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仅”字字义考辨

2015-10-26周卫红扬州大学文学院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10期

周卫红扬州大学文学院



“仅”字字义考辨

周卫红
扬州大学文学院

摘要:现代汉语中“仅”字只有甚言其少的“仅仅,只,才”一义,而没有甚言其多的“将近,差不多”之义。据此,本文依据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文“仅”字作“将近,差不多”解,借助通用语料库,选取不同时期文学作品中的语句,对“仅”字的古义做重点探讨,进而概括总结出“仅”字字义的演变轨迹,并提出对“仅”字释义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仅字义“仅仅,只,才”“将近,差不多”

一、引言

郭锡良版《古代汉语》载入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文,其中有这样一句“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郭先生对“仅”的注解为“副词,将近,差不多达到的意思”。《古汉语字典》将“仅”分为两个读音,一为jǐn,副词,意为“仅仅;只才;不过。”如《项脊轩志》:“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中“仅”就作“仅仅”解。一为jìn,副词,几乎;意为“将近;差不多。”如《柳毅传》:“后居南海,仅四十年。”中“仅”就作“将近,差不多”解。可见,《庐山草堂记》一文中的“仅”应读作jìn,释为“将近;差不多。”

追溯我国古代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其对“仅”的解释也只有一读,并无分别。《说文》(卷八上人部):“仅,材能也。从人堇聲。渠吝切。”①段注:“材,今俗用之才字也。”②《玉篇》:“仅,才能也。”郭在贻先生在《唐诗中的反训词》中的分析甚为精到,他指出:“才能也者,犹言刚刚够得上,从‘刚刚’这层意思引申,仅字便有甚言其少的意思;从‘够得上’这层意思引申,仅字又有多、余、庶几的意思。”“仅”字在唐代有多、余、庶几之义,前人多有论述。如清人王士祯《香祖笔记》(卷二):“仅字有少、余二义,唐人多作余义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卷八上人部):“唐人文字,‘仅’多训‘庶几’之‘几’。”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仅,庶几之辞。”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说:“‘仅’字在唐代是‘差不多达到’的意思。它是甚言其多,不像近代的‘仅’字甚言其少。”③郭在贻先生说:“‘仅’字在唐代不仅甚言其少,有时它也甚言其多。”至于“仅”字在唐代有无言其少之义,众多学者存在意见的分歧,像上述王力先生就认为“仅”字在唐代仅有一义,而多数学者是持二分说,但大多数情况下作“将近,差不多”解。

二、唐代“仅”字字义考

笔者试通过查找通用语料库,在古代汉语语料中找出有关例句,来阐述唐代“仅”字的意义。例如:

(1)五月十七日,吐蕃于剑山、马岭三处开路,分军下营,仅经一月,进军逼台登城。(《旧唐书》)

(2)或寻为篡夺,或仅传子孙,咸非令终,盖其宜也。(《旧唐书》)

(3)楷目不知书,手仅能执笔,其文罗衮作也。(《旧唐书》)

(4)粗细才盈手,高低仅过身。(《全唐诗》)

以上四句均有“仅仅,只,才”一义,由具体句义可知,例(1)是言其时间短,例(2)是言其范围小,例(3)是言其功效少,例(4)是言其高度低。虽是描述的不同层面的事物性状,但都是用一个副词“仅”字来强调“仅仅,只,才”的含义。

又如:

(5)半年烧劫,仅十五州;两火转斗,逾七千众。(《旧唐书》)

(6)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全唐诗》)

(7)仅四更,方不闻其声。明旦,果大雨。(唐·郑还古《博异志》)

(8)须臾,骨肉皆碎,仅欲成泥。(唐·牛僧孺《玄怪录》卷二)

以上四句均可翻译成“将近,差不多”,多数学者认为这是“仅”字言其多的表现,正如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文中“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的“仅”也作此义解。但笔者认为仅仅就“将近,差不多”这个翻译,我们不能说“仅”就有表达“言其多”之义,而之所以学界都普遍认为“仅”有“言其多”之义,是因其所处的整个句子语义所带来的附加成分的解释说明。能作“将近,差不多”解的语句其中往往蕴含对比或对偶的成分,如:例(5)是时间上的“半年”与数量上的“十五州”有对比,通过“时间之短,而烧劫地域之多”这一语义来赋予“仅”字以“言其多”之义;例(6)是诗句中较为典型的对偶句,所描述的两个对象分别为“江国”和“山城”,所描述的性状分别为“千里”和“百层”,中间分别用两个副词“愈”和“仅”来修饰,根据句义,“愈”和“仅”可作同义词解,“愈”本为“超过”,“仅”本为“将近,差不多”,因“愈”和“仅”同义,此处的“仅”又被赋予了“言其多”之义;例(7)是时间上“四更”与“方不闻其声”形成对比,意在说明时间已经很晚了,与“明旦”很接近,由此也可说明用“仅”附在“四更”之前,强调时间之晚,也可勉强引申理解为是言其时间之多。

