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治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5-10-24王尧林
王尧林
【摘 要】时事政治引入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是中学政治思想工作的新要求,符合教学改革的目的,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有助于学生提高对社会现实的分析能力。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将时事政治予以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分析能力,提高时事政治的教育性与实践性。
【关键词】时事政治;初中政治教育;引入
时政教学即时事政治、政策教学的简称,其主要是指初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围绕国际国内近期的新闻、热点展开的特色教学。时政教学涉及的范围极广,包括有军事、政治、经济、科技、体育等多个领域。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国的教育部门根据《2012初中时事政治教育材料》的内容,在中学思想政治工作中提出了引入时政教学的新要求,期望能够通过让学生对国内形势、党和国家方针的了解,养成客观、正确分析社会现实的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实践,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加强时事政治应用的必要性更加体现出来。
一、时事政治引入初中课堂的必要性
时政政治是关于社会的经济、文化、科技体育等知识内容,对学生们的学习和适应社会生活有积极的影响。时政政治具有现实性,可结合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时事政治的应用可以降低学生们学习的难点,将教材上的知识面拓展得更加宽广,达到学生们的实际需求。
(1)时事政治引入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符合教学改革要求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较多弊端,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也无法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严重束缚了学生自学能力,究其原因,主要由于政治课堂包含了丰富的理论常识,学生学习时会感觉到枯燥。而教师又大多采取灌输式教学,学生学习十分被动,也无法接受有效信息,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懈怠、懒惰甚至是厌恶思维与情绪。引入时政教学之后,教师以各种新闻时事作为课堂内容,通过讲解现实案例,促进教学活动得以有序开展。而学生通过亲自分析案例,也能从中学到有用知识,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2)时事政治引入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德才兼备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缺少德或者才都会制约个人的全面发展,时事政治属于德育的一部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使之分辨社会事件的好与坏。对于时事政治的关注,在潜移默化之下,有助于学生的思想从量达到质的过程。在信息化时代,人们需要获得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信息,信息的来源渠道也是多样化的,初中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及时了解社会事件,对社会事件的了解可以提高学生信息的容量和信息的加工能力,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
(3)时事政治引入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自觉抵制社会不良诱惑的需要
市场经济正处于不断发展的趋势中,竞争压力尤其明显,许多企业与个人为获取到更多经济利益,会传播一些有害的思想。初中学生处于成长阶段,在行为和心智方面还存在着不成熟的问题,因此容易受到外界思想影响,部分学生就会形成极端主义、个人主义以及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保护中学生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初中政治课堂中必须重视的课题。引入时政教学“选取典型性社会案例当做反面教材,使学生从中领悟到相关知识的同时,对自身进行反思,防止误入歧途”并使学生的法律修养得以有效提升。
二、时事政治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兴趣是吸引学生最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若是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可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现在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若把新鲜、新颖的事引入课堂就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在政治教学中!若是将时事政治引入课堂,学生就会对政治产生的浓厚兴趣。由于现如今是一个信息时代,学生每天可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但是很多时事政治信息学生并不了解,对其存在疑惑,若是这种疑惑不能够较好地解决,则会影响学生对政治学习的态度,因此,教师要可将一些时事政治纳入课堂中进行讲解与剖析,让学生从中获取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在政治教学中引入时事政治,向学生讲述一些热门话题,可在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2)提高时事政治的教育性与实践性
为了更好地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加强时事政治的应用,教师必须要加强时事政治学习的习惯,尽可能地利用多种媒介和渠道获得更加多元化的时事信息,并结合学生求新的需要和教学理论的实践需要,将所采集的时事政治信息与政治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政治教学之中,着力提高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兴趣,引导其加强对时事的关注,并将理论知识与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事件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政治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吸纳政治理论知识的内涵所在。例如在九年级学习《实践中的一国两制》时,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这一政治理论知识的内涵,教师就可以利用今年香港发生的占中集会事件为切入点,以习近平主席会见香港工商界专业界访京团为例,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坚定不移支持香港依法推进民主发展,坚定不移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从而在教育学生爱国的同时使其更好地理解时事事件带来的实际效果。
(3)培养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分析能力
通过初中政治课程的教学,教师将近期的时事政治内容融入到课堂的授课当中,引导学生们进行正确的分析和理解。例如在学习辛亥革命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由于这部分内容离我们的现实生活久远,学生们很难理解辛亥革命的具体变故和性质,为了让学生们了解事情的两面性,辛亥革命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教师给学生们讲授新的课程内容之前,联系时事政治,进行了举例讲解某某学校的学生考试后的自闭症的问题,引导学生们正确的理解学生们的成绩不好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学生们自己,而且和家长、家庭背景及教师和社会的压力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在马航的事件中,究竟是一次偶然的空中事故,还是由某些国家操纵刻意为之,学生会积极思考这个问题,考虑我国同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通过这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应急发挥并按照正确的方向进行理解、提高学生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及辨析能力,有助于学生们在未来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更好的适应社会、提高自己。
总之,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对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全面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初中政治课堂授课中不仅要重视时政教学,要学会合理地应用时政教学的各种策略。此外,教师在初中政治课堂中还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其价值,通过合理应用多种的教学途径和有效方法,充分地调动中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均能够参与到时政教学当中。
【参考文献】
[1]阚玉柱.时事政治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求知导刊.2015(01)
[2]刘彩彩.时事政治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4(04)
[3]翁剑钊.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策略探讨[J].广东科技.2014(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