便便写出的一句话、一个会标、一个路牌,也都是立体的、有生命的。”③韩军的“发问”和“解惑”大大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但他还觉得不够,便进一步当堂朗读示范,此举赢得了学生的阵阵掌声。这样,教学伊始便转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传统观念,点燃了他们通过朗读来学习语文的心灵之火。
“启蒙教育”端正了学生对朗读学习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埋下了学生乐读的火种。韩老师充满感染力的朗读艺术让学生敬佩不已,学生们的心里迸发出强烈的朗读激情。多好的朗读教育!别具一格,个性十足。名师与一般教师最大的不同,就是不随波逐流,他知道什么东西可贵,即使别人不屑一顾,他仍能让它大放光彩,让人内心为之一动。
二、妙法运用,让学生会读
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有关方法的知识。”教师只有教给学生掌握科学的朗读方法,才能使学生会读,才能增强学生朗读的动力和信心。学生在经过“朗读启蒙”教育后,虽然在思想上对朗读有了新的认识,但若没有教师的示范与引导,只能是“眼高手低”,心有余而力不足。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朗读呢?韩军在朗读教学中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朗读方法以训练指导。
(一)配乐传情
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艺术,是一种独特的渲染意境的手段。此外,音乐与文学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音乐有着优美的旋律和富于变化的节奏,文学有其精美的语言和富有想象的意境。若将音乐与文学相结合,不但可以相互补充,更能相互强化,如珠联璧合般尽显其妙。韩军老师深谙此道,他在朗读教学中常常合理、恰当地选用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作为背景,既达到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又将音乐与语言相沟通,快速唤起学生的想象,拨动学生的情感“琴弦”,使学生尽快进入文本,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例如,教学杜甫《登高》一诗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杜甫当年的写作背景,从而更准确地领会作者凄楚、忧伤的情感,韩老师特意选择了著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作为背景音乐。如泣如诉的二胡声形象逼真地传递出凄楚、忧伤的情感,再配上韩军老师抑扬顿挫的朗读,学生的情感与诗人的情感发生共鸣,这种朗读配乐能够创设真实情境,将学生自然带入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进行情感交流,更深刻地解读文本。
在教学《南来北往》一课时,韩军老师选择了一首空灵、舒缓的乐曲。音乐声起,韩老师动情朗读,仿佛一排排大雁正出现在学生们眼前,它们奋力拼搏的身影在崇山中穿梭,在风雨中翱翔,在一年又一年的南来北往中渐渐远去。学生们在这样一种情境中感悟理解文本,又怎能不引起情感共鸣并感动呢?
配乐朗读,以乐传情。优美的旋律不仅能打开学生们的情感之门,更能营造出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音乐的精心选用,既能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情感,又有助于学生准确地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把握课文主题思想,受到美的熏陶。
(二)跟读引导
朗读教学不仅仅是教师的朗读,更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放声朗读。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学生不习惯朗读,或者是不习惯大声朗读;也有的学生由于胆小、怕羞或紧张等原因而不敢朗读。究其原因是缺乏自信,害怕读错而引起其他学生的嘲笑。韩军的课堂也有类似的情况,他不但没有训斥学生,反而为其营造宽松的氛围使其放松心情地朗读。
韩老师的“范读”不是“唱独角戏”,让学生倾听,而是要求学生轻声跟着他的示范来读。在《南来北往》一课中,他在范读前便明确地要求学生跟随着他的朗读来轻声模仿,并反复强调在他朗读的时候必须出声。范读中他两次提醒学生“是跟老师一起读的啊!”这样一来全班同学同声跟读,每个人的声音都加入其中,在沸沸扬扬的读书声中,谁也不怕读错,从而使学生打消了心中的顾忌,放下了“怕读错、怕笑话”的心理负担,大胆地跟随老师、模仿老师朗读课文。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是学习的起点,可以说一切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跟随、模仿老师的范读,能引导学生更快地学会朗读。“跟读引导”是大面积迅速提高朗读水平的一种有效的朗读教学方法。学生在不断地朗读模仿中积累感悟,久而久之,便会形成自己的朗读能力。当然,这种“跟读引导”对教师的朗读水平有很高的要求,韩军的智慧在于他知道如何将自身的优势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宝贵资源,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
(三)九大妙法
韩军老师在长期的朗读教学中总结出了九种“美读吟诵”方法,即“正己意、准其音、放其声、揣其义、理其层、想其景、摹其情、演其形、熟其文”。可以这样说,这九大妙法是他朗读教学的瑰宝。
