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河南乡土文学的民族性

2015-10-26郑琳娜郑州财经学院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河南乡土作家

郑琳娜郑州财经学院



浅析河南乡土文学的民族性

郑琳娜
郑州财经学院

摘要:20世纪以来,文化发展主要以“现代”为主题,民族文化则围绕着“乡土”展开,虽然市场经济下,乡土文学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城市文海开始取而代之,成为主流文化;尽管如此,中国的乡土文化历经几千年,已经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血脉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社会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和思想的冲突和碰撞,这些都写在了乡土文化的历史之中。河南是传统的中原地区,历史文化交替更迭,在这样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河南乡土文学,作品主要是对乡土文化、宗法秩序、乡土生活进行描述,具有十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民族特点。本文通过对河南乡土文化的阐述,深入分析了中国的乡土文学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河南乡土文学民族性

一、发展流变中呈现的民族性

在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发展中,由于受小农经济和发展失衡的影响,我国的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鲜明地乡土特色。乡土文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文坛上涌现出一大批描写农村生活和农民疾苦的作品,比如废名、沈从文、鲁彦等乡土作家。他们对我国的乡土民俗风情和文化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描写,充满了乡土气息和民族风貌,民族文化精神气息十分浓厚,是现代民族文化特色的真实写照,在表达民族的性格、心理和精神上具非常大的优势。20世纪以来,一些具有典型的乡土文化气息的作品逐渐出现,如沈从文对湘西世界的记忆,赵树理对山西民俗风情的描写,贾平凹的陕西系列,刘震云的河南乡土小说都具有十分鲜明的乡土气息,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在人物的形象、故事情节和语言风格以及思想内容上无一不体现出十分强烈的中国气派。新文化运动开始后,一大批河南作家开始在文坛上冉冉升起,如冯友兰、姚雪垠、任访秋、曹靖华、刘心皇、魏巍等。李准用笔墨描绘出了一幅幅描写农民新生活的美丽花卷。此外还有魏巍的作品《地球上的红飘带》、姚雪垠的作品《李自成》和李准的《黄河东流去》等;张一弓的作品《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和《春妞和她的小嘎斯》,这些作品在题材上大胆创新,勇于打破道德的枷锁,表现了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到了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河南地区,乡土文化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很多优秀的作品广泛获得了人们的认可,比如说张有德的短篇小说《辣椒》、田中禾的《五月》、叶文玲的《心香》、李佩甫的《城市白皮书》、墨白的《寻找外景地》、张宇的《疼痛与抚摸》等。河南的乡土作家们,在创作精神和创作视角上推陈出新,运用一种独特地方式描述了中原文化的神秘和魅力,在文学层面描述了当地农民的生存环境,在创作上,更加壮丽辉煌。河南的乡土作家,运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和浓厚的主观意识,在描述记忆中的家乡、黄河、民族和苦难上,表现出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乡土文学大多是用笔做武器,深刻地批判了农村的封建和愚昧,揭露国民性格上阴暗的一面,这些都是站在乡土文化之外来看待乡土文化的,李准则不同,他将自己放在了与农民平等的位置,平等友善地看待他们,用幽默和朴实的语言风格来塑造农民形象,比如说在他的《黄河东流去》一书中,运用写实精神,将历史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运用文字描绘出了精彩绝伦的历史画卷,深切讴歌了农民在旧社会遭受苦难的时候,所表现出的那些勤劳、善良、朴实、淳厚的美好品质。刘震云是河南地区乡土文学的典型代表,他从小在贫困的农村生长,乡土情怀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深深地刻在了他的灵魂上,农民获得了他最大的同情,在他看来,农民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和排斥的,遭受的损害也是最多的。小说《塔铺》塑造了广阔的历史背景,在这一背景下揭露了农村愚昧落后和丑恶的本质源于物质贫困和精神启蒙两个方面。《故乡面和花朵》的作者运用反讽的方式,描绘出了在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农民所扮演的悲剧色彩,他们一直处于殉葬的状态,用他们的角度,深切讽刺了崇高、庄严、英雄和强者们。

