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考核指标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2015-10-22代小中
代小中
[摘 要] 随着经营业务的多元化和市场环境的复杂化,传统的成本考核已无法满足经营要求,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成本考核指标体系作为成本考核的首要工具,有助于生产成本的控制降低,有利于企业员工的绩效评估。因此,改革和完善成本考核指标体系,是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经营方针和战略目标的必要措施。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立足中国国情,建设理论体系、选取体系、运用体系、战略体系和人才体系相结合的成本考核指标体系,全面推进成本考核指标体系建设,提高成本考核的先进性和时代性,为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关键词] 成本考核;指标体系;改革;完善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B
成本考核指标,指的是全面审查、评价成本目标的实现情况和成本计划指标的完成结果的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是成本分析考核的首要工具。虽然传统的成本考核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但随着经营管理的现代化和竞争市场的国际化,成本考核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严重影响了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为了正确反映生产经营情况,提高企业社会经济效益,必须改革和完善成本考核指标体系,优化员工绩效考核指标,加强企业成本考核管理,为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一个健康的成本会计环境。
一、现行成本考核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考核指标存在缺陷
目前,我国采用三类成本考核指标:一是全部产品总成本计划指标,二是产品单位成本计划指标,三是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指标,这三类指标各有侧重,但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总成本指标通过全部商品的总成本数据,对成本控制进行评价,虽然能从总耗费角度反映企业成本,但无法揭示成本管理的控制点和详细情况。单位成本指标虽然从单位产品的耗费反映了成本情况,但间接费用的不同分配标准,导致该指标只是相对的真实性,无法对比不同类型企业的成本水平。可比产品成本降低指标存在诸多问题,可比和不可比产品划分模糊,未考虑经济效益的实现情况,相对数值无法真实反映成本信息。另外,部分企业至今仍采用老成本核算体系,对产品成本核算不准确,无法为考核指标的制定提供精准无误的基础数据,严重影响了成本考核指标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二)指标选取主观随意
成本考核指标的选取在经营管理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应当受到企业领导层的重视。但实际上,部分企业极不重视成本考核指标的选用,认为选取指标只是无关紧要的步骤,对考核结果没有实质性影响,导致企业员工缺乏谨慎选取指标的意识。同时,部分企业没有建立指标原则,或建立的原则不符合规定,不能为成本考核指标的选取提供一定的指引。在成本考核指标体系中,有实物指标、价值指标、数量指标等,分别反映成本的各个方面,指标的繁多给予企业一定的选择空间,导致相同行业的不同企业选取的指标截然不同,或者同一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随意使用指标,致使企业无法开展行业对比和历史对比。
(三)指标体系维度单一
当前,我国成本考核指标体系普遍存在着维度单一的问题。多数企业建立的成本考核指标体系,只涵盖了企业内部成本考核指标,没有设定行业内部考核指标,导致企业无法开展行业对比。对责任中心的成本考核还仅停留在经济效益的评价上,只采用了目标成本节约额、目标成本节约率、百元产值成本等财务指标,缺乏对社会效益的评价,缺少顾客满意度、产品的质量、市场份额等非财务指标的使用。部分企业的成本考核指标体系仅采用了定量评价,缺乏定性分析的运用,导致成本考核指标只能从数字化的资料上反映成本水平。行业考核指标的缺失、非财务指标的不足、定性分析资料的匮乏,致使成本考核指标体系呈现维度单一的状态,无法正确反映成本控制情况。
(四)指标与战略目标脱节
战略目标是经营管理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长远目标。因此,企业成本考核指标体系应当以战略目标的实现为基础,但事实上,多数企业的成本考核指标与战略目标处于脱节的状态。首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企业整体目标,应当以所有部门、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为前提,但部分企业认为成本管理只是会计部门和生产部门的事情,与其他职能部门无关,结果导致其他部门提供的资料无法满足要求。其次,部分企业的成本考核指标只是奖金分配的根据,与工资、升职等关系不紧密,无法体现成本考核的时代性与先进性。最后,对成本动因理解不全面,认为成本动因只是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有形的物品及人力,忽视了组织结构调整、规模扩大、市场开拓等无形成本动因,致使建立起来的成本考核指标体系与企业战略目标脱节。
