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表现技巧
2015-10-23李忠南
李忠南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古诗词教学与欣赏中的表现技巧,通过表现手法、描写方法、修辞手法去理解内容,品味意境,把握主旨。
【关键词】表现手法;描写方法;修辞手法
透过字词,理解内容,把握情感,体会意境,理解主旨,是理解诗歌的一般步骤。表现技巧是诗歌阅读能力中层次最高的一个层级,表现技巧是指人们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等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技艺,具有提升表达方法和形式方面的技术,借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它可分为表现手法、描写方法、修辞手法。
一、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1.直抒胸臆。这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诗人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不加掩饰地袒露襟怀,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的抒情方式。如欧阳炯《春光好》“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全诗描绘的是春天的风光和生活,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描写的物象有机地组合为一体,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再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全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借景抒情。即通过描述此景此物来抒发心中的情感。如晏殊《浣溪沙》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意为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
3.托物言志。诗人通过对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如李白的《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遭受谗毁而被排挤出长安时所写,借行路难抒写了他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愤激情绪;但仍盼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的乐观豪迈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4.以小见大。利用小角度、小场面、小事件,来表现出大主题和大道理,给人以生动可感的形象。如杜牧的《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运用了以小见大这种表现手法,诗的后两句写战争的胜负时,作者并未点破,而是通过大小乔这两个具有特殊身份的女子命运来表达设想中东吴败亡的结局,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5.象征。把抽象事理表现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使文章更含蓄。如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用月亮圆缺的自然规律,象征人生有欢聚与离别,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
二、描写手法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诗歌中的描写手法有:细描与白描、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虚写与实写、渲染与烘托等。
1.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画,不加彩色渲染。用于艺术创作,指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如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诗中“鱼戏莲叶东”四句的渲染描写,使得全诗生动活泼,音调优美,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2.细描。是对事物的主要特征作细致入微的刻画,也称为工笔。这种描写,文字绚丽,色彩斑斓。如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运用细描手法,精雕细刻,写出了黄四娘家小路上花团锦簇、生机盎然的景象。
3.动静结合。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相结合,使诗句更加生动活泼。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全诗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写出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
4.正面侧面相结合。正面描写是把镜头直接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侧面描写是着意写对象的周围事物,或以物衬物,或以景物烘托人物,或借助他人来刻画此人,使所描绘的对象更为鲜明,更为突出。如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中前句直接写水绿水清,后句写游鱼细石来衬托水之清,写出了富春江自然环境的优美。
5.虚实相生。虚境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虚境通过实境来实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虚实相生成为意境独特的结构方式。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首诗便是虚实结合的典范。“天门中断楚江开”,看似写天门山,实则写水;“碧水东流至此回”,看似写水,实则写山。
三、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设问、借代、夸张、用典、双关、对偶等。通过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对语句进行修饰、调整,用特定的表达形式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用梨花比喻雪后的美景,将边塞下雪后的奇特风光写得淋漓尽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将人的情感赋予花和鸟,表现了作者的无奈和绵绵愁绪。“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巧用设问,表现出作者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商女不知忘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用“后庭花”借代亡国。“黑云压城城欲摧”用夸张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危急形势。“闲来垂钓碧溪上”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表达了期望有朝一日得到赏识,施展才能的愿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中思念对方,如同吐丝,到死方休,不能相聚而痛苦,仿佛蜡烛成灰流尽一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用对偶手法写出了一幅苍凉雄浑的塞外风光。
【参考文献】
[1]武泽涛.《试题研究》.2015年第五版
(作者单位:江西萍乡萍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