二、情感表达上呈现出的民族性

中国的传统文学中,思乡和亲情占很大一部分位置。1990年后,在当代文坛中,活跃着一大批乡土作家,这些作家大多数是河南人,他们生长在农村,对农村、质朴的农民和浓厚的乡情,有着深刻地了解和依恋,这些记忆时常萦绕在他们心中,构成了他们与农村斩不断的联系。到了现在,虽然很多乡土作家离开了农村,但是风土人情和乡土文明也撞在了他们的记忆中,一直伴随着他们的文学创作过程,这些被称呼为“乡土情结”。首先,“乡土情结”就是人们对故土安逸和绚丽的生活的依恋,当前许多作家离开了宁静的农村。来到了喧哗的城市中,但他们的心灵永远留在了农村的宁静和安逸的生活中。在《走出盘地》和《21大厦》中就对作家离开家乡复杂的心情进行了描写,他们从来没有放弃对家乡的思念和依恋。在《梅妞放羊》中对乡土风景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描写,“南风带了熏气,大麦黄芒,小麦也快了。梅妞掐两穗小麦,在手里揉揉,吹去糠皮……”,这样的宁静和美好,不仅让人们回忆起了乡村生活的场景,勾起了他们解甲归田的心理,这些都体现了河南籍乡土作家虽然离开了自己成长的故乡,但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故乡。其次,“乡土情结”还体现了河南乡土作家对河南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注,体现出乡土作家独特的人文关怀。比如阎连科的《受活》对河南农民在各种灾害面前进行了描写,表明农民在天灾和人为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遭受了一般人无法承受的苦难。天灾人祸无法避免,但是地方政策和政府对农民的剥削使农民在重压之下无法喘气。这些都体现了河南乡土作家对河南底层人民的深切关注。但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河南的乡土文学逐渐被经济社会发展代替,这些对河南乡土文学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现实意义作品是阎连科的《丁庄梦》,在书中县领导们为了发家致富,不断鼓励百姓们卖血换钱,但是百姓却都得了艾滋病,丁庄就是在这样复杂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灭亡了。作者通过对河南农民的观察,对人性的恶劣进行了批评,对伦理道德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体现出作者对农民劣根性的思考和批判。刘震云的作品《一地鸡毛》真实反映出了20世纪90年代人民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农村的传统道德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三、思想主题上表现出的民族性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由于受封建社会的影响,官本位思想占据着统治的地位,官员作为整个社会的中心和主体地位,人们无不以官为尊,以官为重和以官为荣,从而热切追求特权生活,在他们看来,升官能够发财,能够光宗耀祖。河南位于中原地区,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连年遭受战祸,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心理上,战乱的阴影总是笼罩着他们,所以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畏官的种子。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同时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导致官本位思想成为河南乡村社会的主导思想。很多农民将光宗耀祖、升官发财和衣锦还乡作为最高的奋斗目标。河南乡土作家中农民出身的典型代表就是刘震云、阎连科和周大新,他们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能够深切体会到农民生活的艰苦,在作品中描绘了一大批的小人物,这些小人物为了升迁和做官费尽心机和钩心斗角,在官场得意的时候翻云覆雨,失意的时候抑郁寡欢,深受官本位思想的荼毒。

周大新在《向上的台阶》中讲述了一个为做官而奋斗的小人物廖怀宝,在面临当官和娶姁姁的选择时,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做官,因为做官后就能够随心所欲。无所不为,能够减轻他的痛苦和弥补他的损失,第二次面临婚姻的选择时,他宁愿娶一个寡妇而放弃了黄花姑娘,就是因为寡妇有一个哥哥,而这个哥哥能在他的仕途中提供帮助,阎连科的《瑶沟人的梦》中,主人翁为乐当上大队秘书,心甘情愿在村支书家里给他们正在生产的母猪守夜,六叔竟然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支书的侄儿,在明明知道支书的侄儿是瘸腿的情况下。在欲望的支配下,在能够当官的诱惑下,这些人罔顾人伦,将亲情、爱情和良心统统抛诸脑后,在权力的游戏中,为了权力,什么都能够抛弃。如李佩甫的《羊的门》中,呼天成将逃荒的秀丫强行许配给老光棍孙不袋,如此一来,孙不袋心甘情愿地成为了呼天成的走狗和奴才,唯一的牺牲品就是无辜的秀丫,不仅常年满足呼天成的特殊需要,甚至在自己年老时,不得已献出了女儿小雪。小说《黑猪毛白猪毛》中,里边的镇长撞死了一个人,本应受到法律的制裁,结果吴家村的村民争先恐后的替镇长坐牢,被撞死人的那家人,却谎称儿子是夭折的,还要把另外一个儿子认给镇长做干儿子。农民们在畏官的驱使下,甘心选择低贱,宁愿牺牲自己的尊严和一切过着卑微的日子。阎连科曾说过,人们都在批判农民的麻木不仁,虽然批判的没有错,但是,麻木却是农民对抗社会不公的唯一的方法,也是他们能够活下去的唯一的武器,这也体现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深入观察和体验。

四、结语

乡土文学是我国文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是传统的中原地区,历史文化交替更迭,在这样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河南乡土文学,河南乡土作家主要是对乡土文化、宗法秩序、乡土生活进行描述,具有十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民族特点。河南的乡土文学的作家们从生活实际出发,深切关注民生,批判不公和彰显民族责任感,用笔做武器,在乡土文化逐渐没落的今天,记录下民族传统文化的信息,河南的乡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彰显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因此,河南乡土文学在我国乡土文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希望河南乡土作家创造出更多的优秀的乡土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过程中的农民意识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

[2]王露璐.乡土伦理:一种跨学科视野中的“地方性道德知识”探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王敏,郭新和.新时期河南作家研究[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4]张溪潺.中原作家群对河南文化建设的作用研究[J].芒种,2012(12).

猜你喜欢

河南乡土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芬芳乡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