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中中医理论的应用研究
2015-10-21卢丽美
卢丽美
【摘要】目的 探索中医理论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拓展中医理论的应用研究。方法 通过本院在2013年7月1日至12月1日收治的62例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方法的研究,观察患者的血糖浓度,与原来的浓度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中医治疗后,患者的体内血糖浓度都会有一定的降低。结论 中西医对治疗糖尿病都有效果,因而推广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有益于改善患者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糖尿病治疗;中医理论;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R32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204-01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升,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增长,已经成为社会上的一种常见疾病,西医认为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的绝对不足,影响患者体内的代谢水平,蛋白质和脂肪等出现代谢异常,导致患者普遍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而在传统的中医范畴,将糖尿病归入“消渴”,认为“消渴”是受饮食、情绪、年龄、体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医的治疗是基于“标”和“本”两个方面进行的,论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研究经验,以下将做简要的论述。
1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1.1研究资料
通过选择本院在2013年7月1日至12月1日收治的62例糖尿病患者,其中患者的年龄介于42至75岁,平均年龄为53.6岁,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当中没有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病、继发性高血压等情况。患者治疗前的平均血糖浓度为13.4mmol/L左右,调查的浓度误差在±0.5mmol/L。
1.2研究标准
糖尿病在中医中被纳入到“消渴”的范围,而我国关于“消渴”的记载历史源远流长,在内经中的《别论篇》、《经水篇》都有论述,中医将“消渴”视作重症,以热症为表,虚症为本,中医中的治疗结合湿阳、养阴、益气、清热等方式。中医在诊断糖尿病时的标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口渴症:中医中的“消渴”,“渴”即是指口渴,口渴是指临床中饮水量的一个判断指标,口渴多见于外感热病,由于不同的疾病机理,口渴所伴随的症状也会不同,糖尿病的口渴还伴随着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情况。
(2)瘿病: 瘿病的表现容易出现情绪躁动、眼突、心悸、多食易饥、颈部肿大(单侧或双侧)、形体消瘦,属于阴虚火旺、气郁化火的类型。也有多饮、多食、多尿症状不明显,而以神昏、烦渴、水肿、中风、肺痨、眩晕、胸痹心痛等现象。
1.3研究方法
对于收治的62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前记录患者的体内血糖的浓度,中医治疗的“消渴”治疗中以针对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治疗的依据,控制饮食、避免摄入糖分高的食物、控制热量的摄入、多吃高纤维食物,并且配合適当的活动,如打太极、散步等运动,然后从中医治疗的方向来进行治疗,并做好治疗后的血糖记录,与治疗前的情况进行对比。针对不同糖尿病的中医症状,分述中医糖尿病治疗的理论方法。
(1)肝郁气滞症:此类患者容易出现紧张、情绪抑郁、舌淡苔薄白,脉弦、胁肋胀满等症状,中医治疗的根本是从疏肝解郁来着手的,中药为逍遥散,成分为当归、白术、生姜、柴胡、薄荷、白芍、茯苓等为基础,并根据病情适当的增减纳呆加焦三仙,对于失眠严重的加五味子和枣仁,对抑郁烦躁的加赤芍和丹皮。
(2)肝胃郁热症:此类患者的症状表现一般为胸闷、形体偏胖、腹胀、面色赤红、烦躁易怒、口干舌燥、舌质红,苔黄,脉弦数、小便色黄、大便干燥等,中医治疗的指导方向为开郁清热,中药为大柴胡汤,中药的基本成分为黄岑、枳实、半夏、大黄、白芍、生姜、柴胡等,对于舌苔黄腻的患者可以增加五谷虫、生山楂、红曲等,针对舌苔厚腻的患者可以增加陈皮、橘红和茯苓,舌暗、舌底脉络结瘀的患者增加桃仁和水蛭粉。
(3)肠胃实热症:此类患者的表现为腹胀、口干口涩、口渴、饮水量多、喜冷饮、多食易饥、舌红、舌苔、脉数有力、大便难行等,中医治疗的指导方向为清泄实热,中药为大黄黄连泻心汤,中药基本的成分为元明粉、石膏、枳实、黄连、大黄,对于口渴的患者增加天花粉、生牡蛎,对于胸闷烦躁的患者增加黄岑、栀子、蒲公英、黄柏,对于大便干结的患者增加首乌、当归、生地。
2 研究结果
经过对糖尿病患者针对性的采取中医治疗的方法,治疗前的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为13.4mmol/L左右,调查的浓度误差在±0.5mmol/L,治疗后的血糖浓度降低到9.02mmol/L左右,调查的浓度误差在±0.5mmol/L,中医治疗对于糖尿病具有明显的疗效。
3 结论
糖尿病常又被称作“富贵病”,由于生活条件的变好,饮食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高糖食物的摄取量大为提高,但缺少必要的锻炼,导致糖分在体内的集聚堆积,而机体无力消耗体内的糖分,最为直接的体现是尿液中的糖分增加。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西医和中医有很大的概念区别,西医治疗中以多项体内的测量指标为指导,当各项指标值在范围内则可以判断为健康,而某项指标超出则定性为亚健康或疾病,中医则通过机体的协调性,即阴阳协调来进行判断与指导。中医认为糖尿病的病因包含五脏柔弱、禀赋异常、素体阴虚、肥甘多食、情绪失调、少动久居等,其中饮食肥甘为外因,禀赋异常为内因。因而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治疗主要为控制饮食、调节心情、配合适当的活动、结合针对性的中药治疗。西医在诊断糖尿病患者时认为胰岛素不足是诱因,而经过中医药的治疗测量发现,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水平有一定量的增加,但是在使用中医药物治疗中,并不是所有的患者体内的胰岛素都有明显的增加,配合西医的治疗,适当的注射胰岛素,可以快速、直接提升患者体内胰岛素的浓度。通过研究发现,如果患者体内血糖过高是因为胰岛素相对不足,则可以采用中药治疗;如果是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则可以采用中药治疗和西医注射的方式,有效的控制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
参考文献
[1] 粟明,丁常宏,方芳.糖尿病中医治疗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2,(6):112-115.
[2] 夏卫明,黄云.糖尿病中医治疗体会[J].世界中医药,2010,(5):339-340.
[3] 钱荣立.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