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与做人:立德树人,化育心灵
2015-10-26杨锦辉
杨锦辉
一、生活是源:关注社会,思考生活
无论作文,还是做人,都脱离不了特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因此,在作文命题中紧扣社会热点,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的热情,养成思考、分析社会问题和生活现象的习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是高考作文命题的根本立场和首要原则。全国Ⅰ卷、天津卷、北京卷等在这方面的体现尤为突出。
全国Ⅰ卷所给的材料,触及当今社会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涉及对社会多个层面的考量。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看起来是小事,却存在极大的交通隐患,这是违反交通法规的“新问题”。女儿举报父亲,虽然是出于无奈,却存在家庭伦理的考验和争论:身为人子(女),究竟是应该“大义灭亲”,还是应遵从“子为父隐、父为子隐”这一伦理传统?身为父亲,究竟是以“电话”为重,还是以自身、家人及他人的安全为重?父母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如何做到言传身教、亲身示范?警方发布微博公之于众,固然是为了起到警示他人的作用,但是在网络传播迅捷的时代,如此处理这一特殊案件是否妥当?这样的做法是否在客观上陷女大学生于不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伴随当今社会急剧发展而产生的新问题,都值得我们给以理性的审视和思考。这样一个作文命题,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度很高,可供思考的维度也很丰富,具有较为广阔的思辨空间和较高的思辨价值。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各种新潮词语、网络用语不断地涌现出来,而中小学生往往是接触和使用这些新词的最前沿群体。在这些新词中,有些显得较为积极、阳光,具有很强的正能量;有些则显得较为低俗,负面的因素更多一些;还有一些则是处于中间状态,内涵和外延都不很确定,不同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如何引导学生面对这些时代新词、网络语汇?如何挖掘其中的积极内涵?这也是语文学科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天津高考作文对流行新词“范儿”的阐释与思考,就触及到这个问题。这个命题直接对接学生的话语现场,显得很有亲和力,也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和教育意义。
北京高考作文的微写作部分,要求考生评论发生在首都的不文明现象,重庆高考作文选用了公交汽车等候一位残疾母亲的事件作为材料,都是对当今社会人文关怀意识普遍缺失、文明程度有待提升的一种回应。教育部考试中心卷对阅读意义的思考,很显然是对当前“全民阅读工程”的一个回应。这些直面社会新现象、新问题的作文命题,无论是对学生人格精神的塑造,还是对社会文明的提升和进步,都具有很强的建设性意义。
二、人生观教育:做人常识,立人之本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独立于世、从容应对各种社会事务和人物的现代公民,做人的常识必不可少。
四川高考作文题对“学会做人:我看老实和聪明”的讨论,就具有很鲜明的引导性。当今社会,“聪明人”太多,偷奸耍滑、钻法律空子谋一己之私利者比比皆是,当然,“聪明反被聪明误”、“自食其果”者也不鲜见。何为“聪明”?何为“老实”?虽是老生常谈之题,却有很紧迫的时代意义和社会意义。这个讨论与思考,对于考生人生观潜移默化的影响自是不言而喻。与此类似的,是江苏高考作文对“智慧”的思考。这也是属于“树人”的范畴。何为“智慧”?“智慧”也有真伪之分、大小之别。当今时代,思想解放,价值多元,言论自由,各种“智慧”层出不穷,然而正如老子所言,“智慧出,有大伪”。社会上有“小智慧”者众,有“大智慧”者少,有“伪智慧”者多,有“真智慧”者少。在这样一个时代,即将走入高校或社会的考生如何自处、自适?如何保持自己的人生定力?这也是对其“智慧”的考量。因此,这一命题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北京考题之二由《说起梅花》一文引出作文考题“深入灵魂的热爱”,引导学生对于自然物的审美体验和感悟,既是对考生人格塑造的引导,也是对文化的传承,显得古雅、醇正,化育心灵于无形,具有十分浓郁的人文底蕴。上海作文命题也具有较强的人文关怀,关注到每个人内心中“坚硬”与“柔软”的东西,讨论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造就和谐自我的问题。广东高考作文题以对自然感知的途径、结果的不同,触及凡事有利有弊、要学会两条腿走路、优势互补等问题,对于考生认识社会人生、为人处事都有积极的意义。湖南高考作文题以大树种子的传播作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问题,得到的人生启示也是多样化的,如“求人不如求己”、“穷则思变”、“打破常规、创新思维”等等,这对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具有很现实的、重要的积极意义。
三、价值观教育:人生选择,化育心灵
高中、大学时期是每一位青年学生面临重大的人生选择的时期,也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选择。当前,精神文明建设领域正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活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高考作文中對于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关注,自然是责无旁贷。全国Ⅱ卷、北京卷在这方面的体现最为明显,福建卷对“路”的选择问题也与此密切相关。
全国Ⅱ卷高考作文结合“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给出三位候选人,分别代表科学、工人、艺术三种人生取向,要求考生“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这一命题很明显是在激发考生对人生价值观的思考与选择,作文中必然蕴含着考生对人生价值取向的评判与选择。这一命题覆盖了甘肃、广西、贵州、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江西、西藏、新疆、云南、海南等14个省(自治区),可以说是影响了“半壁江山”,意义自然重大。