(五)考核者素质待提高
成本考核指标体系对考核者的综合素质具有较高要求,不仅要求财会人员具有夯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较高的政策水平,还要求其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工作作风、坚定的反腐意识,但多数财会人员无法满足成本考核工作要求。部分考核者对价值指标、实物指标、质量指标等认识不全面,无法灵活运用各项考核指标和成本管理评价方法,实践能力较差,缺乏系统性的成本会计知识和丰富化的成本考核经验;某些财会人员对财经法规和企业制度不精通,在建立成本考核指标体系时不自觉违反规定,做事粗心大意,职业习惯不符岗位要求,政策水平和工作作风有待改善;有些财会人员道德素质较低,受利益驱使和权利胁迫,违反职业道德,未能做到洁身自好,道德品质和反腐意识无法满足工作要求。
二、健全成本考核指标体系的对策
(一)完善成本考核指标,提高考核效率效果
考核指标是健全成本考核指标体系的着眼处,是加强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关键点,应当完善成本考核指标,提高成本考核效率效果,保证成本考核活动的有效开展。引入标准成本概念,合理制定标准成本,科学计算成本差异,深入分析差异原因;合理选用直接分配法、交叉分配法、计划分配法等间接费用分配方法,获取真实的产品成本资料,便于制定正确的成本考核指标;企业最初采用的考核标准可能无法真实反映成本水平,应当时刻关注成本考核指标的运用情况,分析指标的效率效果,并进行适当的调整;改革成本核算体系,引用作业成本法,加强产品财务核算,为成本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
(二)建立指标选取原则,客观开展成本考核
必须建立成本考核指标选取原则,客观谨慎地开展成本考核,为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有效性提供一定的保障。首先,加强企业领导层和职工对成本考核指标的认识,提高企业对建立成本考核指标体系的重视程度,培养员工谨慎选用考核指标的意识。其次,建立指标选取原则,包括战略原则、全面性原则、可行性原则、重要性原则等,为考核指标的选取提供有效的指引。然后,明确实物指标、价值指标、质量指标等各指标的适用情形和优缺点,结合产品情况,选取最适合企业的考核指标。最后,严格约束成本考核指标的选取行为,确保同一企业不同会计期间的考核指标能够对比以及不同部门之间的成本考核信息能够整合,进而提高成本考核指标体系的有效性。
(三)联合运用多种指标,构建综合指标体系
综合性的成本考核指标体系,不仅能够确保成本考核的真实可靠,还能为经营决策的科学性提供保障。所以,应当联合运用多种指标,建立综合指标体系,保证成本考核指标真实反映生产经营情况。第一,完善指标体系内容,同时制定行业内部考核指标和企业内部考核指标,确保企业能同时进行历史对比、部门对比以及行业对比。第二,扩展成本考核指标评价范围,同时评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财务指标的使用基础上,合理选用员工满意度、产品质量、企业商誉等非财务指标。第三,提高成本考核指标体系的技术水平,不仅使用定量评价,还引入定性分析方法,利用数字化和文本化的资料更加全面地反映成本水平。
(四)延展成本考核范围,坚决遵循战略原则
以目标成本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逐级分解和传递战略目标,构建成本考核纵向指标链,建立一个囊括企业指标、部门指标和员工指标的成本考核指标体系,使企业内部员工明确战略发展方向,了解成本控制是以所有部门、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确保各部门提供的成本考核信息真实无误。建立成本考核奖惩制度,让成本考核指标体系不仅与奖金紧密关联,还与薪酬、升职等员工激励挂钩,提高成本考核指标体系的先进性与时代性。加强员工对成本动因的认识,使之明确成本动因不但包括有形的损耗,还包括无形资源的耗费,确保建立的成本考核指标体系与战略目标紧密相连。
(五)加强员工培训管理,提高财会人员素质
考核者的素质关系到成本考核指标体系的实施效果,是成本考核有效开展的关键,是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因素,应当加强员工素质管理,提高财会人员素质水平,保证财会人员综合素质满足成本考核工作要求。加强财会人员对各类考核指标的认识与运用,提高考核者的实践能力,丰富其成本会计知识和工作经验,确保财会人员拥有夯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大力宣传财经法律法规,提高财会人员政策水平,规范财会人员工作作风和职业习惯;建立成本考核岗位职业道德守则,贯彻落实岗位责任制,增强财会人员的反腐意识,严厉打击违法乱纪行为,提高财会人员的道德修养。
总之,随着经营业务的多元化和竞争环境的国际化,我国成本考核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阻碍了成本考核的顺利开展和成本会计的改革完善。我们应当借鉴国际经验,立足中国国情,建设理论体系、选取体系、运用体系、战略体系和人才体系相结合的成本考核指标体系,全面推进成本考核指标体系建设,提高成本考核的先进性和时代性,为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限于作者理论和实务的局限,所探讨的成本考核指标体系的改革和完善难免有所偏颇,希望能够对相关企业有所帮助。
[参 考 文 献]
[1]余胜阳.优化企业人工成本考核指标[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1)
[2]崔祜臻.关于成本考核指标的探讨[J].商业经济,2014(32)
[3]邵佩璋.成本考核指标的新设想[J].新会计,2009(4)
[责任编辑:潘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