“正己意”是“美读吟诵”的第一大妙法。韩军在教学实践中,总是要求自己和学生在朗读时必须要有饱满的精神、端正的态度,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以饱满的精神对待朗读,才能集中注意力于朗读中,才能气息匀称、运气充足、声音清脆、发声响亮,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学生朗读“拖音”的弊病。
“准其音”是“美读吟诵”的最基本的方法。教学中,常常有学生只顾注意感情的表达,而忽略了对字词句准确性的把握。韩老师在多年教学中也发觉,学生朗读时常常读不准的往往不是生僻字词,而是许多常见字。因此,他不但及时指导学生要融入情感的朗读,更严格纠正学生每一个不到位的读音。例如教学《与朱元思书》一课时,一学生将“缥碧”的“缥”读成了一声,把“窥谷忘反”的“窥”读成了四声。待学生朗读完毕后,他便及时予以纠正,并为学生仔细区分了“缥缈”的“缥”与“缥碧”的“缥”的不同读音。且不断提醒全班同学朗读时要格外注意这个特殊字。
“放其声”要求“扯开嗓子,忘我吟唱”。这是朗读的基本要求。韩军老师认为选入教材的诗文大多是饱含了作者浓烈情感的。因此,朗读这样的诗文应当放松襟怀,展开喉咙,抒发性情,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使读者与作者融为一体。
“演其行”即用体态行为伴随朗读,将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结合起来。韩老师在朗读教学中大胆创新,指导学生用动作和眼神来辅助朗读,以便更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当他教读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中“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一句时,他启发学生在读到“远远的”之时若能带上一个自然的抬头向远处遥望的眼神就能更好地感悟那街灯与明星的飘渺之感。而在教读杜甫《登高》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时,他启发学生在读到“浊酒杯”时有一个端起酒杯后而又无奈放下酒杯的动作,以体悟作者悲伤、凄楚的感情。
韩军老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常常将“九大妙法”进行综合运用。比如,在教学杜甫《登高》一诗时,他首先以“想其景”的方式导入,通过想象诗文中的“景象”来诵读,使得学生更容易走进文本,体悟情感,从而动情朗读。教学伊始,韩老师用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将《登高》一诗以“讲电影故事”的方式“讲”给学生听,并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将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通过想象,韩老师将这样一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老人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并通过描述将他的凄楚、悲凉、痛苦、忧伤一一展现出来,使得学生在头脑中有了形象的画面感,从而在想象中体悟出了诗文中主人公的情感与经历,进而在接下来的朗读中饱含了情感。当他讲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时,他又采用了启发学生揣摩作者情感,然后化为声音的“摹其情”教学法。教学中,韩军让学生把自己当做杜甫,想象自己面对萧萧落木、滚滚长江时的心情,以感悟杜甫面对时光飞逝的无可奈何,同时又豁达、坦荡面对一切的气魄。最终引导学生感悟“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个人生命就越显短暂”的哲学真理。他告诉学生朗读的时候要常常把自己当成作者,尽量使自己进入角色,化身为其人,就当这诗文是自己所写。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真切的走进文本,并将其幻化为优美的声音。同时,这种方法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韩老师还认为若学生的人生阅历与文中的某处情节相似,大可将自己的一些情感体验加入进去,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精髓之处。
(四)方法组合
韩老师在朗读教学中,还创造性地将教学方法进行组合搭配。比如将“感悟结构——揣摩文意——熟读成诵”作为常用板块组合,而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中,他特别重视“朗读”与其它方法的组合运用。他认为,理清课文层次的方法不仅仅只有“分析”;朗读,反复朗读也不失为把握文章层次、理清文章脉络的一种好方法。
例如《岳阳楼记》一文中有“若夫淫雨霏霏”和“至若春和景明”两段,教学中他没有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的脉络结构,而是在反复朗读中让学生揣摩。学生通过两三遍的反复朗读后,便会豁然开朗,感悟到这两段“一阴一晴、一悲一喜”的对比结构。此外,当学生遇到一些不容易理解的语句时,反复朗读以切身体验词句的深层含义往往比教师的分析讲解来得更实在些。教师的分析、讲解往往加入了教师自己的主观意识和人生阅历。因此,教师深刻理解的“精华”往往是学生所无法真正“触摸”到的,而培养学生在“读中揣摩语义”的能力是真正的“授之以渔”,因为这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
例如,教学《孔乙己》一文时,学生对“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句中的“大约”“的确”两个“矛盾词”无法理解。对此,韩老师并没有费尽口舌地讲析,而是让学生反复读此句三五遍,并提示学生边读边联系孔乙己的性格,以及世态炎凉的大社会背景。最终,绝大多数学生在反复体会、品味中悟出了人世的冷漠,以及孔乙己必然被封建制度所“吃掉”的悲惨命运。如何运用朗读这种方法没有固定模式,它灵活运用于朗读教学之中,以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为原则。
