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于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体会

2015-10-24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9期
关键词:肌注宫外孕口腔溃疡

王 博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妇产科,河南 南阳 473000)

对于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体会

王 博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妇产科,河南 南阳 473000)

目的 通过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两种方法总结和分析,提出对于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几点建议。方法从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共60例,分两组各30例,一组口服米非司酮片每次50 mg,2次/天,共3 d治疗,同时单次肌注氨甲蝶呤75 mg,另组口服米非司酮片每次50 mg,2次/天,共5 d治疗,同时单次肌注氨甲蝶呤50 mg。结果第一组26例保守治疗成功,口腔溃疡发生6例,白细胞下降8例,肝功能轻度异常5例。第二组25例保守治疗成功,口腔溃疡发生1例,白细胞下降1例,肝功能轻度异常6例。结论两种方法宫外孕保守治疗成功率无明显差异,第二组发生口腔溃疡及白细胞下降的概率低于第一组。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宫外孕患者中选取适合保守治疗的病例,标准:①无药物治疗禁忌证;②输卵管奸娠未发生破裂;③妊娠囊直径≤40 mm;④血HCG<2000 IU/L;⑤无明显内出血[1]。两组患者年龄、包块大小、血βHC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的一般资料

1.2方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前常规查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四项,肝肾功能,无应用化疗药物禁忌证。一组口服米非司酮片每次50 mg,2次/天,共3 d治疗,同时单次肌注氨甲蝶呤75 mg,另组口服米非司酮片每次50 mg,2次/天,共5 d治疗,同时单次肌注氨甲蝶呤50 mg。两组同时应用止血、止吐、预防感染及保肝的药物。

1.3观察指标:常规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密切监测患者血压、脉搏,注意腹痛及阴道出血情况,每3 d监测血β-hCG值及彩超检查,一周后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晨查房时检查是否有口腔溃疡发生。

2 结 果

60例患者中保守治疗的宫外孕患者中,51例治愈,标准为患者用药后血β-hCG值降低>15%,包块逐渐缩小,治愈率达85%,其中6例应用MTX配伍米非司酮治疗过程中出现持续腹痛,且逐渐加重,彩超提示盆腔积液增多,考虑可能出现异位妊娠流产或破裂而行急诊手术治疗,3例在治疗后复查β-HCG仍持续高值不下降,考虑胚胎继续生长而改行手术治疗。接受保守治疗成功的宫外孕患者出院后继续严密随访监测血β-HCG值直至将至正常。其中失访6例,其余患者血β-HCG值降至正常的时间平均13.8 d,彩超监测附件区包块直径缩小≥1/2的时间平均为14 d,盆腔积液完全吸收平均时间为12.9 d,治疗结束后恢复月经的时间为26~48 d,平均为34 d,其中有20例患者有随访条件且依从性好,于临床治愈后第1次月经来潮干净后3~7 d来我院门诊行输卵管造影检查,其中17例提示双侧输卵管通畅,通畅率85%。第一组26例保守治疗成功,口腔溃疡发生6例,白细胞下降8例,肝功能轻度异常5例,第二组25例保守治疗成功,口腔溃疡发生1例,白细胞下降1例,肝功能轻度异常6例。经严密观察,所有出现的不良反应均症状轻微,且为一过性的,在4~14 d后自行恢复,并未行特殊处理。

3 讨 论

随着婚前性行为人数的日益增多以及青少年人群对避孕知识了解不足,多次流产导致的输卵管炎症从而导致宫外孕的人数越来越多,且患者中有许多属未婚或无子女者,迫切要求保留输卵管功能。HCG是受精卵着床后由滋养层合体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在受精的第6天开始分泌,受精后第8~10天即可测到[2]。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在异位妊娠中,由于滋养叶细胞发育差,卵巢黄体功能也较差,所以其血清β-hCG平均较低,尤其在未破裂的异位妊娠患者中血清β-hCG水平更低。随着诊疗技术的提高以及医师患者对异位妊娠警惕性的提高,多数异位妊娠能够在早期做出诊断,从而使宫外孕保守治疗在临床有了较多的应用,主要方法是肌注氨甲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口服。国外报道成功率为82%~95%,国内报道为86.3%[3]。MTX(氨甲喋呤)是一种叶酸拮抗剂,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应用,主要通过其与人体细胞内二氢叶酸还原酶结合,阻断二氢叶酸转化为四氢叶酸,抑制喋吟和嘧啶的合成,使DNA、RNA和蛋白质合成被干扰,达到抑制胚胎滋养细胞分裂的目的,从而杀死胚胎。但是氨甲喋呤的毒性较大,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口腔溃疡、粒细胞减少、便血、脱发等,少数人可出现全血抑制、肝肾损害、皮肤色素沉着、畸胎、死胎,月经延迟及生殖功能减退等。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对血小板亦有一定影响。米非司酮能与孕酮受体及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通过对孕酮的阻断作用,促进滋养细胞凋亡,使绒毛间质水肿,胚胎变性剥离,最终导致β-HCG水平下降,黄体萎缩,胚囊坏死吸收,氨甲蝶呤配伍米非司酮在治疗宫外孕的过程中起协同作用。.我们在本组实验中第二组应用米非司酮量较大,减少了MTX的用量,同样有效的使异位奸娠绒毛坏死,治愈率同第一组无差异。由于米非司酮通过肝脏代谢,用量大担心的是患者的肝功能受损,而本实验中患者在用药后一周复测肝功能均无明显异常,说明应用此方案并未不妥。通过对两组宫外孕保守不同方案的对比,我们发现二者成功率及对肝功能影响无明显差异,但是第一组发生口腔溃疡及白细胞下降的概率明显增加,虽然未导致不良后果,但是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下,从降低医患矛盾的角度出发,宫外孕保守治疗中我们更倾向第二种方案。

[1]谢幸.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1-109.

[3]欧海燕.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辅以中药治疗异位妊娠[J].中外医疗,2008,15:108-109.

R714.22

B

1671-8194(2015)19-0175-01

猜你喜欢

肌注宫外孕口腔溃疡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宫外孕有哪些症状
鸡内金喷膜剂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
怎样预防宫外孕
改良肌注方法在提高妊娠合并梅毒产妇分娩新生儿肌注成功率中的应用
反复口腔溃疡,是可忍孰不可忍
补充维C治不了口腔溃疡
甲氨蝶呤不同肌注方案治疗异位妊娠的Meta分析
关于宫外孕你了解多少
聚肌胞肌注联合消疣胶囊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