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影响因素的调查浅析
2015-10-24熊玲玲
熊玲玲
(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内科,江苏 南京 210006)
脂肪肝影响因素的调查浅析
熊玲玲
(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内科,江苏 南京 210006)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中脂肪肝检验结果与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体检4561人做为研究对象,根据体检的化验结果,将体检者分为脂肪肝组和健康对照组。结果 本次体检的自然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比例为22.29%。脂肪肝组的BMI、TG、TC、高血压,糖尿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 脂肪肝发病与超重、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因素有相关性。
健康体检;脂肪肝;检验结果;影响因素
在我国现阶段,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及预防干预措施相对落后,城市居民,特别是较高收入阶层的脑力劳动者中脂肪肝、高脂血症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少动的生活方式的变化也是导致脂肪肝患病率不断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之内分泌的变化,脂肪、脂蛋白合成障碍或肝内脂肪利用减弱时,脂肪累积,肝脏合成磷脂的水平降低,从而导致脂肪肝患者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如不加强运动量必然引起体内脂肪蓄积,严重时致病。脂肪肝已成为一种城市常见病,导致脂肪肝的病因有很多,是肝损伤最早的临床表现,那些能造成人体内脂肪代谢紊乱的因素,都可能引起脂肪肝的发生[1]。我们于2012年1月至12月通过对4561例健康体检者脂肪肝的体检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健康人群脂肪肝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12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4561人做为研究对象,男3185例,女1376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42.4±12.32)岁,根据体检的化验结果将体检者分为脂肪肝组和健康对照组。脂肪肝组1017例男891例,女126例,平均年龄(44.2± 12.37)岁。检验结果均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健康对照组体检者3544例,男2294例,女1250例,平均年龄(41.6±12.14)岁,除3人患有甲、乙、丙型肝炎及肝肾功能不全的体检者。
表1 两组BMI、TG、TC、高血压、糖尿病等比较表
1.2体检标准:所有体检者均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BMI指数>24 kg/m2的体检者划分为肥胖。依据200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标准测量血压。依据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的脂肪肝与酒精性肝病学组指定的酒精性肝病和脂肪肝的诊断标准诊断脂肪肝。血脂与血糖的参考标准:TG≥1.7 mmol/L,TC≥5.7 mmol/L,空腹血糖≥7.0 mmol/L。或已诊断糖尿病并接受药物治疗者为糖尿病。脂肪超声诊断脂肪肝。
1.3统计学方法:依据SPSS13.0统计学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平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次健康体检的人群为自然人群,排除病毒性肝炎与肝肾功能不全的表压体格者,非酒精性脂肪肝比例为22.29%,脂肪肝组的BMI、TG、TC、高血压、糖尿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见表1。
3 讨 论
脂肪肝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肝内脂肪累积过多病理状态,肝中脂质超过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占1/3以上肝细胞有滴质时称脂肪肝[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不节制,脂肪肝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脂肪肝系由多种因素或疾病导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蓄积的代谢性疾病,是常见的弥漫性肝病之一。如果脂肪肝不及时从饮食、运动、药物上进行控制和治疗,它将在短期内进展为不可逆的肝损害,肝纤维化发病率达25.0%,其中有1.5%~8.0%的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3-4]。
从本次调查分析可以发现:脂肪肝的发病与年龄及性别密切相关,基本上表现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发病高峰处于40~60岁,且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可能与激素的作用有关,雄性激素增加内脏脂肪,雌激素抑制内脏脂肪增加。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消耗明显降低,加之此年龄段人群正处于事业高峰期,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比较,对外应酬多,易于造成饮酒量和脂肪摄入量偏高,尤其是晚餐时脂肪的摄入易于被积累,以引起脂肪肝。脂肪肝男性多于女性,也可能与女性注意体型,饮食结构偏素,饮酒少等有关。