我们不难发现,韩老师在朗读教学中并未单纯地从语调、语气、重音、停顿等技术性的角度要求学生,而是强调让学生尽量贴近作者,体悟形象,感受情感以动情的多种朗读方法的实际运用。这中间没有繁琐的概念讲解、形式束缚,也没有特定的固定的组合模式。
三、素朴朗读,让学生回归真实
朗读是语言的艺术,“可以通过朗读,培养口头表达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④。韩军认为,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不能停留在朗读技巧的指导上,而是要使学生的朗读回归自然,发乎于心。他特别强调朗读要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他认为朗读的最佳境界是平平淡淡的说话,“是回到日常说话,回到平平常常的说话,回到平心静气的说话,回到轻轻淡淡的说话;没有故作的起起伏伏,没有矫揉的跌宕婉转,没有火气,没有劲拔,惟有恬淡,惟有宁静,一派自自然然,一派静穆安闲”⑤。
朗读之所以要“自然”,是因为朗读是朗读者在代替文本作者在“说话”,既然是“说话”,朗读者就不应拿腔捏调,矫揉造作。否则,不但不能准确地表达文本作者的情感,更会使听的人感到不舒服、不自在、不真实。因此,朗读应当是接近于自然的谈话语言的。朗读教学中若要求学生用一种不同于他们日常说话时的不自然的声音来朗读,则是犯了朗读中的大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种矫揉造作的朗读形式不是由作品的内容流露出来的,是感染不了学生的。因此,“简单、真挚、纯美应当是朗读的衡量标准”⑥。
韩老师的朗读教学及指导,将这种“素朴式”的朗读理念贯穿于始终。他从不刻意地对学生进行机械的、教条的朗读技巧上的指导,从不直接地告诉学生停顿的用法、语调的用法等,而是要让其在情感的真实流露中自然地诵读。
例如,韩军老师在执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体悟作者“这几天颇不宁静”的心情,他让学生用“想其景”的方法设身处地地将自己想象成作者本人,带着一种愁闷,披着一件薄衣,在月色下独自漫步。学生在想象中走近作者后,他再让学生用一种“压抑着的,不外露的愁闷去读,读得轻轻淡淡,从从容容”⑦,仿佛有一股淡薄的忧愁从口中、眼中散发开去,冲撞心灵似的。
又如,在教读《大堰河,我的保姆》时,他同样用“想其景”的方法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成自身在牢狱之中的作者艾青,想象自己正站在铁窗前,面对着漫天飞雪,思绪中幻化出哺育了自己生命胜过生我养我的父母——大堰河的身影。同时,要求学生带着这种思绪用一种极低、极平、极缓的语调来朗读,仿佛自己正在对思绪中的大堰河轻轻诉说,没有起,没有跌,却有一种深深的、绵绵的思念之情萦绕于心中。
这里,韩老师指导学生朗读中多次强调要用“极低、极平、极缓”的语调来读,仿佛轻轻诉说一般,是因为他把作者当做常人来看待,“常人说话,是低而平,轻而缓,平实而散淡”⑧的。因此,设身处地地把作者当成平常人来理解,朗读的腔调自然而然就要用平常人说话般的腔调来把握和运用。当一个人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把爱、恨、情、仇等感情形诸于声音的时候,他的腔调也就在散散淡淡、娓娓道来中,饱蘸了作者浓烈的情感。因此,韩老师常常启发学生要把一些“超凡、激昂、凛然的词句‘强力压入自己的心房,在自我心房里反复‘搓揉,反复‘翻滚几个来回,然后饱蘸心中的一种东西,缓缓、轻轻的吐出来”⑨。如此,朗读者便能真正地靠近作者、走入文本、体验真的情感。
四、结语
朗读教学实践是朗读教学的核心内容,语言的实践性决定了朗读教学必须要以朗读实践为根本。韩军朗读教学艺术的实践探索是其几十年教学经验所积淀下的精华与核心。韩老师在朗读教学中没有采用说教式的理法讲解,没有机械地让学生学习各种朗读技巧的概念和作用。而是先从理论认知层面入手,让学生从思想上颠覆以往陈旧的语文学习观,认识到“朗读吟悟”这一方法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针对学生不愿开口读书的现状,他以身示范的精彩的朗读,激发了学生对朗读的好奇与兴趣,使学生乐于朗读。
韩老师从多年的教学经验出发,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创造性的发明了一套“美读吟诵”的方法,并将其灵活地运用于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有效方法的指导下学会了朗读。他将“素朴朗读”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使学生能在平等、真实中走进作者内心并体验其真实的情感,使学生真正享受于朗读所带来的愉悦。难能可贵的是,他于朗读教学之中将思想教育与语文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做到水乳交融,使学生在提高朗读能力的同时,思想也受到启迪,感情也受到熏陶,获得了扎扎实实的以听说读写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
————————
参考文献
①②③⑤⑦⑧⑨韩军:《韩军与新语文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0—141,151——153页。
④徐世荣:《谈谈朗读教学》,河北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50页。
⑥[苏]耶阿·阿达莫维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北京大众出版社,1954年版,第6页。
[作者通联: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