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率

2015-10-24梁光琰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7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教学效率教学方法

梁光琰

【摘 要】政治教学重在传授思想,贵在令学生掌握并运用政治思想为社会做出应做的贡献和为国家尽到应尽的义务。在传统政治教育下,高中思想政治被教成了死记硬背的乏味学科,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想实现新课改的伟大理想,就要求政治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永不懈怠,不断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与学生沟通,通过各种适宜的方法和途径正确引导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好政治的思维方式,最终达到有效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率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教学效率;教学方法

在高中政治课程中,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很重要。拥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成熟的价值观,可以为学生塑造积极乐观的心态,让其乐于主动学习,这将帮助他取得较佳的学习成效。在新课改的革新浪潮中,高中政治教学观念得到了革新,同时对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为给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跟上时代和社会前进的步伐,高中政治教师需要严于律己,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和技巧,以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效率。

一、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

教与学本来就相辅相成,只有互相融合促进才能达到明显客观的教学效果,而课改一直强调学生理应作为课堂主体,教师要竭尽所能去做好课堂引导者。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环境是建立在教师的合理组织和管理基础上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管理和设计时应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只有在和谐教学和学习环境中,学生身心可以得到放松,注意力集中时会更加专注,学习效果自然就会事半功倍。此外,和谐的教学环境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效率。

二、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自身的引导者地位,而不要仅仅把自己所扮演的教学角色自定为纯粹的传授者或讲述者。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发挥引导作用的同时,还应多注意学法指导,这样才有利于新课改的发展和推进,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注重学法指导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指导预习环节中的学法。预习是政治学习最初的阶段,教会学生如何预习把握重点知识,多进行预习前指导。通过这些形式,学生会提前融入课程学习中,解决一些基本或简单的知识学习问题,节省课堂时间。

第二,开展课堂学法指导。在听课过程中,学法指导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学习教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针对同一问题时学生和教师的不同思维方式等。

第三,注重复习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及时复习,并教给学生一些节省时间、效果明显的复习方法和习惯。

三、创新课堂教学思维,优化教学方式

要搞活课堂气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键在于教师对于教学本身的理解和对课堂所持的态度。在教育发展的大形势下,以前“老师教、学生听”的古板模式应该得到相应的改变。

要做好教学模式的彻底转变,就要先让教师转变教学思维,打开自身创新教学的思维,以创造性的思维打造出新思维课堂。在这类课堂中,讲究课堂上的抉择可以灵活转换,而不再是师生间固定的角色。若课堂时间允许,上完新课后,可以把时间交给学生作为自由发言时间,锻炼学生自主思考,将对课程的理解或是知识点的理解说出来分享给其他同学,这对教师实施下一步教学可能提供时机教育。总之,只有打开开放性创新课堂教学的思维,是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就能在打破已有的教学模式陈规上,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引入现代信息手段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

如果将多媒体技术用于政治课堂教学,并与课堂教学流程融为一体,就能改善教与学相辅相成的效果,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图画、实物、影视显现等方式展示具体对象,这样既形象又具体,学生易于接受,并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提问和思考。高中政治课虽然有点难,需要理解记忆的知识点也多,但高中政治学科依旧是一门为学生高段学习打基础的学科,教师要做的不能是向学生死板地灌输知识,而是要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利用好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这样能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例如:在讲一国两制那一课内容时,我用了两个片段,一个片段是“中英政权交接仪式”,另一个片段是“中葡政权交接仪式”,这是运用多媒体的一大好处,可以真实重现当年香港、澳门回归时的真切情境,这能强有力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政治教学中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必将大力优化政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五、开展综合活动课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补充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是,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教育引导下参加一些自主动手参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的同时重视实践。教师是否能上好综合实践课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在这门课上让学生得到最大的活动体验,并在体验和探究过程中得到成长,然后在不断参与活动中慢慢学会融入社会,学会认知重塑自我。在上这门课时,教师要提前思考好学生活动主题、项目、课题和活动过程,并指导这些任务能彻底贯穿到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中,实践结束还要加强总结和交流指导。在活动刚开始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收集整理资料,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找到相关的课程资源,好结合实例给学生做一些实例训练,这些训练包括如何使用文摘、百科全书等工具书,访谈时如何做笔记,访谈后如何整理分类资料等。在做活动总结时,要教会学生多对活动自身体验和认识以及收获进行交流总结与反思。在指导学生撰写综合实践活动报告时,先是要求学生对搜集来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然后在组员之间多探讨交流,最后得出活动结论才写进活动报告。因此,做好高中政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相关工作,可以更好地转变学生学习政治学科的方式,也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还可以令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朱慕谷.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黄蓉生.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邝丽湛.谈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1997(4)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教学教学效率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巧妙选择生活化情境,助推高中政治教学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