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诗歌欣赏的“瓶颈”:读懂诗句

2015-10-26肖科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典故省略瓶颈

肖科

一、为什么“读不懂”?

因为有很多的因素制约着我们“读懂”:

一是汉字特有的音形义特点。比如一字多音多义,就会带来解读的困难。贾岛《题李凝幽居》中“闲居少邻并”,“少”念shào还是shǎo?就关联着句意是“从小有邻居挨着”还是“隐居时邻居极少”,而这两种意思大相径庭。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中的“风灯”何解?是“江风吹打桅杆”还是“有罩的防风的灯”?南宋谢枋得《小孤山》“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里的“危”,是“高”、“正直”还是“危险(困)”呢?

二是古诗重“意合”(突出表现心灵感受)、轻形式,因而有自己特有的组词法。比如王昌龄的《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按常规,第一句应该是“城西百尺烽火楼”或“城西烽火楼百尺”,第二句的“海风秋”怎么理解?原来西域凡湖泊都称作“海”,这“海”也统指烽火楼的位置。两句的意思是:黄昏,我独自登上城西百尺高的烽火楼,满耳秋风,心里觉得悲凉。

再如英美文法中主词和谓词不可或缺,中国古诗中却往往可以忽略,而只是并置一些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省略谓词和闲言助词,使意象俱足、景物历历可见。陆游的《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以上被修辞学家称为“缀名”。

三是古诗的“五性”——抒情性(较少叙事)、含蓄性(非直指式表达)、凝炼性、跳跃性、超常性(语言的反常化表达)。中国诗抒情性很浓,又讲究含蓄蕴藉(暗示性)。主观情思的大胆注入,常会泯灭物我界限,强制扭曲、锻造吟咏对象,语法不通而情理通的现象也就由此而生。这一点,古诗、新诗均多见。如李璟《浣溪沙》中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这后一句的顺序应当是“雨中丁香空结愁”,可是这“愁”属于“丁香”的还是“我”的呢?台湾诗人洛夫的《秋日偶成》有句:“涧水边,一朵山花,在一瓣瓣地剥自己的脸。”《鞭之外》:“我的马儿,边走边嚼着风景。”《石室之死》:“城市中我看到春天穿得单薄。”——以上用常规逻辑观之是“不通”的。

古诗凝炼,有跳跃性。诗词曲多不是鸿篇巨制,往往体现出“短平快”的特点。五言絕句短不过20字,七言律诗也长不过56字;词之小令在60字以内,长调也不过90来字。有限的篇幅之内要反映丰富的生活内涵、塑造丰满的艺术形象,不能不将生活切成断片,这与电影“蒙太奇”的画面剪接如出一辙。崔颢的《长干曲》(其一、其二)可为典范:“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很难想象,这两首诗分别是江上的一女一男的问答!大幅跳跃的诗句令后学头疼,实在情理之中。

上述种种为古诗的奇思妙想、为诗的超语法现象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因而“词语省略”、“语序颠倒”和“侧重”写法就颇为常见了。

省略。“无人不怪长安住,何独朝朝暮暮闲”。在这里,“怪”、“独”后面省略了“我”。倘住在乡下,那么天天闲着也不奇怪;住在长安,朝暮闲着就可怪,所以把“长安住”提前,再说明怪我什么,也有突出“长安住”的意味,显出我与众不同。

颠倒。多半出于声律的要求或者修辞上的特殊需要。颠倒的情形较为复杂,有主语后置(如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宾语前置(如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诗“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主宾换位(卢纶《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林暗风惊草)、定语挪前或挪后(刘叉《从军行》诗“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闻横笛的声音;杜甫《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官城的花重)、疑似宾语的状语(如“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笑春风”表面上是动宾词组,实际上是“在春风中笑”的意思)等。

大家名篇的颠倒例子俯拾即是,像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里的“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后句实际是“一月夜飞度镜湖”——在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我)飞度了镜湖。杜甫《秋兴》中的名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自来有不同的理解:①“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②清人顾宸谓“香稻乃鹦鹉啄余之粒,碧梧则凤凰栖老之枝”。——“侧重”写法。原来杜甫该诗是回忆长安景物,他要强调京城景物的美好,说那里的香稻不是一般的稻,是鹦鹉啄余的稻;那里的碧梧不是一般的梧桐,是凤凰栖老的梧桐。

