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组合作中养成良好习惯

2015-10-21黎亿平李长江

新课程·下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养成小组合作习惯

黎亿平 李长江

摘 要:在小组合作中养成良好习惯,主要从三个方面着力:科学建设合作小组,实现小组由学习的功能向管理功能的延伸;重视小组形成过程的管理和指导,实现小组建设过程的动态管理;重视评价的系统化和评价的激励功能的发挥,实现小组管理的动态化。

关键词:习惯;小组合作;养成

小组合作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为了引导学生养成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宁乡喻家坳中心学校在养成教育方面借鉴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以小组互助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学习其他成员各方面表现突出的良好习惯,同时借助小组的力量,对成员表现出来的不良习惯共同纠正,充分发挥了小组在班级管理中的智慧和力量,有效地引导学生养成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科学搭配,营造温馨小家

为了让互助小组的组建能真正起到切实的效果,我们在小组组建时坚持科学建组原则,努力营造温馨的小家,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1)推行双向选择。小组的组建,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我们采用教师引导下的双向选择原则,先让学生之间互相进行交流,再根据交流情况,每人选择8~10人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2)实行异质组合。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班主任根据学生的选择,将学习、劳动、生活、交往四个方面各有不同表现的若干位学生分成一组,根据学生的多少每班分成6~8个小组。同时考虑男女搭配和地域分布特点。实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在座位编排时,同组成员尽量集中。每组选出组长一人,根据学校及班主任老师的安排,对本组进行全面管理。(3)实施动态组合。合作小组如果人员长期固定,学生就会没有新鲜感,难以产生新的学习欲望,也不利于全面学习其他学生表现突出的方面。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我们安排学生的小组组建定期进行搭配。每学期进行两次调整,一次是开学之初,一次是期中考试之后。这样的安排,既考虑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也能让学生充分巩固在小组内学习到的习惯与品德。(4)适时科学指导。班主任老师定期的科学指导,是小组互助成功的重要保障。班主任每周要组织各组组长召开会议,听取各小组活动的开展情况,结合学生提出意见及平时关注到的现象,对各组工作的开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小组互助团队的组建,让每一个学生在班集体中都能充分展现自己的优势和智慧,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互帮互学,构建和谐团队

组建小组之后,在班主任的统一安排和组长的调度下,互学优点,互纠不足,积极构建和谐团队。(1)互学优点。这种学习是通过学生在群体中树立自己的榜样,通过自身行动与榜样行动的对比,找出自身的差距和不足,不断地进行自省,并通过行动逐步改正不足,不断地缩小和榜样之间的差距甚至超过榜样。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求小组成员重点关注本组成员的表现,学习和模仿他们表现突出的方面。将他们各方面的表现情况进行记载,并不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对自己的行动表现进行调整,从而使自己的习惯表现日趋完善与完美。学校德育处设计了两张表格,每生一套。一张是小组组建第一周情况的记载,主要内容记载组内成员表现突出的优点和表现明显的不足。另一张表是半期结束之后,小组成员不良习惯的改变情况及个人半期来所取得的进步和下阶段的努力方向。由组长组织组员进行情况汇总,并将总结上交班主任。(2)互纠不足。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的问题或那样的不足,往往习以为常,在不经意中表现出来。而纠正这些不足就需要同伴的力量。我们要求每个学生将平时观察到的小组成员表现不足的方面进行记载,在小组讨论会上指出,并根据其习惯表现的程度定出改变习惯的时间表,帮助其在规定的时间内改变不良习惯。学生在团队的影响下不断得到成长和改变,如C140吴昊天(化名)、欧林(化名)两位同学,原来连课堂作业都不能按时完成,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不仅能认真完成课堂作业,家庭作业也做得工工整整。为了回报小组对他们的关爱,他们每周一次对班级课桌凳进行一次检查,并对有损坏的物件进行简单维修。他们的变化,不仅让同学们对他们的表现刮目相看,也让家长对学校的这一做法感激不尽。

三、评价激励,促进健康成长

为提高小组合作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学校和班级均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和奖励措施,对各班各组的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对取得突出成绩的班级和个人给予奖励。对成效不明显的班级和个人提出整改要求和措施。(1)推行班级文明素养评比。学校依据文明素养测评三十条的内容,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了班级评比细则,由学生会每天对各班纪律、卫生、就餐、两操及公物保护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相应记分。每天公布一次,每周在升旗仪式后进行全面总结。半年进行一次全面汇总。根据得分情况评选“优秀班级”。对班主任和所在班级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2)实施小组量化评价。班主任每周对小组合作情况进行一次小结,半期结束后,将各组汇总情况在班上公布,各组互相进行评价,以量化记分的形式评选出“优秀小组”。对在小组合作中表现突出或进步显著的学生,提交学校进行表彰,并作为其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等的重要依据。互助小组的建立,各班在有序竞争中得到了进步和提升。C153的这位同学刚进初一时,学生习惯差,班级常规评比经常处在学校倒数位置。为改变这一局面,班主任歐爱飞老师结合学校制定的细则,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班风学风得到了彻底的改变。各项常规评比跃居学校前列。班上原来习惯较差的余勇华(化名)、欧阳凤(化名)等同学,也以全新的面貌融入了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当中。(3)收获成长喜悦。为期近两年的小组互助活动的开展,喻家坳中学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学生的习惯得到了明显的改变。校园虽然陈旧,但无论何时,无论走到哪里,看不到一片乱丢的纸屑,听不到一句不文明的语言,整个校园文明而有序,学生的精神得到了明显改善。穿着整洁大方;学习认真刻苦;参加劳动,踏实肯干;在他人遇到困难时,能积极主动地给予帮助,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小组互助,让学生学习学生,让学生帮助学生,改变了以往由老师教、老师管的单一型管理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既提升了学生的素质,又增强了学生的能力。同时,由于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得到了加强,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压力也得到了明显的减缓,教学的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学生在参加作文和奥赛等方面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编辑 董慧红

猜你喜欢

养成小组合作习惯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分析素描训练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