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纳美芬和利多卡因预处理抑制舒芬太尼引起的呛咳

2015-10-26山西省肿瘤医院030000王宏王根才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20期
关键词:阿片利多卡因插管

山西省肿瘤医院(030000)王宏 王根才

应用舒芬太尼静脉诱导可能会导致部分患者出现呛咳,影响气管插管的顺利进行,尤其是年轻女患者。舒芬太尼诱发呛咳大多持续时间较短,程度较轻,但有时呈爆发性发作,需要紧急处理,否则会导致严重并发症[1]。因此预防和减少舒芬太尼诱发的呛咳对病人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因乳腺癌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排除标准:体重指数大于30kg/m,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手术前2周内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有哮喘病史或慢性咳嗽病史;一共纳入患者11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实验一组(D1组)38例和实验二组(D2组)34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和麻醉深度指数BIS,开放手背静脉通路,输注醋酸林格液速度为6~8ml/(kg.h)。D1组静脉诱导前纳美芬0.2ug/kg静脉滴注,D2组纳美芬0.2ug/kg+2%利多卡因3ml静脉滴注,对照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3ml。静注完毕后,三组患者均给予0.3ug/kg舒芬太尼,3秒钟内注射完毕,1分钟后注射丙泊酚1.5mg/kg,顺式阿曲库铵2mg/kg,后气管插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潮气量8ml/kg,呼吸频率13次/min,维持呼末二氧化碳在35~45mmHg,丙泊酚5mg/kg持续静脉泵注,舒芬太尼10ug/h间断静脉推注,每半小时间断注射顺式阿曲库铵3mg,维持麻醉合适深度。

1.3 监测指标 由一名不知药物使用情况的麻醉医师记录注射舒芬太尼1min内呛咳的发生情况,(1~2次为轻度,3~5次为中度,大于5次为重度)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分析采用SAS8.1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数值变量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方差齐时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Tamhane检验。计数资料使用M表示,使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统计学分析。组间有序变量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三组患者年龄、性别、ASA分级和BMI等一般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按规定顺序完成气管插管。

2.2 三组患者的呛咳发生情况 三组呛咳发生率分别为27.0%、8.3%、6.2%。与对照组相比,D1组和D2组总呛咳发生率和中重度呛咳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具体见附表。

附表 各组发生呛咳的情况

3 讨论

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阿片受体激动剂,属于阿片u受体特异性激动剂,静脉用药时其镇痛效果是相同剂量芬太尼的10倍[1],全身麻醉诱导时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优势。但是全麻诱导时静推舒芬太尼可出现呛咳反应,发生率为15%~37.5%,会导致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对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能产生严重并发症。目前舒芬太尼在麻醉诱导时发生呛咳的机制还不是太清楚,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①静推舒芬太尼引起胸壁顺应性降低,肺通气困难和声门紧闭,呼吸肌呼出的气流突然冲开紧闭的声门而诱发呛咳反应,②阿片受体二元论:Karlsson等发现阿片类药物作用于豚鼠的气管支气管树中的u和k受体产生镇咳和抑制支气管反射性收缩,可能在人类气道内存在介导呛咳的阿片受体(如u受体),参与了舒芬太尼诱发呛咳的作用。③气道高反应等在舒芬太尼诱发呛咳中也有可能有相关作用。

通过本实验证明了全麻诱导前给予小剂量的纳美芬和利多卡因可以有效抑制舒芬太尼诱发的呛咳反应。利多卡因为酰胺类局麻药,其抑制呛咳反应机制可能为抑制脑干功能和阻断气管内和咽喉部的外周性呛咳受体有关。

猜你喜欢

阿片利多卡因插管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基于阿片受体亚型的药物研究进展
阿片受体类型和功能及其在猪脑中的个体发育特点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约诊间疼痛和预防肿胀中的作用
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