侧重。如杜甫《放船》:“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晴二首》之一:“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秋日夔州咏怀》:“紫收岷岭芋,白种陆池莲。”(吴中有陆家白莲, 顾家斑竹。后因以“陆池莲”泛指莲花。)这三联的意思分别是:

看到青色,爱峰峦在船前过去;看到黄色,知道成熟的橘柚过来。

看到碧色,知道是湖外草绿;看到红色,知道是东方海上的云霞。

紫色的,是从岷岭收获来的芋;白色的,是在池中开放的莲花。——用颜色字放在句子开头显然是一种侧重。

韩愈的《春雪》:“入镜鸾窥沼,行天马渡桥。”所谓“入镜”,是说鸾鸟在池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所谓“行天”,是对马过高桥时的感觉,是突出作者的感觉。

二、如何“读懂”?

高中语文教材曾经收录著名诗人、评论家谢冕的《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一文,作者深入浅出地授人以读诗之法,如“泡”、“入”等。笔者在此归纳六种读懂诗句的技法。

1.生僻则“猜”。这里的“猜”是“推断、推测”之意。在某一具体的诗歌文本中,对读者心理冲击最大的要算那些生僻的字词了,有读者一遭遇陌生字眼就“懵”了。其实利用汉字的特点、汉字造字法等推断诗歌中不熟悉字词的意义是一种有效办法。

唐施肩吾的《望夫词》:“手爇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生尘。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首句中的“爇”生僻,但如果知道下方的四点水是“火”的变体(就像“烈”字的下边),那么就可以推断它有“燃、点燃”的意思。(其实该字读ruò,蒲松龄的名篇《促织》里就有,是“燃”的意思)

唐贾岛《暮过山村》:“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初月未終夕,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第七句的“柘”字较生僻,但其左边是个“木”字旁,可以推断它是一种树。事实上,该字念“zhè”,是一种灌木,叶子可以喂蚕,根皮可以入药。

宋代王禹偁《寄砀山主簿朱九龄》:“闲思蓬岛会群仙,二百同年最少年。利市襴衫抛白紵,风流名纸写红笺。歌楼夜宴停银烛,柳巷春泥污锦鞯。今日折腰尘土里,共君追想好凄然。”“襴衫、紵、鞯”较生僻,但可凭其“衣、丝、革”的偏旁推断意义,实际上,“襴衫”是古代士子之服;“紵”同“纻”,苎麻纤维织成的布;“鞯”念jiān,垫马鞍的东西(名篇《木兰诗》里有该字)。

2.多义则“选”。一字多义是汉语里常见的现象。多义体现了丰富性,当然也会给阅读带来困扰。不过,一旦结合语境,那么就会化繁复为简明,因为语境对词义有暗示和制约作用。一个“贷”字,有“借(借入或借出)”、“宽恕”、“推卸”等义项;若有了具体语境,事情就不那么复杂了:“钱庄贷给工厂一百万;严惩不贷;责无旁贷”里的意义是一目了然的。

像王禹偁《寄砀山主簿朱九龄》“歌楼夜宴停银烛,柳巷春泥污锦鞯”里的“停”是个多义字,常见义项有:①停止;②停留;③停放,摆;④妥当。结合这里的语境,“歌楼夜宴”不应是熄灭蜡烛的,自然以③最贴切。

再如贾岛《送邹明府游灵武》(2013年湖北高考选材):“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首句中的“宰”字就是多义的,常见义项有:①杀(牲畜);②商贩用诈使得顾客受损失;③古代官名(如宰相);④主持、主管等。利用语境对词义的暗示和制约作用,则容易选出当前语境里的意思是④。

3.省略则“补”。古汉语里的省略是数见不鲜的,在凝炼、篇幅短小的诗歌作品里,省略亦是在所难免的。省略的可以是主语、宾语,也可以是谓语(动词、形容词)等。

如南宋谢枋得的《小孤山》:“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颈联“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的第五句,“(……)坚如猛士”,应该补出其主语“小孤山”,句意是:(小孤山)坚定毫不动摇,如同屹立战场的猛士。

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首句就有省略,应该补出:(我)寻得桃源好避秦。意思是:我找到了一个桃花源般的地方,好躲避(像)秦(一样凶暴的元人)。

