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学情,提高“生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5-10-22王红艳

广西教育·A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宋庆龄生本课堂樟树

王红艳

【关键词】学情 生本课堂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87-02

顾明远教授认为:“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要把新课改的精神、内容方法落实到课堂上。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生本课堂”是一种教育的回归,这样的课堂理念渗透的是对学生的肯定和尊重。生本课堂的有效,关键不在于“教”的设计,而在于对“学”的研究,教师要从学情出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这样的课堂才是生长的、灵动的、高效的课堂。为此,笔者谈谈自己在听课及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思考与体会。

一、了解学情——围绕自主预习单提炼问题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我最大的优势是了解学生。”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要建立在了解学情、围绕学情的基础上。在生本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有效预习,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确立以学定教的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黄河的主人》第一课时,在课前就从学情出发,精心地设计了一份自主预习单,其中有朗读课文,理解难懂的字词,练习书写难的字,并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最想探讨的问题等。自主预习单如下:

一、查字典,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再写出词语的意思。

二、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piāo piào)流。

2.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xì jì)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

三、读课文。(尽量做到正确、流利,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四、在预习这篇课文之后,你最想探讨哪些问题?(2个左右)

又如,笔者在执教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池上》和《小儿垂钓》这两首诗时,由于在课前就了解到许多学生早已会背诵这两首诗,笔者从学情出发,把两课时完成的任务压缩在一课时中完成。首先,笔者在课前设计了一份自主预习单,让学生借助工具书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等,在交流的基础上品味诗中的情趣。

一、查找资料,认真完成下列表格。

二、借助工具书,解释带点的词,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1.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三、请你搜集两首描写儿童的古诗,抄写下来。

以上两处导学单体现了教师基于学情,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归纳、提炼,确定了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同时便于检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新知识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让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

二、关注学情——开展小组合作有效探讨

在“生本理念”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主要的教学形式。学生围绕问题深入有效地讨论、交流,在集体智慧的碰撞下,相互取长补短,解开心中的疑问。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问题作探究,这样基于学情背景下的课堂才是真教学、真合作。例如,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恐龙》是一篇知识性说明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文章层次清楚,语言浅显易懂。我校一位教师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师:文中介绍了哪几种龙?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共同点呢?围绕问题,请你们默读课文圈出关键词,画出相关的语句,选择最喜欢的一种或两种恐龙完成下面的表格。

(学生自主填写,小组汇报补充)

师:大家找得非常好。那么,你打算怎样把自己喜欢的恐龙介绍给大家呢?

生1:可以把自己当做恐龙介绍给大家。

师:你说到老师心里去了!下面请大家对照学习要求,相互合作交流。

生2:嗨,大家好!我是雷龙,我可是个庞然大物(做动作),我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呢,你看,我每踏下一步就会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

生3:我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一架移动的吊桥,猜猜我是什么龙?告诉你,我就是梁龙。

生4:我是三角龙,我的脸上有三只大角,一只长在鼻子上方,另外两只长在眼睛上方,每只角都有一米长——我这样的脸型,让任何动物都望而生畏。

……

“生本理念”的课堂追求“学进去,讲出来”,这样的课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段目标出发,学生学习态度主动、热情,既有自主思考,又有合作分享。教师从问题出发,搭建言语表达平台,采用转换角色、自我介绍的方式让学生内化文本语言,形成小组合作竞争的形式。小组成员在明确的目标和任务驱动下有序合作、主动探究学习,互相取长补短,真正达到了“活而不乱、活有所获”的教学效果。

三、立足学情——巧妙迁移,实现学以致用

从“知识课堂”到“能力课堂”,再到“创新课堂”,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生本理念在改变着课堂的形态。“教”是为了学生更会学,以及学得更好,教师“少教”,是为了学生“多学”,让学生得法于课内,习得语文技能,做到学以致用。例如,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文章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重点突出,表面是写樟树,实际上采用借物喻人的手法赞美宋庆龄,表达了作者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笔者在践行“生本理念”课堂突破难点这一环节上做了如下设计。

师:人们总爱在樟树前留影纪念,宋庆龄和樟树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呢?(小组交流资料)

生1:宋庆龄是21世纪伟大的女性。

生2:在“文革”期间,“四人帮”妄图取消宋庆龄的儿童艺术剧院,宋庆龄以一身正气迫使“四人帮”悄悄地溜走了。

师:结合刚才的介绍你觉得宋庆龄身上有哪些可贵品质?

生3:一身正气。

生4:大义凛然。

师:如果樟树的香气让虫子害怕,那么,宋庆龄的一身正气让谁害怕?(学生顿悟,纷纷举手)

生5:樟树的香气让虫子害怕,就像宋庆龄一身正气让敌人害怕。

师:这种表面写樟树,实际赞美宋庆龄的写法叫“借物喻人”,这种写法在很多文章都有体现。

生8:《古井》也采用“借物喻人”的手法赞美了乡亲们。

生9:写古井赞美了家乡的人,他们都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

小学中年段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出发,教师先让学生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再借助资料迁移写法拓展阅读。这样教学,立足于学情,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真正落实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变“讲堂”为“学堂”的教学理念。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宋庆龄生本课堂樟树
宋庆龄,三城记
香樟树
宋庆龄
香樟树,樟树香
樟树扦插繁殖研究进展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构建生本课堂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困扰宋庆龄一生的疾病
辛亥革命后的宋庆龄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