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低年级学生读题和审题能力例谈

2015-10-22吉婷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读题低年级能力培养

吉婷

[摘 要]教师应该从低年级起重视对学生读题和审题能力的培养,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引导他们或圈画重点,理解题意;或边读边思,理清关系。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学生读题和审题的良好习惯,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低年级 数学 读题 审题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9-024

低年级学生受识字量的制约,在解决问题时常常依赖家长和教师读题,因而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家长、教师的一次次帮助下得不到培养与提高,从而导致审题习惯和方法被弱化、被误导。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读题和审题能力呢?现我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学为例,谈谈低年级学生读题和审题能力的培养。

一、“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片断

师(出示上图):猴爸爸带小猴们到桃园摘桃,顽皮的小猴一边摘一边吃,猴爸爸便出了一道题考它们。请小朋友们自由轻声地把这道题读一遍,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同桌或老师。(学生自由轻声地读题)

师:读懂了吗?大声读给同桌听一听,尽量做到流利、不漏字、不添字,并比比谁读得好。(同桌一个读,一个认真听)

师:老师请一个读得好的小朋友为大家读一读,其他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思考:猴爸爸告诉小猴几个信息?是什么信息?要小猴求什么问题?

生1:猴爸爸告诉小猴2个信息,即“摘了28个桃”“还剩7个”,要求的问题是“小猴吃了几个桃”。

师:你会列算式求“小猴吃了几个桃”吗?

生2:28减7等于21。

师[板书:28-7=21(个)]:为什么用28减7?

……

教后反思:

上述教学中,我设计了三次读题:第一次自由初读,使学生把不会读的字读对,初步了解题目大意;第二次读题是同桌我读你听,旨激发学生读题的热情和兴趣,明白只有在理解题意的前提下才能读得对、读得好;第三次读题,学生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如何通过已知信息来解决“小猴吃了几个桃”这一问题上。所以,当我提出“你会列算式求‘小猴吃了几个桃吗”“为什么用28减7”的问题时,学生如蓄势待发,很快解决了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相信学生,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就会还你一个惊喜。

因为教两个班级,在研究过程中我尝试了不同读题教学的对比。如在另一个班级出示情境图后,我直接清晰地把题目读了一遍,学生的反应比较被动、沉静,只有几个学生听完题目后立刻脱口而出“28加7等于35”,这是由于刚刚学习用加法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造成的,可这样的回答在第一个班级中几乎没有。

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很少,在最初一段时间由教师或家长为其读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的依赖思想,使部分学生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凭经验盲目解决问题。在读题习惯的培养上,我们一定要做一名“懒”教师,读题任务要逐步让学生独自完成,教师的任务是在他们读题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和引导。从中不难发现,学生自主读题时会自发地对题目的信息和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效果明显优于听别人读题。

二、“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片断

师:小朋友们自由地把题目读一读,理解题意。(生自由读)谁来给大家读?

生1:划走了一些船,还剩5只船。湖边原来有27只船,问划走了多少只船?

师:有谁读得跟他不同?(很多学生举手)

生2:湖边原来有27只船,划走了一些,还剩5只,划走了多少只船?

师:两个信息读的顺序不同,你觉得哪种顺序对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更方便、更有帮助呢?

生:第二种!

师:看来,读题时还要注意信息的顺序。现在请同学们把题目齐读一遍。

……

教后反思:

读题方法大有讲究,既要规范,又要做到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还要讲究读的顺序。而且,教师应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读题的兴趣,既让学生感受读题过程中的严谨态度,又让他们知道读错、读漏会影响问题的解决。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读的机会,让他们多读几遍,轻声读或朗读。随着学生读题能力的提高,再逐步提高读题要求,如默读。

三、“复习简单实际问题”教学片断

师:哪个小朋友能为大家读一读这道题目?

生1:已经搬走了72盆花,原来有多少盆花?

师:他读得怎么样?你们理解题目的意思了吗?(有学生理解,有学生不理解,于是师把屏幕上的情境图关掉,又请刚才那位学生重复读了一遍题目)

师:现在没有图,根据他读的能解决问题吗?(学生都认为不能)为什么不能解决?

生2:只有一个信息,不好列算式。

师:对呀!读题时既要从文字中找到有用信息,又要仔细看图,因为有的信息隐藏在图中。只有把信息读全,才能正确理解题意,从而解决问题。

……

教后反思:

低年级的数学题大多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以上两种读题情况是我们在低年级教学中经常遇到的,因为学生看到什么就读什么。很明显,这样读题,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没有思维的参与,或者思维参与的程度很低。而观察与思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观察的过程中自始至终伴随着思维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读题的兴趣,而且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读题方法。

1.圈画重点,理解题意

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有时即使题目中的字都认识,仍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这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圈划出关键的字、词、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思。如“一个文具盒比一个书包便宜多少元”,有学生就不理解题中的“便宜”是什么意思。于是我让学生把“便宜”两个字圈出来,并提问:“这里的‘便宜可以换个字,这个字是我们比较两个数时经常用到的。”通过提示,学生很快想到“便宜多少”就是“少多少”的意思。又如:“做了24件上衣和35条裤子,还要做几件上衣才能和裤子配套?”我先让学生说出题目中不懂的字、词,重点圈出“配套”一词,理解“配套”就是上衣和裤子同样多,再引导他们理解问句“还要做几件上衣才能和裤子配套”就是求“还要做几件上衣就和裤子同样多”,其中有不少理解能力强的学生理解为 “求裤子比上衣多多少件”。

2.边读边思,理清关系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且逻辑严密,如果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没有思维的参与,往往句子读通也没有理解题意,还会出现忽视图中信息、读题不完整等现象。因此,读题前教师可以对学生提一些要求,如“同学们边读边想题目有哪些信息,求什么问题”等。经过训练,学生能养成边读边思的习惯,逐步提高审题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读题和审题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从低年级开始重视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读题低年级能力培养
心爱的读题猫
小学低段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读题漏词现象分析
“读题时代”报纸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