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教学策略
2015-10-22吴寒
吴寒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积累活动经验,能够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化。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深入,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在数学学习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小学数学 活动经验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9-09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积累活动经验,实现感性到理性的转化,要让学生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深入,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也不断丰富,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预设数学活动经验的生长点
在新课学习之前,教师需要针对学习的内容,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预设出知识的生长点,让学生经历猜想、动手实践、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探究空间与时间,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直接获取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时,对于公式的推导,教师可以进行合理的预设,为学生创造出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三角形的面积”,这样就为本节课的学习创造出了经验积累的生长点,也就是类比已学的方法,将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从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课堂活动中有的学生通过用两个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得出梯形的面积公式,这与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出的方法相同;有的通过剪、拼将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得出面积公式,这与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相同。由此可见,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可以将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从而找到知识的生长点,在理解知识、掌握方法的同时积累活动经验。显然,充分的预设和精心的组织使课堂展现出了更多的精彩。
二、提炼数学活动经验的生成点
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离不开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克服个人数学活动经验的局限性,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小组的合作交流中实现个人经验的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大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在讨论、交流、辩论中生成更多的课堂精彩,这样就能够使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不断得到优化与内化。
如,教学六年级上册“长方体与正方体”时,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是让很多学生感觉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学生由于没有此方面的生活体验,解决问题时不知如何下手。这时就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让学生在组内通过分享、交流来生成新的数学资源,以达到共同掌握的目的。如在一个长为20cm,宽为15cm,高为30cm的长方体玻璃水槽中放入一个土豆(完全浸没),这时水位上升了5cm,如果放在棱长为20cm的正方体水槽中,水位会上升多少?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先求出这个土豆的体积,然后再由土豆体积不变求出水位上升的高度。这里将长方体体积公式进行了正逆两方面的运用,使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加强,同时学生也就生成了对不规则物体体积计算的经验,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来。
三、完善数学活动经验的深化点
教学过程中的拓展延伸、回顾反思环节,是完善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环节,也是使学生深化知识的重要过程。让学生运用自己积累的活动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真正将数学活动经验提升到数学思维的高度,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如,教学六年级下册“百分数的应用”时,在学生已经对“增长率”“减少率”“打折”“成”等有了具体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小红家2013年4月20日存入银行1万元。当时的年利率为3.00%,存期一年,到期自动转存,由于小红爸爸忘记了存款年数,到了2015年4月才想到取钱,那么小红爸爸可以取到多少钱?”学生有的先列出第一年到期的本息和“10000+10000×3.00%=10300”,再求出第二年到期的本息和“10300+10300×3.00%=10609”。有的学生很快就列出“10000×(1+3.00%)2=10609”,这样既简单又明了,显示了这位学生对单位“1”的掌握。通过体验、感悟、反思单位“1”在百分数应用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对百分数的应用有更全面的理解。
总之,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在学习中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需要教师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使经验内化为学生的行动,也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