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脊液分流术治疗原发性颅内肿瘤的临床研究

2015-10-24侯本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9期
关键词:分流脑脊液生存率

侯本明

(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医院,吉林 通化 134000)

脑脊液分流术治疗原发性颅内肿瘤的临床研究

侯本明

(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医院,吉林 通化 134000)

目的 本文就脑脊液分流术治疗原发性颅内肿瘤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颅内肿瘤患者116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58例。观察组行脑脊液分流术治疗,对照组行基础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以及术后5年内生存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5年内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脑脊液分流术应用于原发性颅内肿瘤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原发性颅内肿瘤;脑脊液分流术;临床效果

原发性颅内肿瘤是脑外科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1]。我院对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16例原发性颅内肿瘤患者分别予以脑脊液分流术治疗及传统手术治疗,取得了不同的手术治疗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脑外科自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接诊的原发性颅内肿瘤患者116例。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均符合原发性颅内肿瘤的诊断标准[2],经CT造影增强扫描、颅脑MRI检查等影像学辅助检查均已证实确诊。采用单双号法将本组的116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58例。观察组共有35例男性患者和23例女性患者;最低年龄30岁,最高年龄64岁,平均年龄为(40.6±10.5)岁;胶质细胞瘤22例、脑膜瘤18例、垂体瘤10例、脑干肿瘤6例、脑室肿瘤2例。对照组共有37例男性患者和21例女性患者;最低年龄28岁,最高年龄66岁,平均年龄为(43.3±11.4)岁。胶质细胞瘤25例、脑膜瘤14例、垂体瘤12例、脑干肿瘤5例、脑室肿瘤2例。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病情程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针对对照组的58例患者,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为患者选择放化疗、伽马刀等基础治疗。针对观察组的58例患者,在患者入院接受放化疗等辅助治疗的基础治疗5~7 d后,均行脑脊液分流术治疗,在腹腔正中作为手术切口,末端固定于膈肌下肝圆韧带处,保持平卧状态5~7 d,针对临床伴有低颅压症状的患者可结合患者病情适当延长平卧天数。术后3~5 d,帮助和指导患者完成头颅CT复查。术后6~10 d后行伽马刀治疗。根据CT定位所得的肿瘤实际位置和大小,取靶点4~8个,将中心剂量设置为25~35 Gy,将边缘剂量设置为9~15 Gy,28~36 Gy,每3~4周,病灶区剂量至50~56 Gy,每5~6周[3]。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饮食干预力度,为患者提供高蛋白质、高热量和饮食,鼓励患者增加新鲜果蔬的摄入量。做好病房基础护理管理及病房探视管理工作,对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病房环境对保证治疗效果充分发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及支持。在患者卧床休息时,可以将患者的头部抬高与病床平面保证在15°~30°范围内,做好患者鼻腔及口腔的卫生清洁工作,针对接受放疗治疗的患者,协助患者定期检查血常规。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表3 两组患者术后5年内生存率对比

1.3疗效判定标准:患者接受治疗后,经CT和MRI检查颅内肿瘤彻底消失时间≥30 d的治疗效果为完全缓解;患者接受治疗后,经CT和MRI检查颅内肿瘤的体积较治疗前缩小≥50%的治疗效果为部分缓解;患者接受治疗后,经CT和MRI检查颅内肿瘤的体积较治疗前缩小<50%或体积增大<25%的治疗效果为稳定;患者接受治疗后,经CT和MRI检查颅内肿瘤较治疗前体积增大≥25%的治疗效果为进展[4]。

1.4统计学处理:以上两组患者实验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1.0)进行分析研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的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见表1。据统计,58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脑脊液分流术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59%;对照组的58例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56.9%,组间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见表2。据统计,观察组58例患者在接受脑脊液分流术治疗前后与对照组58例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前后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指标变化情况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3两组患者术后5年内生存率对比:见表3。据统计,观察组的58例患者接受脑脊液分流术治疗后1~5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8例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后1~5年的生存率,组间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原发性颅内肿瘤是发生自脑、脑膜、脑垂体、脑神经、脑血管和胚胎残余组织者[5],属于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恶性疾病之一。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原发性颅内肿瘤的发病率约占全身肿瘤的20%[6]。目前,手术治疗仍是颅内肿瘤的重要治疗方式。脑脊液分流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手术治疗方式,通过手术切口植入分流管和分流泵,将脑脊液引流至腹腔,实现减少脑室内脑脊液堆积的目的[7]。结合本次研究课题所得数据,与58例接受传统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相比,58例接受脑脊液分流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偏高,术后在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方面的评分明显偏高,且术后1~5年内的生存率明显更为理想,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笔者认为:在针对原发性颅内肿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脑脊液分流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头痛、发热、视力障碍、颅骨增生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稳定患者情绪和心理状态,增加患者信心,改善并提高了患者的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延长了患者术后的生存期,脑脊液分流术为临床治疗原发性颅内肿瘤损害提供了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1]袁中顺.经翼点入路显微方法手术治疗颅内鞍区肿瘤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2(25):267-268.

[2]藏旭.颅内肿瘤1334例病理分析[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2,15(4):228.

[3]林军.神经内镜辅助钬激光技术治疗颅内肿瘤近期疗效观察(附45例报告)[J].山东医药,2011,26(24):174-175.

[4]潘绵顺,王鹏.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结合化学治疗原发性颅内淋巴瘤(附42例临床分析)[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5,15(22):115-116.

[5]吕妍喆,高静茹.颅内肿瘤放疗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及心理护理治疗临床疗效研究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8,16(21):185-186.

[6]蒋莉娅,唐志放,房文峰.消瘤散辅助治疗原发性颅内肿瘤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3(20):247-248.

[7]付志剑.脑脊液分流术治疗原发性颅内肿瘤的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3(24):103-104.

R739.41

B

1671-8194(2015)19-0110-02

猜你喜欢

分流脑脊液生存率
基于4G和5G上下行分流策略研究
涉罪未成年人分流与观护制度比较及完善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影响胃癌术后5 年生存率的因素分析
NSA架构分流模式
脑子也是水做的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脑脊液切口漏的修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