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2015-10-26广东省深圳华侨城医院518053庞兴玲袁季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20期
关键词:胎龄产科母婴

广东省深圳华侨城医院(518053)庞兴玲 袁季兰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产科护理也随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树立“以产妇为中心,以健康为导向”的优质模式已成为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同时,现代产科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加强住院产妇的基础护理工作,也应通过不断的健康教育及咨询服务,向其传授育婴技能,促使产妇及其家属可快速地接纳新生儿,适应并承担起新角色的转变。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一种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它将保证母婴健康作为护理基础,着重强调了人文关怀及技术服务的双向服务,充分体现出产科优质护理服务的特点[1][2]。2014年1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产科对180例分娩产妇实施了母婴床旁护理干预,收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月(已开展母婴床旁护理)期间于我院产科分娩的180例产妇作为研究组,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月(未开展母婴床旁护理)期间收治的18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产妇: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6.4±3.5)岁;其中阴道分娩120例,剖宫产60例;研究组婴儿:男90例,女90例;胎龄37~42周,平均胎龄(40.2±1.2)周。对照组: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26.5±3.6)岁;其中阴道分娩118例,剖宫产62例;对照组婴儿:男95例,女85例;胎龄37~42周,平均胎龄(40.4±1.3)周。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初产妇,排除有躯体疾病或有精神疾病者。在产妇年龄、分娩方式、婴儿性别、胎龄对比中,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婴儿脐带消毒、集中沐浴、预防接种,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做好出院指导工作。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包括:①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知识、综合素质及操作技能培训,使其能够承担起母婴床旁护理工作。②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对其进行阶段性、有计划地一对一宣教,为进一步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③产妇分娩后,新生儿的全部护理操作均在母亲床旁完成,且注意保证室内环境的安静、整洁,调节好室内温度及湿度。④对产妇进行针对性指导,主要内容为分娩后护理须知、饮食指导、活动指导、卫生指导、胀奶护理、乳汁分泌不足的处理、喂养姿势、喂养方法指导、扁平乳头处理,以及新生儿哭闹护理、尿布更换、皮肤护理、五官护理、臂部护理、婴儿洗澡方法讲解、打嗝吐奶护理、保暖方法、预防接种宣教、早教方法、添加辅食及计划免疫等。护理人员对产妇进行一对一地讲解及操作演示,同时邀请产妇及其家属共同参与,并在操作过程中给予指导与强化训练。

附表 两组产妇健康知识问卷、护理技能考核及满意度调查问卷的评定结果

1.3 观察方法 自拟健康知识问卷、护理技能考核及满意度调查问卷,观察对比母婴床旁护理的实施情况。①健康知识问卷满分为100分,共50题,每题2分,最终分数在60分及60分以上者为合格,反之为不合格。②护理技能考核是指产妇出院前,由护理人员对其护理技能(产妇乳房护理、喂养护理及新生儿皮肤护理、洗浴护理、抚触护理等)操作进行考核,满分为100分,75分及75分以上为掌握,60~74分为基本掌握,60分以下为未掌握。③满意度调查表满分为100分,内容包括护理人员工作态度、操作能力、健康教育、产妇需求的满足情况、综合素质水平。80分及80分以上为护理满意,反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5处理与统计,计数资料以n及百分率表示,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产妇健康知识合格率、护理技能掌握率及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4.44%、83.33%、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44.44%、84.44%,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附表。

3 讨论

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与完善,人们对于产科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调查显示,多数产妇及家属对于健康护理具有较高的需求,且希望能在院内获取到更多的监护权、隐私权、参与权、知情权及选择权[3]。因此,探寻一种优质的产科护理模式,满足产妇的上述需求,保障母婴健康十分必要。

母婴床旁护理属于产科新型的护理单元,它不仅充分满足了产妇的心理需要,同时也更符合新生儿的护理特点。此外,床旁护理为初产妇提供了掌握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机会,在增长了护理知识的同时,也拉近了护患间的距离,提高了产妇及其家属对医疗行为的信任程度。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妇健康知识合格率、护理技能掌握率及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4.44%、83.33%、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44.44%、84.44%(P<0.01),这与许多研究结果相一致[4][5]。可见,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笔者对其优势总结如下:①实施传统的产科护理时,产妇及其家属十分担心孩子喂错药、打错针,甚至抱错等情况,而母婴床旁护理可以直接让产妇了解新生儿的情况,消除了她们的猜疑与担忧,避免了因误会所致的医疗纠纷。②母婴床旁护理时可以指导产妇共同参与新生儿各项护理操作,使其在心理上得到幸福感与满足感,不仅减少了产后不良情绪,同时也为出院后的护理行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6]。③护理人员在行各项床旁护理时均会与产妇认真核对操作内容,且避免了新生儿的推进推出,显著降低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保障了新生儿的安全。④母婴床旁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自律性及技术操作能力,这也促使护理人员不断提高基础知识及护理水平,提升护理效率。

总之,母婴床旁护理可以有效强化产妇对健康知识及护理方法的掌握程度,提高护理满意率,应用效果显著,适于推广。

猜你喜欢

胎龄产科母婴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