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式加工企业成本核算问题探究
2015-10-22杨景海
[摘 要]订单式加工企业在成本核算方面与传统成本核算模式存在很多差异,具有产品特征较明显,成本核算差异大;产品结构复杂,核算方法难取舍;产品订单波动大,成本核算周期短等特点。订单式加工企业在成本核算中存在管理意识缺失,成本观念落后;控制手段落后,资源浪费严重;核算方法单一,存在信息壁垒;法律条款缺失,监督管理脱节等问题。提出加强企业管理,强化成本管理意识;推进技术创新,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精准核算方法,确保数据信息透明;完善法律法规,保障规范运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订单式加工企业;成本核算;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5)09-0122-03
[作者简介]杨景海(1970-),辽宁岫岩人,教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资产评估。
一、订单式加工企业成本核算的涵义及特点
(一)涵义
订单式加工企业成本核算是一个经济概念,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特定产物。它是指企业按照客户订单要求在专门组织加工生产过程中独立成本核算和控制的一种管理形式。而所谓订单式加工企业是指专门为特定的客户加工产品的企业。企业在接到用户订单之后便开始着手组织产品的加工生产,并且在加工生产中严格按照用户要求的规格、数量和交货期限进行加工生产。
该生产模式不仅能够大幅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使客户的要求得到最大程度满足,以此获得更多的顾客;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规避由于客户的一些随机性需求造成的不必要的库存积压,最终使无库存积压的理想生产形式成为现实。如今顾客的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发展,信息技术也日新月异,以订单模式开展生产加工业务的企业正是迎合了市场和客户的发展要求,这就要求订单模式发展加工企业在成本控制与管理方面更加严格。
(二)特点
1.产品特征明显,成本核算差异大
由于订单式加工企业都是按订单加工产品的,所涉及的产品种类、型号特别多,在产品细节上的要求会出现各种差异,而且有的客户还会自己提供物料或指定加工工艺等。企业从接到客户订单开始直到发货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掌握好产品对应的每道工序、每个环节,实行差异化管理。这一切都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加精细化和准确化的要求。因此,加工企业在成本核算中要跟踪和控制流程中的每一个加工环节,从采购计划的制定到实际采购、投入生产、验收入库等环节都需要对产品实行全过程跟踪,因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就要对产品的成本计划和核算做好精细化管理,使成本核算既能够突出产品特点,又能够体现差异性和精准性特点。
2.产品结构复杂,核算方法难取舍
因为订单产品存在多样性,而且不同的企业对产品要求又有不同标准,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使产品加工过程变得复杂化。订单式加工企业在拿到客户订单后,要根据订单要求进行加工流程的设计、规划并对现有生产设备进行相应改造以适应订单生产要求。因此,加工企业在加工产品过程中的控制变得更为重要,需要一环紧扣一环,不能出现任何差错。这样就使得成本计划和成本核算变得很困难,财务部门在进行成本核算时显得手足无措,财务人员要在短期内熟悉产品生产过程,并制订出合理费用摊销办法,确保成本核算的精准性。因此,订单产品结构的复杂多样性,使成本核算形不成固定的核算方式和方法,给企业成本核算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
3.产品订单波动大,成本核算周期短
因为企业订单是随市场大环境变化而变化的,造成企业订单频繁波动,主要涵盖产品数量的增减、订单期限的前后不定、型号的更替等诸多方面,在产品未交付前,就有可能存在变化、抽插单、加急等情况,都要求企业缩短管理周期,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应对各种订单变化,做出及时处理,这样才能兼顾企业效益的同时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在加强对订单变化的应对能力的同时,企业也要缩短核算周期。由于企业无法提前预备大量物资材料,只能将个别通用物料进行提前准备,这就会使研发费用和设备改造等制造费用的比重大幅增加,致使许多数据难以汇总、比对,从而难以按工时进行费用分摊,为成本核算造成极大困难。
二、订单式加工企业在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意识缺失,成本观念落后
目前,我国订单加工企业总体规模还不大,虽然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但还远远不及美欧等发达国家水平。而且多数企业所加工的产品还仅限于初级产品加工,没有形成自主品牌,增加值也不高。企业在成本核算中还处于粗放管理初级阶段。分析其原因:一部分企业认为采用现代成本核算没有必要,更多精力用在组织生产和扩大销售上;还有一部分企业认为受到资金、技术、设备等条件限制,成本管理缺乏实施条件。因此,我国订单式加工企业大多持有传统核算观念,对现代成本核算管理缺乏正确认识。多数企业在成本管理中更注重材料和生产相关的制造成本,而忽视对采购、销售、设计等业务过程发生的成本核算,更不用说对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成本管理了。受传统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在我国订单加工企业中,真正实力超群、竞争力强的企业少之又少,而运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管理意识缺失,成本观念落后成为制约我国订单式加工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
(二)控制手段落后,资源浪费严重
在实际应用中,订单式加工企业对于现代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变现在:一是使用效率不高。我国订单式加工企业向来以投资少、时间短、见效快为特长,这些企业管理人员文化层次不高,对新的管理手段不热衷,对专业性很强的成本核算管理模式更不熟悉。二是因操作复杂而敬而远之。成本核算是会计核算与企业管理的综合运用,专业性很强,应用起来又繁琐复杂,一般财务人员很难掌握,多数企业都远而敬之、束之高阁。三是前期投入较大。任何一项管理工作前期投入都会使管理成本增加,如前期人工费用、数据采集费用、设备购入费用等,而管理效果短期内很难见效,而且存在失败的风险。多数企业不愿在这方面投入资金。而在实际中,正是因为控制手段落后,成本核算过于粗放,缺乏精细化的管理,使企业在成本核算和控制中不能很好地运用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等现代管理方法,从而造成企业资源浪费严重。endprint
(三)核算方法单一,存在信息壁垒
按照我国的会计核算制度,企业在成本核算时普遍使用分步法、品种法和分批法。要想准确地计算出产品成本,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的工艺设计、管理、计算等繁琐程度选用不同的核算方法。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企业的成本核算并非从企业管理角度出发,而为了应付税务等部门要求建账,实际中往往只采用一种成本核算方法,核算也只涉及产品的类别而非具体到每一个产品。加之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够,大量的原始数据需要重复输入和统计,不仅造成人工浪费,还存在着数据不一致等问题。企业成本管理是建立在信息共享平台之上,业务与财务部门的数据一致是企业成本数据能够合理、可追溯的重要保障。无论是应对用户不断变化的各种需求,还是产品日新月异的变化,各型号产品成本差异也在逐步拉大,这使得传统成本核算方式难以满足企业对成本精细化的要求。
