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与思维训练之思考

2015-10-26陈淮高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语感语言思维

陈淮高

这里说的“语感”是指对汉语言系统的一种敏锐感觉,是多年规范的汉语感受和汉语运用中养成的一种感悟能力,是一个学生能迅速感知汉语言的最直接的语文素养,它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也有比较鲜明的思维能力。

这种能力集中体现在学生对汉语言的词语含义、语法规则、修辞手法、逻辑关系以及文章的文意、文情、文境等方面比较准确的甄别、理解和鉴赏的把握上,它不仅可以帮助阅读者迅速领会作品的内容,还可以帮助阅读者直觉地判断其正误、优劣,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最根本的训练内容。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种语文能力决不是单一的“语感”,“思维”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学一直困顿在“高耗低效”中。很多教师热衷于课堂上唱独角戏,讲得神采飞扬,学生就像听说书看表演,于是上了十多年的语文课,接受了十多年的语文训练,很多学生仍然是口不善言,笔不善写,文不善读。这种能力低下的情况最终在高考中暴露无遗,高考中的阅读题尤其是现代文阅读题得分很低。对此,老师往往将其归结为学生学习语文缺乏“语感”,其实思维能力的低下也是一个方面。

大家知道,“语感”这一概念源自语文界泰斗夏丏尊先生:“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代谢,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如此,真的文学也在此。”这是语文学界另一位泰斗叶圣陶先生引用的一段非常经典的语感例子。叶圣陶先生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锐敏的感觉。”这“敏锐的感觉”击中了“语感”的要害处。语文界的其他泰斗级人物吕叔湘、张志公等先生都是在语文教学中极力推进“语感训练”的领军人物。

语文学界泰斗对“语感”的一致认可和精辟“论断”,奠定了“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也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认同。《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中多次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豐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优化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许多老师对大师们的论断没能全面把握,只注重了语感的培养。如:从病句训练中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从古诗阅读中培养学生直觉的语感,从语言文字的意蕴中培养学生整体的语感,从联想和想象中培养学生丰富的语感,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实在的语感,等等。这看起来既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又有一定的愉悦性,还有一定的创造性。可谓尽心尽力,有声有色。

可事实上,出力不小,收效不大,一到阅读实践中就显得捉襟见肘,其原因何在?

2015年江苏高考作文中的“智慧”概念,似乎给了我们一个答案: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在于开启学生的“智慧”。智慧不等于知识,知识是“死”的,智慧是“活”的。那么,语文教学中的“智慧”是什么?是思维,是一种语感和思维共同结合的作用体。

所以,要想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必须将“语感培养”与“思维训练”一起推进。

马克思指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在基础,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在的体现或反映,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密切联系。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绝不能只靠语感的培养。语感解决的仅仅是感觉问题,这一问题是粗放式的,因为语言尤其是汉语言本身是模糊性的语言形式,可以有丰富的理解,可以有不同的解读,靠语感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远远不够,还必须要强化其思维训练,从理性上扩大对语言解读的张力。

这种训练包括传授一些语法逻辑知识,学会分析文章文本内容,强化听说读写实践,加强语言交际训练,将语感培养和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比较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不同层面的内容,这也是我们直面高考,直面生活交际,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最有效的方法。

这种思维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形象思维的训练。这是散文教学必须的训练手段。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散文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它的思维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天南海北,古今中外,视野开阔,充满联想和想象。这就要求我们能在散文阅读中既有对散文文采飞扬意蕴丰厚的语感培养,又要有对散文有实有虚、虚实结合的思维发散训练。

例如2009年的江苏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上善若水》的第一题: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这是一道经典的形象思维检测题。

原文是这样的:“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

这是一个比喻句,喻体是“水”,本体是“上善”,从语感上说,“上善”显然指的是像水的另一种东西,这种东西是什么呢?这就要求我们跟随作者的思维去探索,去探索文章由实而虚的结构思路,去挖掘文本由水及人,由事及理的内涵,去感受作品“激发读者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的主旨。

二是逆向思维的训练。所谓逆向思维其实是一种思辨能力。绝大多数学生的记忆能力较强,分析能力较弱;模仿能力较强,分析概括能力较弱;善于描写和叙事,不善于说理和议论。在阅读理解中,对语言文字所指示的含义及其运用能做出较好的理解,而对文章所表达的深层义理的分析和概括则显得困难重重。对作品在表达自己意见时提出的一般性的观点容易接受,而对用“但是”“事实上”等词语反其意地提出自己独特性的观点和看法的关注不够。

江苏省海安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金陵中学201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中的论述类文本《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平凡的》结尾写道:“尽管从头至尾,孙少平都没能摆脱所谓的‘社会底层,但从他身上,人们看到了人性的温暖、奋斗的执着、美德的力量。在精神坐标闪耀的世界,他是真正的王者。”

文章的最后一句“在精神坐标闪耀的世界,他是真正的王者”是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检测,而之前的文字是逆向思维的检测,一个“但”字,让其从“社会底层”中脱颖而出,成为精神坐标里的真正王者。

三是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发散性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法,它是从一个目标或思维起点出发,沿着不同方向,顺应各个角度,提出各种设想,寻找各种途径,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方法。

根据美国学者吉尔福特的理论研究:与人的创造力密切相关的是发散性思维能力与其转换的因素。他指出:“凡是有发散性加工或转化的地方,都表明发生了创造性思维。”我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由于个人的阅历、学识、环境甚至于所处阶层立场的不同,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如“什么是幸福”,大可见仁见智,并不能苛求千人一腔。

高考文学类文本的探究题,很多是要求考生发散性思维,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挖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它讲究的是深度。

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选的是汪曾祺先生的小说《侯银匠》,试题的最后一道题是: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这是检测考生对作品的艺术构思的理解,如果仅仅停留在对一些文句和字词的语言感知上,显然是答不好或者答不全的。小说题为“侯银匠”,所以小说的主旨一定是在侯银匠身上,但作品运用了正面和侧面描写、明写和暗写、实写和虚写等手法,则体现了作者的匠心,答案也就丰富多彩了。所以思维要发散开去,从不同层面去探究这样安排的理由。

这里还要提及一下,高中生表现出来的思维不敏锐、观察不细致、独立分析能力不够强等现象不光表现在阅读上,也还表现在作文中。如审题不当,层次不清,内容贫乏,缺乏丰富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等,这都需要老师们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当然,思维训练的方式方法远不止上面几种,抽象思维的训练,创新思维的训练等等,不一而足,思維能力的训练,不能采取单一的形式,而应该是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其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反应敏捷,积极思维,灵活、准确、严密地表情达意。

总之,思维品质的形成和语感一样,主要靠后天的培养和训练,特别是与学生时期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在大力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如何将语感培养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努力实践的重要课题。一句话,语感培养和思维训练的路还很漫长。

本文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课题《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与思维发展的研究》(批准号G-a/2011/02/18 项目类别 专项课题(资助经费))系列论文之一

[作者通联:江苏清河中学]

猜你喜欢

语感语言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言是刀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