血脂的代谢与脂肪肝的发病率有直接的关系,高脂血症患者脂肪肝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血脂正常者,且高三酰甘油血症脂肪肝的发病率比高胆固醇血症脂肪肝的发病率高。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坐少动的工作方式和社交应酬活动的增多,使得营养过剩,当胃肠道长期大量摄取的脂肪和糖分超出机体热量的消耗时,肝内即大量堆积脂肪并释放出过量的未酯化脂肪酸,未酯化脂肪酸是三酰甘油的前驱物质,它的增加可导致肝内合成三酰甘油增加。如肝内合成三酰甘油速度超过了组合为极低密度脂蛋白及泌入血流的速度时,便出现了肝中三酰甘油的堆积,造成脂肪肝。
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影响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病因。一部分脂肪肝患者转氨酶增高,体内过多的血脂可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过多的脂肪酸使肝细胞受到损伤,使肝脏脂肪代谢能力下降,从而损伤肝功能,导致转氨酶升高,早期脂肪肝只是良性病变,这时注意合理饮食、运动可发生逆转,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或干预,有可能发展为脂肪性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由于脂肪肝患者大多无明显的症状,在一般的健康体检时才发现。所以,要对脂肪肝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必须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节制,适度的体育锻炼和年度体检。
高血压与脂肪肝之间的关系密切,多数研究证明高血压是脂肪肝的重要危险因素,与本次调查的结果一致。但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数研究证明了高血压与脂肪肝的发病有密切的相关性,脂肪肝经常伴有代谢综合征的组成成分如高血压,但具体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还不明确。
糖尿病也是引起脂肪肝的一大元凶,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脂类代谢紊乱,体内的葡萄糖和脂肪酸不能被很好地利用,大多数葡萄糖和脂肪酸在肝脏内转变成脂肪而积存下来。有资料显示,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发病率高达41%[5]。
胰岛素抵抗(IR)与糖尿病脂肪肝的发生密切相关。IR是脂肪肝发生发展的基础,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全身性IR,若合并脂肪肝其IR更显着。IR使胰岛素抑制脂肪酶活性下降,使外周组织脂肪分解增加,又导致游离脂肪酸(FFA)进一步增高。FFA可直接经由门静脉排至肝脏,导致肝细胞内产生过多的FFA;胰岛素也可通过抑制肝脏内FFA的氧化和利用而使其脂化致TG升高,使肝细胞内脂肪堆积,形成脂肪肝。反之,脂肪肝可以加重胰岛素抵抗,形成恶性循环,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可能是脂肪肝发生的重要机制[6]。
脂肪肝组BMI升高,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中肥胖者占51.9%,提示肥胖是脂肪肝最主要的相关因素,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是由于血浆胰岛素水平增高,致使血浆中未脂化脂肪酸增高而形成[7]。
脂肪肝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其肝外表现更为严重。最新报道代谢紊乱与恶性肿瘤发病相关[8],所以出现脂肪肝不要认为是现代人常见病,不引起重视,要及时通过运动,调整饮食,禁酒,增加维生素,控制体质量防止更严重疾病。
[1]段吕华,徐月霞.190例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新疆中医药,2010,28(4):F0003-F0004.
[2]范建高,曾民德.脂肪肝的研究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1999,8(2):149-151.
[3]曾德民.脂肪肝[J].中华消化杂志,1999,15(3):164.
[4]王吉耀.脂肪肝的流行病学[J].中华肝脏病学杂志,2000,8(2):55.
[5]唐汇敏,卜言丽,王建安,等.脂肪肝发病率及相关因素的变迁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5):547-549.
[6]颜红梅,高鑫,刘蒙,等.肝脏脂肪含量与胰岛素抵抗及代谢综合征[J].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8):1255-1258.
[7]袁铭,贾国良,王海昌.胰岛素抵抗与血脂在冠心病中的作用与关系[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18):3-5.
[8]范建高.重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肝外表现[N].中国医学论坛报消化.肝病周刊,2011-06-02.
R589.2
B
1671-8194(2015)18-00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