4.颠倒则“调”。颠倒的多种情形在前文已经论及。对于诗歌文本里的颠倒现象,多采用“调”(tiáo)的手段。如贾岛的《暮过山村》颔联“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的理解就需要“调”,意思是:古怪的禽鸟在旷野啼叫,行将落山的太阳令赶路的人慌恐。谢枋得《小孤山》的“危似孤臣末世难”一句,理解时也应调整为:处境的危险就像艰难末世的孤立无援的臣子(我)。

5.拆分则“合”。部分诗歌的某一联看似两句,实则一体。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颔联(三、四句)字面意思是:(李白的诗)清新(像)庾信,俊逸(像)鲍照。在理解其意思时,应当合起来:(李白的诗)清新俊逸。

再如欧阳修的《画眉鸟》(一作《郡斋闻百舌》):“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其三、四句的意思是:被人锁在黄金做成的笼子里欣赏比不上在树林里自由自在。

6.典故则“究”。“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或有出处的词句。运用典故乃诗歌常态。一般有明用、暗用、正用和反用等方式。典故是一种文化继承;有增加诗词表现力,在有限的词语中展现更为丰富的内涵;增加韵味和情趣,使诗词委婉含蓄等艺术作用。因而,如果对诗歌文本里的“典故”压根儿看不出,就会浮于浅表,不明真意。

欲明作者心机,必须探究典故。如素以“通俗易懂”著称的白居易,其《欲与元八卜居,先有是赠》因为典故的运用就不那么简单了:“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白居易想和元八(宗简)结邻而居,有那些理由呢?一般能读出这几个“显性”理由:一是二人“心迹相亲”——乃平生最知心、最亲密的朋友;二是安居必择佳邻(每每短暂外出还想有个好伙伴呢);三是元白二人终身可以经常见面;四是后代子孙也可永远为邻。

有“机巧”的恰在第二、三、四句!而这三句恰好是运用了三个典故:墙东、三径和绿杨。《后汉书·逸民传》有“避世墙东王君公”之句,说的是隐居之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三径”代指隐士的住处。《南史·陆慧晓传》说南朝的陆慧晓与张融比邻而居,“二人并宅,其间有池,池上有二株杨柳”。“欲隐墙东”加上“不为身”(意思是不谋求自身的功名利禄),就是说二人都渴望隐居生活,都不谋求自身的功名利禄。“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两句是想象结邻后的美好景象:明月清辉可共照两户,绿杨春色可同到两家。这些“暗藏”着很重要的信息——关键还是二人“志趣相投”!

又如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词中有两个典故:一是“秋风悲画扇”。用的是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原为汉成帝妃,后被赵飞燕与合德共谋谗害,退居冷宫。二是唐明皇与杨玉环典故,从“骊山语”“泪雨霖铃”“比翼连枝”等语可以推知。词人发出的深沉感慨是:人生假如只像最初相见时(美好),怎么会有秋风中悲叹自己像被弃不用的扇子一样的班婕妤这样的悲剧呢?人心太容易变化了。

更有甚者,像李商隐的《泪》可谓句句用典:“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永巷”乃汉代宫中幽禁失宠的贵妇、得罪的宫女之地,如《史记·吕后纪》载:“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首句写的是失宠之泪。第二句用江淹《别赋》的典故,“风波”指风波上的行人——写的是离别之泪。第三句用娥皇、女英哭湘江,飞泪溅竹成斑之传说——写伤悼之泪。第四句用晋羊祜旧事——羊祜镇守襄阳,行德政,其死后百姓在岘山建庙立碑,岁时祭祀,见碑者无不流泪——写感德之泪。第五句用昭君出塞之典——写去国不归之泪。第六句用四面楚歌之典——写英雄末路之泪。第八句中的“青袍”是卑微的官员或贫寒的士人服装的颜色,借代小吏或寒士。“玉珂”指骑着骏马的达官贵人。尾联的意思是:(上述形形色色的伤心泪都)不及寒士迎送贵人之泪(感伤沉重)。这是一首作者自伤身世的沉痛之作,不明诸典,怎知其心?

[作者通联: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典故省略瓶颈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突破雾霾治理的瓶颈
七夕节有什么典故呢
突破瓶颈 实现多赢
中间的省略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如何渡过初创瓶颈期
绕过瓶颈
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