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应重视文体

2015-10-26邓木辉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

邓木辉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阅读教学比较轻视文体,不搞“真语文”,导致“非语文”。我认为,轻视文体弊端多,阅读教学要重视文体。

一、不同文体各有特点

毫无疑问,不同文体对文章的表达方式、构成要素、语言风格等要求各不相同,这决定了不同文体的文章各有特点。就表达方式来说,记叙文虽然不完全排除会综合运用说明、议论、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但主要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而如果主要运用其他表达方式就会喧宾夺主,不成其为记叙文;同理,说明文主要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而如果主要运用其他表达方式就会喧宾夺主,不成其为说明文;议论文主要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而如果主要运用其他表达方式就会喧宾夺主,不成其为议论文。就构成要素来说,记叙文有“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虽然说明文的构成要素目前尚无定论,但一般认为,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是构成说明文的“三要素”。就语言风格来说,记叙文一般要求要有具体细致的过程叙述、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及个性化的人物刻画等,具体细致、生动形象及语言个性化等是其语言风格特点;说明文一般要求描写精准客观,介绍朴实准确,说明简练概括等,客观、准确、平实、简练等是其语言风格特点;议论文一般要求说理透彻、逻辑严密、表达抽象概括等,严密、抽象、概括等是其语言风格特点。至于各种应用文,其表达方式、构成要素、语言风格等也各不相同,道理浅显,不再展开。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讲的正是这些道理。

假如不顾不同文体特点的不同需要而随意运用不适宜的表达方式、构成要素及语言风格等,写成的“文章”就会不合体式,甚至十分搞笑和滑稽。如:在记叙文中运用了超过记叙篇幅的议论,那还叫记叙文?在议论文中运用了超过议论篇幅的记叙,那还叫议论文?在本应平实简明的通知中运用了铺陈渲染的议论抒情,在本应典雅简练的请柬中运用了平实啰嗦的方言土语,岂不搞笑和滑稽?

总之,不同文体对文章的表达方式、构成要素、语言风格等要求不同,这决定了不同文体的文章各有特点。

二、阅读教学应重视文体

既然不同文体的文章各有特点,这就决定了阅读教学要重视文体。理由如下:

1.文体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抓手,阅读教学只有利用好这个抓手,依体而教,才能抓住重点,深入文本,准确理解,体现“真语文”。

不言而喻,只有依体而教才能抓住重点,紧扣重点,深入文本。如教记叙文,只有扣住记叙文的文体特点,才会着重引导学生关注要素的交代、欣赏过程的描写、品味细节的刻画等;如教说明文,只有扣住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才会着重引导学生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了解说明的顺序、了解说明的方法等;如教议论文,只有扣住议论文的文体特点,才会着重引导学生了解文章所阐述的论点、了解证明观点所用的论据、掌握证明论点所用的方法等。教实用类、论述类文本如此,教文学类文本亦然。如教散文,只有扣住散文的文体特点,才会在引导学生了解其丰富的联想、自由的取材,品味其含蓄的语言、形象的表达,领会其“不散”的中心、含蓄的主旨等方面下功夫;如教诗歌,只有扣住诗歌的文体特点,才会在引导学生了解意象,通过了解意象去把握意境、把握主旨等方面下功夫;如教小说,只有扣住小说的文体特点,才会在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形象、了解故事情节、欣赏环境描写等方面下功夫;如教戏剧,只有扣住戏剧的文体特点,才会在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形象、了解矛盾冲突、欣赏舞台说明等方面下功夫。而不顾文体特点的阅读教学,可能只是泛泛地讨论人文话题,偏离各类文体的教学重点。这不是“真语文”。

依体而教不仅是抓住重点的需要,而且是准确解读的需要。如教小说《竞选州长》,只有让学生知道《竞选州长》是小说,明白小说不同于记叙文(小说虚构,记叙文写实),才能使他们不将小说中参加竞选州长的马克·吐温“我”等同于作者自己;而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了解小说与记叙文的区别,学生就会误以为小说中参加竞选州长的马克·吐温“我”是作者自己。笔者多次教过这篇课文,对此深有感受。同理,只有依体而教,让学生明白不同文体的表达特点,他们才不会将同是鲁迅文章的《呐喊·自序》(写实的散文)中的“我”与《一件小事》(虚构的小说)中的“我”混为一谈。