虽然以上四句均可翻译成“将近,差不多”之义,但笔者认为前三句和后一句是有区别的。在语义上,前三句可根据句义,“仅”或多或少都可引申为“言其多”之义,但后一句就无此含义。例(8)“仅”只可释为“将近,差不多”,而没有所附加的“言其多”之义。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笔者认为是与“仅”后面所接的成分有关的。当“仅”后接一般表示数量的词或短语时,由于句义存在对比或对偶,“仅”有“言其多”的附加义;当“仅”后接时间名词时,可通过进一步引申或推测,得出“仅”有“言其多”的附加义;当“仅”后是非数量名词(短语)或时间名词(短语)时,“仅”就只解释为“将近,差不多”的副词义,而不具备“言其多”之义。

总之,在唐代,“仅”的“仅仅,只,才”和“将近,差不多”二义是并存的。至于究竟是作何义解更为恰当,需要视具体语义和语境而定。

三、其他历史时期“仅”字字义考

“仅”字字义的变化经历了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张永言先生曾对此作出一番详细的阐释,其在《词义演变二例》中指出:“‘仅’字在魏晋时代已经用于‘甚言其多’。……降及宋代,‘仅’字除了‘甚言其少’外仍然常常用来‘甚言其多’,跟唐代一样。……看来‘仅’字‘甚言其多’这一用法渐趋消失,而‘甚言其少’这一用法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成为这个词在近代汉语中的主要意义乃至唯一意义,这大约是南宋以后的事情。”

据此,笔者根据不同时期对“仅”的使用情况做一番探讨。

从词义引申路径来看,早期“仅”一般只用做形容词和副词,分别表示“少”和“才、只”,如:

(9)今天降祸灾于周室,余一人仅能守府。(《国侨·阎语中》)

(10)四战之后,赵亡卒数十万,邯郸仅存。(《战国策》)

(11)故圣人虽有其志,不遇其世,仅足以容身,何功名之可致也!(《淮南子》)

例(9)表示“少”,例(10)和(11)表示“才,只”,分别是说明数量之少和程度之低。

魏晋时期《昭明文选》对“仅”的注解如下:

何休公羊传注曰:仅,劣也。

何休公羊注曰:仅,才也。

何休曰:仅,方也。

贾逵国语注曰:仅,犹言才能也。

可见,魏晋时期,“仅”多作“少,只,才”解,具体运用可见以下几个例句:

(12)服黄精仅十年,乃可大得其益耳。(《抱朴子》)

(13)密一战破之,长恭仅以身免。(《北史》)

宋代跟唐代一样,“仅”不仅作“少,只,才”解,还作“将近,差不多”解,如:

(14)钩求得之,疗救仅免于死。(《后汉书》)

(15)辙言:“自罢差役仅二十年,吏民皆未习惯。”(《栾城集》)

其中,例(14)中“仅”均可作“只,才”解,例(15)则作“将近,差不多”解,可见,宋代“仅”字二义也是并存的。

但及至元明清时代,“仅”字的“将近,差不多”义已逐渐消失,而“少,只,才”义则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16)会以疾卒,不果,年仅一十有七。(《元史》)

(17)以足天将暮,仅余二矢。(《明史》)

笔者借助通用语料库查询到元明清时代“仅”的使用共为881例,其中多数作“少,只,才”解,如以上几句均如此义,而仅有少数几例仍作“将近,差不多”解,如“庚戌,以四川民仅十二万户,所设官府二百五十余,令四川行省议减之。”一句中“仅”仍是“将近,差不多”,甚言其多之义。

到了现代,无论是书面语还是日常口语中,谈及“仅”,人们只有一种理解,即表示甚言其少的“只,才”,相当于古代汉语中的“但”。笔者通过语料库的检索,发现现代汉语通用语料库中共收含“仅”字句1494例,且均作“仅仅,只,才”解。在此,仅举两例加以说明:

(18)电话公司还为会议专门安装了6千多条电话线路,仅此一项费用就达360万美元。

(19)实践证明,仅以学习传统教材的考分来衡量大学生的成绩是不行的。

四、结语

唐代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文的“仅”作“将近,差不多”解,其中蕴含着甚言其多之义,这与我们今日所通常理解的“仅”的“仅仅,只,才”的甚言其少之义似乎相违背,因此,本文据此运用一些具体语料主要说明“仅”字在唐代二义普遍共存的现象,并由此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仅”字的字义,概括出“仅”字字义演变的一般轨迹:早期的“仅”只有一义,即“仅仅,只,才”;到了唐宋时期,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均运用了“仅”的“将近,差不多”一义,“仅”字二义并存,并且地位是相当的;及至元明清,“仅”的“将近,差不多”一义已逐渐消失,而“仅仅,只,才”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发展至今日,“仅”已完全只作“仅仅,只,才”解,对其““将近,差不多”之义已通常释为“古义”。

知晓“仅”字在不同时期的字义,在阅读具体文学作品时我们可以正确把握文章的内涵,比如当阅读唐宋文学作品时,我们尤其需要注意“仅”字究竟是言其少还是言其多,若想正确判断,必须根据具体的语境作进一步分析,切不可依据现代汉语中的“仅”字字义妄下结论。

注释

①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2013.

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③王力.汉语史稿[M].中华书局,2006.

参考文献

[1]郭在贻.训诂丛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马清华.词义变化的动因[J].松辽学刊,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