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翻转课堂的《Office高级应用》教学改革

2015-10-24熊守丽蒋世华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5期
关键词:微视频翻转课堂

熊守丽 蒋世华

摘要: 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差异及《Office高级应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设计与专业相关的实验内容,制作微测试、微视频等学习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推进《office高级应用》课程的改革。

关键词: Office高级应用;翻转课堂;微测试;微视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5-0161-02

1 引言

《Office高级应用》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地应用办公软件处理日常事务,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实践中锻炼才能不断提高。

2 《Office高级应用》课程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基本情况

《office高级应用》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部分学生,因学生兴趣、专业和基础不同导致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水平差异较大。表1 是学生在2014-2015学年第2学期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情况的调查表。

从以上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学生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使教师对教学内容难以取舍,讲深了有些学生不会,讲浅了,又有些学生已经掌握,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效率较低。

2) 教学模式

在常规教学中,通常采用“教师教——学生练”的模式来进行。教师先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完成实验内容,最后对实验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这种方式的缺陷是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已经掌握了相应的知识点,学生对讲授的内容不感兴趣,而另部分学生本来基础就不好且课前没有预习,学生会觉得课程内容偏难,难以消化吸收,许多内容需要反复地讲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课堂效率较低。

3) 实验内容和考核方式

实验内容主要依据教学大纲中的需掌握的知识点而设计,与学生的专业结合不太紧密,实验内容没有层次性。部分学生对于实验内容不感兴趣,学习的主动性不高,以应付、完成任务式的心态来完成实验。做实验时只要一遇到问题,首要想到的就是找优秀的学生帮忙做,而不是自己复习理论知识,从中找到解决的办法或问优秀的学生为什么要这么做,反正好像都已完成实验内容为最终目的,不重视实验的过程。题目稍作变动则又无所适从,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

实验考核以接收的学生的实验作业为考核依据,但是在提交作业的过程中,存在部分学生帮同学交作业、复制作业、不交作业等现象,实验考核的成绩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翻转课堂在《Office高级应用》课程中应用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指首先由教师创建教学微视频,学生在家或课外观看视频,完成任务清单中的任务,然后再回到课堂中进行师生、生生间面对面的分享、交流学习成果与心得,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作品展示等,以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的一种课堂形式。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当辅导者、答疑者、指导者,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更高水平的学习和记忆力保留[1]。

我院《Office高级应用》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文字处理、图文混排、Word的高级功能、表格操作、数据处理、幻灯片的制作和设计、数据库操作、绘制图表及办公软件的综合应用等;培养学生 Office 办公软件的操作应用能力,通过对已有相应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生讲解 Office 软件的高级应用技巧及实践应用方法,使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的对文档、电子表格、 PPT 文档、数据库进行处理,为以后各类文档的排版、数据处理、文稿演示等打下基础,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当前一种新兴的、流行的、受欢迎的教学模式。它的出现是数字化时代到来的一种必然成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颠覆了我们所公认的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转移是课前要完成的作业[2]。在教学过程中要从课前、课中、课后、考核四个方面进行改进。

3.1 课前

1) 任务清单

任务清单是由教师设计、用表格的方式来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在上课之前明确学习计划。任务清单主要包含课程模块、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资源、学习方法、教学活动设计等内容。

(2) 课堂上分析讨论问题并完成实验内容

(3) 课后学生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复习和总结,制作作品\&]

2) 微视频和微测试

依据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及实验内容制作微视频和微测试,供学生自主学习。微视频中的教学内容必须要经过精心设计和挑选,其特点是目标明确、泛在学习、短小精悍,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微视频容量较小,其视频格式一般采用主流媒体格式( 如wmv、flv、rm 等) ,以方便学生下载或在线观看,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如时间、地点、知识点等,有针对地选择课程进行有效地学习。

3) 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的设计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目标,结合学生专业特点,设计与专业相关的、趣味性强的实验内容。实验内容一般包含必做和拓展两部分内容,必做部分选择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让大多数学生去完成;拓展部分选择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满足部分学习较好的学生,充分挖掘这部分学生的潜能[3]。

3.2 课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知识的内化发生在课中,课中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角,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辅导者。教师根据课前收集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互动的内容和情境。学生真正成为课中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学习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交流讨论,成果展示等等,最后教师对整个过程进行评价,学生之间也可以互评。

3.3课后

课后,学生及时对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并通过拓展部分的实验内容和微视频进一步学习,将所学这部分知识制作成作品,将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最后,教师会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学生也会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互评。

3.4 考核

目前《office高级应用》的成绩,主要包括平时成绩(考勤成绩和实验成绩)和考试成绩2大部分,其中实验成绩主要以学生所交作业进行考核,缺乏对过程的监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除了期末考试外,考核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会对学生的课前知识传递情况进行评价,如:观看教学微视频情况、微测试的完成情况、是否标记疑惑问题等。同样,教师也会对学生在课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如:学习态度、逻辑思维能力、交流讨论情况、作品质量等。教师还会对学生在课后作品质量进行评价。

4 总结

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明显的提高,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人学习节奏,更好的接受和理解课程,将学习视为积极的活动过程。有利于解决因计算机水平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拓展应用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钟绍春, 张琢, 唐烨伟. 微课设计和应用的关键问题思考[J]. 中国电化教育, 2014(12) .

[2] 苏岩. 微视频发展历史研究[J]. 软件导刊,2011(11):33-35.

[3] 杨立. 分层项目教学的项目设计、实践与监控[J]. 运城学院学报,2011(5).

猜你喜欢

微视频翻转课堂
浅论微视频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
微视频的内容主题发展趋势分析
专题实践活动中的微视频教学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