总之,要“依体而教”,只有抓住“文体”这个抓手,才能抓住重点,深入文本,准确解读。反之,只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仅得皮毛。如教《致橡树》,如果不扣住诗歌的文体特点,不顾及诗歌的意象塑造,只是泛泛地讨论“应该有怎样的爱情观”等人文话题,实在是仅得皮毛!而这恰恰是目前不少语文课不是“真语文”的主要表现。

2.文体是语文因素的一个标志,重视文体,依体而教,语文教学才有语文味,才能避免“非语文”。

毋庸讳言,当今语文课堂有人文泛化、讨论泛滥的趋势,特别是在供人“观赏”的公开课上(常被戏称为表演课),这一现象特别突出。观赏公开课通常见到的情形是:不管教学什么文体的文章,老师总要提几个问题或叫学生提几个问题,先让学生分组“探究”三两分钟(且不说三两分钟能探究什么),然后让全班讨论;讨论中,学生往往天马行空,漫无边际,各执一端,莫衷一是;老师或不置可否,或一味肯定。这样的课热闹好看,且学生发言也不乏新颖之见,闪现了“创新”的火花。但都没有扣住文体特点进行,缺少语文味,不是“真语文”,甚至是“非语文”。我在外省听过两节公开课,一节是《雷雨》,一节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其中《雷雨》的讨论环节谈到周朴园发不义之财不应该,要靠劳动致富,(且不管周朴园是否“劳动”及其“劳动”的性质);谈到要构建和谐社会;谈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要靠社会规范来约束言行,使之去恶向善……但整节课不涉及戏剧的文体常识,只是一般的人文话题的讨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讨论环节谈到了海子该留什么樣的发型,该穿什么样的衣服,该怎样打扮才潇洒;还讨论了海子该不该自杀……但整节课不涉及诗歌的文体知识,只是一般的人文话题的讨论。类似的现象太多太多,比如大家熟知的《背影》课上讨论“父亲”是否违反交通规则,《孔乙己》课上讨论孔乙己该怎样打官司,《孔雀东南飞》课上讨论刘兰芝该怎样处理婆媳关系……

虽然不能说这些讨论全无价值,比如讨论的“插柳效应”或许会点燃学生的某些创新性思维的火花,但是不能不说,这些讨论没有紧扣文体要素进行,是人文泛化的“非语文”。因为,这些问题,政治课可以讨论,历史课可以讨论,班会课也可以讨论。

出现这些“非语文”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新课改强调讨论、强调活动、强调体验,比如新理念重视人文、淡化工具,比如新教材忽视文体,按主题组元,等等。但最直接的原因是缺乏文体意识,没有依体而教,没有明白文体对教学内容具有规定性的浅显道理。

3.文体是文本的表达范式,它是文章形式特点的规律性描写与概括;语文教学只有抓住文体,依体而教,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文章浩如烟海,数量众多,然而某些文章在表达形式及构成要素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与规律。如:有一类文章主要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构成要素,人们将这类文章叫记叙文;有一类文章主要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有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等构成要素,人们将这类文章叫说明文;有一类文章主要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有论点、论据、论证等构成要素,人们将这类文章叫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是人们根据表达方式及构成要素等概括归纳出来的文体类别。尽管有人对这种概括归纳有不同看法(事实上,对现成的许多术语概念,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但这些概括归纳还是合乎理据、比较合理的。同理,实用类文本的各类文章及文学类文本的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都是人们根据其形式特点及构成要素概括归纳出来的文体类别,揭示和反映了某些规律性的东西。相同文体的文章有些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阅读教学只有抓住文体,依体而教,才能让学生掌握规律性的东西,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依据文体,可以将教材重新整合(如将人文组元变为文体组元),突出规律性,落实知识点,酿造语文味,体现“真语文”,实现教学的优质高效。任何学习都要遵守从感性到理性的规律,都应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只有按体整合,依体而教,才能做到这一点。

[作者通联:贵州福泉中学]

猜你喜欢

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记叙文阅读专练
说明文阅读专练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如何写好记叙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