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全域城市化 加快城乡统筹融合发展
2015-10-22徐长香
[摘 要]全域城市化是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新思路、新战略,有利于解决新时期我国社会面临的城市病问题、“三农”问题和城乡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等众多社会经济问题。我国应积极探索全域城市化发展路径与措施,通过土地、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优化和创新产业经营方式,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和农村服务业,在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不断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
[关键词]全域城市化;城乡统筹发展;“二元”经济结构;“三农”问题
[中图分类号]F29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5)09-0094-02
[作者简介]徐长香(1979-),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金融服务。
全域城市化是近年来一些城市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采取的一种新思路、新战略,其实质仍然是解决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问题。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施全域城市化战略,对于拉动内需、解决城市病、入城人员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问题、“三农”问题以及城乡产业结构协调发展问题等,都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较好、亟须破除城乡发展障碍的地区先行先试,大力推进全域城市化,不断提高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
全域城市化是通过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社会管理和收入分配,逐步达到城乡收入差距合理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村镇管理社区化、农业发展生态化和农民市民化的社会发展状态。其重点在于通过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乡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速畅通,在实现农业发展高效、农民生活富裕、农村设施现代化的同时,为城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进而实现城乡均衡协调、一体化发展。
全域城市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最终结果,城乡统筹发展是全域城市化的必由之路。要实现全域城市化,就要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的最大障碍在于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因此,要大力推进全域城市化,加快城乡统筹融合发展,必须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推动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一体化。
一、加快土地、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破除“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明显特征是差别化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这造成城乡居民享有不同的社会保障待遇,固化了人口流动。人口流动被束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曾经极大地释放了生产力,然而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趋于集约化、科技化和现代化,原有分散的家庭式经营方式已不再适应市场竞争要求,具有规模不经济、经营效率低和科技含量不高等众多不足,造成农业产业收入低,农民无心经营的状态,进而加剧了农业产业发展落后的局面。由于受户籍管理制度和城乡差别化的社会保障制度限制,使农民不能也不敢脱离土地,从而出现了每年春、秋季节大量农民工离乡、归乡的大规模迁徙活动,造成农村“空心”化、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众多社会问题。因此,要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首先,要打破差别化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实现人口的自由流动,并积极地改革社会保障制度,为入城的农村居民提供同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实施城乡统筹管理;其次,要加快农村土地确权,推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入城村民在脱离土地过程中利益不受损失,减少土地纠纷,为规模化、集约化和科学化经营者创造条件。
二、优化和创新产业经营方式,引导资本向农村回归
农村资本外流已经成为学术界共识,主要原因是以家庭为单位的零散经营方式造成农业产业经营效益低、资本成本高、风险大。因此,很多银行在农村出现惜贷行为,并将从农村吸收的存款不断地输送给城市,造成农村经济发展愈加艰难的资本投入困境。资本是经济的血液,农村经济大量“失血”也是阻碍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为了引导资本回归,加快全域城市化步伐,就要优化和创新产业经营方式。在不改变农业土地用途的条件下,推动土地向种粮大户、农业发展合作社、生态庄园和农业开发集团流转,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提高农业经营收益,降低资本成本,利用保险和资本运作方式降低风险,逐步引导资本向农村回归,不断增加农村经济的资本投入。
三、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确保人流、物流、信息流通道畅通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清除城乡之间人、财、物和信息流动障碍,尤其是要加快道路交通、物流体系、移动网络和信息化平台建设。一是加快建设立体式交通网络,尤其是要大力发展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城际间、城乡间道路建设,保证道路施工标准与质量,降低或免收过路(桥)费,开辟专项绿色通道。二是实施城乡一体化物流体系建设,通过城乡统筹规划,对物流运输、配送、中心站布局等实施科学合理谋划,既要做到快捷、高效,又要做到成本可控,实现大宗物资的快速集疏。三是以建设“智慧化”城市为依托,充分利用物联网、移动网络和信息化传输技术,统筹规划各类市场供求信息发布平台和市场运行监测平台的建设和发展,不断提高政府的市场运行监测能力和大数据处理水平,及时准确地发布市场运行信息,引导企业采取正确的经营行为,提高物资流动效率,实现资本快速周转和充分利用。
四、优先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加强农村产业布局顶层设计和总体谋划
全域城市化不是人口简单的“农”转“非”,不是农村像城市一样大兴工业化。全域城市化是要根据各地区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社会发展状况、产业特点和功能定位,系统地谋划其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路径,以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和社会和谐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实现全域城市化的这一目标,就要立足于农村和农业自身的特点,以及其作为三次产业基础性地位的这一功能定位,优先发展经济附加值高和休闲宜居的生态农业。全域城市化不仅肩负着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使命,也承担着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村面貌改善和农业现代化的重任。因此,要对农村产业布局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性谋划,既要有利于城市化目标的实现,又要符合农村发展实际。
五、发挥城区和中心镇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
要充分利用城区经济发展优势和中心镇在区位、信息、人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发挥其在全域城市化建设中的辐射带动作用。要以城区和中心镇为中心,形成以“点”带“面”的城市化发展驱动模式,优先发展城际之间、城区与中心镇之间以及中心镇与中心镇之间的道路、物流、信息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保障人流、物流、信息流在各城区和中心镇之间的联系与畅通。与此同时,也要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以支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城区与中心镇的经济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尤其是要加快发展农业科技服务业、休闲旅游业、商贸流通业、金融业和健康养老服务业,这是实现城乡统筹融合发展,全面实现全域城市化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王家永,史晓芳.推进全域城市化的财政政策研究[J].财政研究,2014(10).
[2]杜宾宾,白雪.珠海的新城建设与全域城市化[J].开放导报,2013(4).
[3]刘嘉汉.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9).
(责任编辑:马 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