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阶段和问题初探

2015-10-24王启洪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7期
关键词:学校管理

王启洪

【摘 要】 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过程,而非结果。我们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前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制定时注意了几个关键阶段和关键问题——准备阶段:把握校情,宏观思考;制定阶段:兼听则明,贵在沟通;宣传阶段:抓住时机,扩大成果。

【关键词】学校发展规划;阶段问题;学校管理

在规划制定中,我校把握了3个关键阶段:准备阶段、制定规划阶段、宣传阶段。

一、准备阶段:把握校情,高屋建领

在这个阶段,我们注意了两个问题。一是校长自身要作好思想准备,切忌被动上阵。二是研究规划制定的背景,以便把握好规划的方向和站位高度。

1.吃透校情。校长无论采取何种模式,都要在基本读懂学校、对学校的主要绩效指标基本胸中有数时再着手制定规划,否则就无法在这个过程中起到领导的作用。一个对校情缺乏客观的把握、没有自信的校长,是不可能真正实施民主管理、广开言路、敞开心胸与大家共议学校发展的。我在2012年9月调人两江名居公租房小学主管学校工作。工作伊始,我把主要精力用在调研、熟悉情况,保持学校稳定上。经历了起初的实验摸索初见成效后,各种矛盾和困难也接踵而来,我在自己和领导班子经受住考验的同时,也在较深层面了解了学校。此时,引领学校谋求新的发展、在前进和发展中解决矛盾和问题就显得势在必行了。因此,我和领导班子开始考虑制定学校新的发展规划。

2.对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大背景作出宏观思考。校长要把握好与学校发展相关的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战略、学校所在区域的发展背景。这对于学校来说也许有点大而空,但却实实在在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方向、规划站位的高度及规划的生命力。我校关于“用爱成就梦想”,将学生培养为“有理想、负责任、会学习、善合作的创新型人才”的目标描述就是对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进行综合判断与思考的结果。

二、制定阶段:兼听则明,贵在沟通

善于面对不一致的声音。我们认真按“参与式”发展规划制定的程序工作,让学校发展利益相关者逐步进人角色。学校成立了规划制定委员会,邀请利益相关者代表参与;召开代表会议,请代表们表达对学校培养目标的建议,展望学校发展图景;学校对代表们提的问题进行收集、分类、排序。召开学校发展规划会议:对学校培养目标进行投票,表述发展愿景,提出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排序,进行“问题树”分析;拟订初步方案,形成若干行动研究小组。在我们有针对性的努力下,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群众参与的热情一次比一次高,能力也越来越强,逐步进人了“真正参与者”的角色。我们在讨论中不怕不一致的声音,把听到不同的意见看做是与大家有效沟通、统一思想的良机。我们就大家提出的问题对学校发展规划的讨论稿进行解读,不奢望一次报告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要达到宣传规划、强化核心问题的目的。在尊重多数人意见的同时,细听少数人的意见,力求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会议中,我们往往只听到踊跃发言者的声音;在举手表决时,我们也只会采纳大多数人的意见。其实,不发言的人并非没有想法,少数人的意见不见得对我们的工作没有启发。于是,我们通过个别访谈,关注与尊重少部分人的意见。例如,在规划讨论中,有些教师对培养创新人才这个目标不认同,认为那是大学的事,离小学太远、太难,我们有些学生连基本的基础知识都没有学好、基本的学学习习惯都没有培养好,能奢望他们成为创新人才吗?于是他们在大会上没有举手赞成。下来后,我和这部分教师积极交流。我告诉他们,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各级各类教育共同承担的任务,不要认为只有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就可以了,其实从幼儿教育一直到高等教育,在教育的各层各级上都存在着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所以我们主张培养创新人才从娃娃抓起。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人的一种素质,到大学培养就晚了。很快地,教师就打消了对这个目标的抵制情绪。现在,这一目标在我校已深人人心。

重在践行,贵在沟通。定规划是为了干,学校要始终把方便干和易于落实置于规划制定的中心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校长与副校长、副校长与部门主任和教研组长、处室主任与员工、教研组长与教师的沟通与交换意见十分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讲,规划不是“写”出来的,而是逐级沟通“谈”出来的。因此,用半年或一年时间,通过自下而上的模式“写”出规划是不难的,但它只是规划制定的一半,规划制定的完成是让规划深人到每个教职工心里,这恐怕没点时间推进是不行的。这其中伴随着规划的落实、反馈和不断修改完善。只有这样,规划倡导的学校的共同价值观才可能真正被每个教职工了解和认可。

我校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前认真就两个问题进行了交流:第一,我们希望发展目标的表达符合哪些条件?第二,对学生、教师、家长,各要衡量什么,用什么衡量?经过集体研讨后,我们认为,目标表达要符合4个要求:一是让学校发展利益相关者都有自己发展的目标。二是让学校发展利益相关者能很快记住目标。三是让目标能接受检验,在实施过程中就能加以评估。四是让学校发展利益相关者可以对照目标分析自己的实践,并据此提高绩效。基于这些考虑,我们作了如下指标设计: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家长。于是,我们设计了“学生发展目标”、“教师发展目标”以及“家长发展目标”。发展目标最好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概括,以便大家记忆。于是,我们用了“四会”来表述。例如:做“四会学生”(指会学习、会玩耍、会交往、会感恩)、“四会教师”(指会做表率、会育人、会交往、会生活)、“四会家长”(指会沟通、会关心、会做榜样、会共建)。

对目标的可检验性和评估标准进行了深人思考。我们将每个领域的目标都分解为“四个方面三个要点”,每个“四会”都有具体的四个方面的要求,每个要求又都有“ABC”三点衡量标准,由此制定出一套“四会”评估指标。

三、宣传阶段:抓住时机,扩大成果

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是为了干,而作好宣传,让规划的核心内容言简意赅、深人人心是干的前提。所以,我校把宣传规划视为规划制定的重要过程,坚持不失时机地宣传规划。我们的基本做法如下:设计学校发展规划宣传的载体。例如,我们设计学校发展规划七彩笔,分别在七种颜色的笔杆抽条上印上规划的核心内容。如红色笔杆印有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橙色笔杆印有干部发展目标—建立一支具有“大局意识、合作品格、服务情怀、坚韧作风”的干部队伍,黄色笔上印有学生培养目标一一“将学生培养为有理想、负责任、会学习、善合作的创新型人才”。学校将此笔分发给师生和客人,既传递了友谊又宣传了学校发展规划。通过各种途径向教师宣传规划。例如,我们将学校发展规划内容作为教师教育基本功大赛的必考题目,让教师熟悉规划、认同规划。让学生家长了解学校发展规划。例如,在第一学期的第一次家长会上,我和领导班子亲自宣讲学校发展规划,重点解读学生培养目标,倡导家校合作,共同育人。

经过半年的努力,我们两江名居公租房小学不仅制定出了学校发展规划,寻找到了切合实际需要的学校发展方向,而且使制定规划的整个过程成为了推进学校民主管理与学校文化建构的过程,成为了学校发展利益相关者共同为学生发展助力的过程。

猜你喜欢

学校管理
如何在 Visual foxpro中执行 SQL语言中的查询语句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效率
浅议学校管理艺术与校长的人格魅力关系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