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面积心肌梗死合并心肺骤停诱发多脏器衰竭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2015-10-21宋宝英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危重患者

宋宝英

【摘要】目的 讨论研究大面积心肌梗死合并心肺骤停诱发多脏器衰竭的急救与护理意义。方法 将我院100例大面积心肌梗死合并心肺骤停诱发多脏器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估,记录接诊时各类检查结果,观察病情后进行抢救措施。记录抢救患者疾病情况及好转情况。 结果 100例患者均行心肺复苏。其中82例完全恢复自主呼吸,平均住院时间约为23-36天,死亡18例。结论 对大面积心肌梗死合并心肺骤停诱发多脏器衰竭换进行抢救护理并配合抢救复苏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步骤。及时对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检查并制定针对性方案进行抢救与护理可有效保护患者生命安全,有效提高急诊抢救有效率。熟练掌握各类医学仪器的使用,尽量维持患者呼吸、循环及重要组织器官功能,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儿科急诊;危重患者;病情观察;抢救配合;效果与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409-02

近年来,各类研究报道均指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溶栓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1]。随着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复苏后溶栓成功率也显著提高。心跳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时,其神经、内分泌及血管活性物质由于应急发硬而发生改变;另外,在强烈的病理过程刺激下,机体细胞因子及粘附因子发生变化,可能造成全身炎性反应综合症。这些都是造成多脏器功能衰竭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本实验为研究对大面积心肌梗死合并心肺骤停诱发多脏器衰竭患者进行抢救及护理的效果与影响,特选取100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急诊科心肌梗死合并心肺骤停患者100例,其中男49例,女4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判断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并行心电图等检查确诊,100例患者中包括广泛前壁梗死患者47例,下壁梗死患者29例以及下壁及正后壁梗死患者2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心肺复苏术。排除颅脑出血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排除近三个月内发生脑梗死患者;排除出血倾向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100例患者年龄47-67岁,平均(57.1±10.9)岁。两组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常规组患者进行日常护理与抢救。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完善护理及治疗措施。包括对患者进行各项生命体征监测并建立静脉通路,有利于医生进行用药。进行胸外按压,电复律并应用肾上腺素进行小剂量逐次注射进行心肺复苏及纠正心律失常[2]。可通过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方法进行机械通气;另外使用纳洛酮促醒并配合地塞米松等减轻脑水肿,低温保护脑组织;使用抑酸剂抑制胃酸分泌并对原发病进行针对性治疗以达到抵抗感染、休克及纠正水液、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1.3疗效观察 统计所有患者行心肺复苏后存活及死亡人数以及复苏后不同器官功能衰竭人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00例患者均行心肺复苏。其中82例完全恢复自主呼吸,平均住院时间约为23-36天,死亡18例。复苏后发生功能衰竭的器官主要为外周循环衰竭86人 ,占86.0%;肺功能衰竭70人,占70.0%;脑功能衰竭38例,占38%;肾功能衰竭27例,占27%胃肠道功能衰竭22例,占22%。

3 讨论

由于急诊室每日接诊病人较多且突发疾病种类繁多,对于急诊科护理人员及医务人员要求较高。需要医护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熟练的操作技能,同时需要准确的判断力和敏捷的救护速度。患者病情急骤且发展较快,若不及时抢救可能严重影响患者治疗及预后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对急诊科医护人员来说,对患者进行完善的急救措施以及脏器衰竭的护理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首先需对所有患者建立静脉通道,积极执行医嘱完成气管插管工作及心肺复苏。另外,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适当可进行人工呼吸。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行气管插管,该方法是建立人工通气的最可靠途径。严格检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律及脉搏等并维持患者水液、酸碱及电解质平衡。在护理工作中对各器官进行护理,如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是抢救肺功能衰竭的关键。对患者血气变化、呼吸频率等指标进行严密监测[3]。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吸氧浓度50%并给予抗凝,营养心肌,镇静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及保护器官功能等治疗。促进患者自主循环修复,血压波动保持在95/65mmHg给予多巴胺5-20μg/kg并持续泵入,避免增加心脏负荷;血压不宜过低避免影响组织细胞供血。严格控制输液滴速以及液体总入量,加强容量管理并记录24小时出入量,为治疗提供准确依据。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由于患者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应今早给鱼鼻饲匀浆膳以维持水液及电解质平衡,避免肠道菌群失衡。鼓励患者食用高热量及高蛋白、纤维素食物确保营养摄入。及时对患者呼吸道内分泌物进行清除,确保呼吸道通畅。对于气道不畅者应使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维持呼吸。保证患者病房内空气新鲜、流通;进行吸痰前进行吸氧,每日进行口腔清洁及护理[4]。控制肺部感染,避免呼吸道院内感染情况发生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观察患者尿色、尿量并对其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对患者留置尿管并监测尿量。当尿量低于100ml时记为尿闭,是肾功能衰竭的基本诊断依据。观察透出液形状,避免管道发生扭曲,脱出;可适当将床头抬高30°,有利于斧头也排除并减轻脑水肿。治疗时使用甘露醇每日用量低于150g,也可考虑与甘油果糖交换使用,尽量减少甘露醇用量是预防急性肾功能损害的有效方法。可对患者尽早使用生理盐水,可有效补充循环血容量且升血压,改善微循环并解除内脏血管痉挛。护理人员应重视对患者心肌的保护,避免发生心肌缺氧,保证心肌氧供需平衡,减少心脏前后负荷[5]。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后续损害。本次实验为研究对急诊患者采取急救措施及配合护理用于抢救大面积心肌梗死合并心肺骤停诱发多脏器衰竭患者的疗效与意义,特选取相关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显示对患者进行完善护理与积极采取抢救措施患者其恢复情况较好。另外,对患者配合心理护理有助于帮助其缓解内心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可帮助患者在恢复期间逐渐调整自身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更好的促进疾病恢复。

综上所述,对大面积心肌梗死合并心肺骤停诱发多脏器衰竭患者进行抢救措施配合护理干预能够及时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提高疾病治疗效率。对于急诊科医务人员来说,需不断增加完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技能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将失误率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赵景礼,赵云,吕希峰,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复苏后静脉溶栓疗效观察[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9,32(19):51-54.

[2]李娆仙.重症急性胰腺炎33例護理体会[J].山东医药,2010,50(19):9.

[3]霍金华.大面积心梗心肺骤停引发多脏器衰竭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10(36):8910..

[4]邹丽艳,逯淑娟,董丽霞.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伴多脏器衰竭36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0)4919-4920..

[5]王金高,孔德全,黄妍,等.心肺复苏中心肌损伤及心肌梗死的诊断与鉴别[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9,21(6):333-336..

猜你喜欢

危重患者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探讨
危重患者CRRT血管通路不畅的针对性护理效果分析
64例ICU科危重患者镇静治疗的护理分析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微创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定位在危重患者有创血压监测实施过程中的应用
危重患者皮肤压疮护理预防
无创通气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危重患者32例临床观察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