(四)法律条款缺失,监督管理脱节
订单式加工行业涉及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涉。但快速发展的订单式加工业成本核算与管理制度研究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法律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在一些业务领域缺少严格的规范和明确的解释,对成本核算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款进行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存有制度真空与脱节。二是企业与管理方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在成本核算中并没有严格按会计制度进行成本核算。而且个别企业还利用法律缺失偷税漏税。三是与快速发展的行业形势相比,一些制度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
三、优化订单式加工企业成本核算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企业管理,强化成本管理意识
提高成本核算能力是制造企业强化管理的关键所在。订单式加工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根,必须制定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使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从长远来看,订单式加工企业应有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无论是在企业发展规模上还是在实施战略转型上都有实施步骤和实施要求,在发展中不断修正。从短期来看,订单式加工企业在接到一批或几批订单时,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目标。这些核算目标包括前期产品设计、材料采购、物料及成品的出入库、成本预算编制、成本利润分析等多个方面,在对订单产品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时核准各项经济指标。然后将制定出的各项经济指标下达到各车间和班组,通过加强内部成本控制,进行开源节流,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合理制定人力资源目标。通过制定完善的用人机制,解决好工作人员在岗闲置现象。二是建立健全成本考核机制。将各部门的经营、管理、质量和成本全部纳入考核之中,层层分解,步步落实,强化职工主人翁精神和节约意识,努力降低成本。三是不断完善设备管理机制。通过登记造册,了解企业设备的折旧、维修和保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盘活资产,降低维修和更换设备的成本。
(二)推进技术创新,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内部控制制度是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成果。因此,订单式加工企业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大胆创新:一是搭建精益业务流程。按照流程短、效率高的原则,订单式加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不断优化成本核算业务流程,减少不必要、不合理的作业环节,搭建起劳动用工少、资源配送优的精益流程。二是建立成本控制体系。通过引进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订单式加工企业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将控制目标层层分解到组、到人,确保成本管控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三是严格精准核算制度。按照“核算要全面、数据要准确、指标要科学、管理要到位”的会计成本核算要求,严格人财物核算标准,确保结果准确;严控费用核算,实行费用按部门、按环节核算。四是加强预算监管。针对当前运行数据,确立合理定额数据,使各部门在严格执行标准的基础上,对费用进行科学预算,使成本预算更加细化、精准,以此来达到数据指标的分解与核算工作的准确科学化。
(三)精准核算方法,确保数据信息透明
精准的核算方法和透明的数据信息是订单式加工企业成本管控的关健。要达到该目标,应做好几方面工作:一是精准原始记量。通过不断完善原始数据,并登记建档。确保材料采购、物料出入库、成品出入库等原始记录全部建立台账,实行动态管理,进而对原始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保测算具有可比性。并且全面比对物料耗用情况信息,透明管理,对异常情况予以及时纠正。二是精准定额标准。企业在对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和历史数据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定额标准,并按照客观性、操作性原则合理制定核算方法。三是建全信息系统。企业应建立科学的信息沟通网络,及时了解运营、生产过程中的不同情况,为管理层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信息化技术模式不仅可以合理整合资源、提升运营效率、细化成本控制,规避浪费等现象,还能够实现资源优化和利润最大化,以确保企业能够顺畅平稳运营。
(四)完善法律法规,保障规范运作
实践证明,为保证市场经济体系健康运行,需要完善的法制环境支撑。一是根据目前我国订单式加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特别是涉及到订单式加工企业成本核算中空白的法律条款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以便提高其适应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加快相关领域的立法进度。建立健全原料采购、材料出库、费用摊销等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企业监管机制,保障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合理性、合规性,确保企业运营和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进一步规范立法程序,实施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提高会计成本核算的立法质量和效率,切实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意识,使成本管理为社会所普遍认同和真正接受。
[参考文献]
[1]刘洪波 .关于成本核算若干问题的思考[J].财会月刊,2013(1).
[2]阎元.重型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核算的几点探讨[J].新会计,2013(2).
[3]白艳萍.浅析机械制造业的成本核算[J].中国外资,2012(24).
(责任编辑:马 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