与全国Ⅱ卷作文命题异曲同工、不谋而合的是北京高考作文备选题一。此命题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要求考生“自选一位中华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这个命题毫无疑问是关于人生价值观判断和取向的问题,就是要在考生向“英雄人物”的价值观学习、看齐,以他们为榜样,“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这个题的现实意义在于,一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今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课题和重要任务,二是当前社会尤其是在网络世界存在着一股“否定英雄人物”、“抹黑英雄人物”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如果任由其泛滥下去,对青少年人生价值观的影响是可以预见的。在这样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北京高考作文命题作出了回应,意图是很鲜明、直接的。
浙江高考作文题将关于“作文与做人”问题的两方面观点摆在一起,即“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与“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要求考生以此为题作文。无论是文学史上,还是当今文坛,知行合一、文如其人的文人作家是大有人在,文章天花乱坠、行为龌龊不堪的作家也不乏其人。古代诗人如李绅一边写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悯农诗篇,一边却是一个为官酷暴、滥施淫威的酷吏。当今文坛中作家、诗人在职称评定中的各种违规行为、文学奖贿选等等,也是屡见不鲜、司空见惯了。这些都能激发考生思考、直面社会现实的诸多问题:如何看待这样的人和事?自己将来应该如何做?考生在评判和行文的过程中,无疑以其人生价值观的选择为前提的。
福建高考作文命题要求考生围绕关于“路”的几则语录材料作文: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走错了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这些材料毫无疑问地会引发学生对自己“人生之路”的思考:如何走出新路?如何对待走错的路?如何克服“不敢走”的心理困境?命题虽然有些“老套”,也是紧紧围绕“立人”这一终极目标。这一命题对于一线语文教师而言,则具有另外一层的启发意义。这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要关注社会现实,关注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要有胸怀天下、包举宇内的气魄和度量。
四、三个亮点
综观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16套试卷的作文命题,在命题的形式和要求上,有三个很明显的亮点,也可以说是“导向性”或命题趋势,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亮点之一,是全国Ⅰ卷的高考作文命题中指定了采用“书信”形式,这是对作文“文体”的一种硬性要求。尽管这一要求引发了一些网友的吐糟,纷纷表示“不写书信很久了”,但是这种看似“霸道”“非人性化”的要求,也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随着科技、社会的发展,手机、网络等即时交流的工具越来越普及,“书信”这种文体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少了,也渐渐地被人们所忽视、抛弃了。然而,在工作中,写信(邮件)依然是人们用来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规范、有效的书面沟通和书面表达能力,依然是当今社会公民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和必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涉到考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能力。全国Ⅰ卷要求用书信的形式作文,正是对这一“缺失”敲响了警钟。
亮点之二,是北京卷高考作文命題形式多样,给学生的选择机会很多,有效化解了以往考试中“一篇文章定生死”的弊端。首先,写作分为微写作和大作文两个部分,避免了“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也可以多层面、多角度地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其次,每个写作题也有多种选择。微写作有三个题目可选择,偏好阅读经典的考生可以写书评,偏好文学写作的考生可以写诗歌,偏好指点江山的考生可以评论首都不文明现象。大作文有两个题目可选择,一个是“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另一个是“深入灵魂的热爱”。这两个题目,代表两种不同审美风格:前者偏重于英雄情怀,彰显的是阳刚之美;后者偏重于文人情思,蕴藉的是阴柔之美。这样一种命题构成,给考生留下的选择空间是足够的,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个性特质、审美取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同时也体现出命题者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亮点之三,是山东、天津、安徽等部分省市的高考作文命题在要求中明确强调“文体特征鲜明”“明确文体”。这对于纠正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文体模糊”之弊是有所纠偏和补正的。这一命题“导向”,尚需部分命题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用心体会、认真揣摩,从而对平时的作文教学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
综之,以作文为媒介或杠杆,达到立德树人、化育心灵的目标,是中学作文教学和高考作文命题的内在要求,也是对“文以明道”这一传统文论思想在当今时代的继承和发扬。这是2015年全国高考作文给我们带来的重要启示,也是高考作文命题专家们集体智慧的体现。上述三个亮点,可以看作是未来高考命题的新生着力点,也是改变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的着力点。我们在宏观分析的基础上把握住全国高考作文命题的整体趋势,也就把握住了高考这个“指挥棒”,有利于提高我们对作文教学本质的认识,也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学的提升和语文教育的发展。
[作者通联: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