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如何彰显学生的个性
2015-10-21覃丽媛
覃丽媛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要彰显学生的个性,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留心生活,读背练改,积累习作材料;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表达,彰显自我风格;让学生自主选择,不拘一格进行习作训练;指导学生观察,善于发现,丰富习作内容。
[关键词]作文教学 个性 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0-018
一节有质量的、让学生彰显不同个性的作文教学课,不但要有优秀的导演——教师,充满学习活力的学习主体——学生,令人陶醉的创作环境——课堂,还要正确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遵循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培养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漫长的路程,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目标,第一学段定位为写话,第二学段定位为习作,这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因此,作文教学应当从低年级开始,习作训练从说话、写话开始,教育学生把自己特别想说的话写下来,不断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并把这种浓厚的写话兴趣长久保持下来。随着教师对习作训练程度的提高,第二学段的习作也应循序训练,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写具体、生动,能发表自己的言论。在这期间,教师、家长要对学生的习作多肯定,包涵学生幼稚、天真的习作,共同呵护、不断地培植学生的写作自信心。
二、留心生活,读背练改,积累习作材料
学生要写好习作就要留心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热爱生活,关心时事,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保持一颗好奇心,乐于观察;愿意了解,勤于思考。注重动手动笔,动心动口积累,丰富习作素材,一是勤练笔,在学习、生活、读书中,对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慨的,都随手写下来;二是背诵,背段落、名篇,特别是人物对话;三是学修改,修改句子、段落,改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改人物的对话……在改中积累,在改中收获,养成修改的良好习惯。
三、尊重个性,自由表达,彰显自我风格
《语文课程标准》从习作的内容到习作的形式,都主张给学生多一些想象空间,让他们的思维自由发挥,将自己想到的、看到的表达出来,体现真情实感。由于小学生片面追求考试成绩,习作的内容就出现了严重的格式化:写事总是拾钱包找失主、扶盲人过马路,写景物总是校园操场宽阔,榕树高大像大伞;写活动总是老鹰捉小鸡、儿童节搞游园活动不忘记要好好学习;写理想就是长大当老师、医生、科学家……学生的习作过分注重分数,就会脱离生活,湮灭童真。作文是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的书面形式。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感受,因此从学生第一次学写话开始,教师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把自己最想说的表达出来,这样才能激发、发掘学生的写作潜能,才能有不同风格的文章呈现。
四、自主选择,不拘一格进行习作训练
阅读课上,特别是中高年级的阅读课,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从阅读中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学生的小练笔、续编故事,可参考课文中的方法,增加细节、心理和环境的描写,进行读写结合。这样通过坚持不懈的练习,学生既能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能训练习作所需的表达能力。对低年级学生的习作教学,主要引导他们写话,有话就记在写字本里,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对中年级学生的习作教学,主要鼓励他们多写观察日记,通过写日记训练自由表达的能力;对高年级学生的练笔则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的体验、读书的感受写下来。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练笔,要结合学习内容,指导学生制订活动计划,编写采访提纲,制作墙报,举办小型文艺沙龙,组织学习成果汇报会……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练写作,学生才能切实感悟到提高习作能力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品味,提升一个人的形象。
五、指导观察,善于发现,丰富习作内容
作文教学的最大难题就是解决作文内容写什么,怎样才能获得丰富的写作内容的问题,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尝试。
1.走进自然,融入社会,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走进大自然,风光无限好。春天,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享受万紫千红的百花世界;夏天,拥抱自然,感受火一般的热烈与奔放;秋天,走进田野,分享汗水付出后的硕果累累。教师可让学生融入社会,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环保小卫士”活动、“今天我当家”活动。通过走进自然、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学生说感受、写体会,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2.引导学生注重观察,善于发现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植物角里的小辣椒吐新芽了;今年春天学校大榕树上的小鸟比往年多了;学校旁边新建了青少年活动中心;新农村干干净净,气象万千……这些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体验到的,就是对生活的积累,都是习作的材料。有了这些,作文就有写不完的内容。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