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知识脉络 激活学生思维
2015-10-22张怀玉
张怀玉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数学思维
教材 知识脉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113-02
偶遇几位年轻的五年级教师在阅卷时针对“小华有面值为5元、2元的纸币若干张,想买一本价格为42元的《数学世界》,有多少种不同的付钱方法?(不找钱)”(学生的答案见下表)一题展开了议论。他们议论的焦点是针对这一道题目应该如何评价学生的思维方式。很明显,下列两种列表解决方式中第一种更简洁,第二种显得不灵活,比较繁琐。
听了教师们的议论,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关注了学生的思维水平,突出了解决问题的简洁性。欣喜之余,笔者问他们:“学生中有没有别的解决方法?”教师们回答:“没有啦。”“为什么呢?”教师们说:“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这样的呀,让学生学会有序思考,列表呈现。”笔者又问:“为什么不能用已经学过的倍数与因数的知识思考呢?”教师们回答:“学生怎么能想到啊?”显然,教师们只关注了当前所学习的内容,对教材体系、学生的已有知识缺乏了解,因而学生们出现思维受限,没有别的解法的现象也就情有可原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有序灵活是数学教学的价值体现。
一、注重教研,关注学生思维
学生的思维受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的思维受限。当今很多数学教师依然秉承着教教材的思想,虽然能够钻研所教学的内容,但往往是教材怎么说,教师就怎么教,不能很好地利用教材、践行用教材教的理念。另一方面,年轻教师教研力度不够,不能把握教材体系,尤其是数学知识的前后联系,不注重研究学生,对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了解不够,从而导致机械的教师造就了机械的学生。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加大教材研究的力度,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了解知识的前后联系;应深入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经验,以及他们学习当下内容的困难、障碍。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上面的案例显示,尽管在教学中教师十分注重对所教内容的分析,关注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达到了让学生有序思考的目的,也体现了优化解题的思想,但是这远远不够,教师应当继续启发:同学们会利用列表来解决问题,的确很好,但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条件,换成想买一本142元的书,有多少种不同的付费方法呢?学生就会发现列表比较麻烦。这时我们就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请你观察第一个表格,看看有什么规律。学生观察后发现中间的一些列可以去掉。变成:
“为什么中间可以去掉一些列呢?”教师再把问题抛给学生,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这样便沟通了前面所学因数与倍数的知识。用前面所学知识来解决现在遇到的问题,既打通了知识脉络,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实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唤醒经验,发展数学思维
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需要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只有注重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自主建构,使学生能有充分暴露数学思维的机会。然后,教师再通过讲解、提问等方式积极地启发和引导学生,让学生发展求异思维。
例如,在“轴对称图形认识”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生活中常见物体对称的现象,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象“对称的物体有哪些显著的特征”,并让学生充分寻找、观察和交流。在这种开放的课堂中,学生把握了对称物体的特征,为后面的轴对称图形特征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在画对称图形的练习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找到了画图的策略,思维也因此得到了发展。
三、学会反思,凸显思维过程
没有过程的结果将是没有意义的。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结果的习得、记忆、应用,忽视结果产生的过程。笔者认为,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反思,尤其是反思学习过程。反思学习过程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所学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自主构建知识网络,还可以再现所学知识的研究历程和思维过程,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内驱力,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加法运算律》后,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反思:“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这样,学生不仅回答了重要的学习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回顾了研究的方法——猜想、验证、结论、应用。还有的学生大胆猜测:用这样的方法应该还能研究减法运算律、乘法运算律、除法运算律等。不论学生的表述是否科学,可以肯定的是,学生有了建构的意识,这将促使学生继续探索学习方法,并在探索过程中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致,使探究欲望得到满足、数学思维得到展现,为以后相关知识的学习提供了源头活水。
总之,学生思维的激活,在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入解读,把握教材脉络,灵活教学;在于教师唤醒学生的经验,促使学生深入探究,自主建构。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够得到应有的发展,数学学习的价值和魅力才能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田。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